建筑工地常用材料的分类
一、钢筋:
钢筋按钢种分为:非合金钢钢筋,低合金钢钢筋和合金钢钢筋。
钢筋按生产工艺分为: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余热处理钢筋、冷轧钢筋和冷拉钢筋等。
钢筋按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
在变形钢筋中有等高肋钢筋和月牙肋钢筋。
钢筋按力学分为:Ⅰ、Ⅱ、Ⅲ和Ⅳ级钢筋
建筑钢材的产品种类一般分为螺纹钢、线材、盘螺、圆钢
1、螺纹钢:
螺纹钢的规格范围一般在6-50mm,我们平时涉及及较多的是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28mm、32mm、36mm、40mm等。
国家允许的偏差:6-12mm偏差在±7%,14-20mm偏差在±5%,22-50mm偏差在±4%。
螺纹钢一般定长9m、12m,其中9m长螺纹主要用于正常的土木、道路建设,12m长螺纹主要用于桥梁建设
螺纹钢根据强度可分为三类:HRB335、HRB400、HRB500三类。
2、线材:
平时涉及较多的规格为、、10mm(直径);此外还有、、等等。
目前我国生产的盘条最大直径可达到30mm。
另线材生产一般允许偏差在±。
线材常见牌号一般分Q195、Q215、Q235三种,其中建筑钢材用盘条只有Q215、Q235两个牌号。
3、盘螺:
建筑用钢材,顾名思义就是像线材一样盘在一起的螺纹钢,一般市面上的就是、、10、12、14的居多。
盘螺优点:螺纹钢只有9-12m的,盘螺则可以按需求随意截取。
二、水泥: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
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
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2007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
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
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磷酸盐水泥。
水泥主要技术指标:
(1)比重与容重:普通水泥比重为,容重通常采用3100公斤/立方米。
(2)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颗粒越细,硬化得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
(3)凝结时间:水泥加水搅拌到开始凝结所需的时间称初凝时间。
从加水搅拌到凝结完成所需的时间称终凝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小时。
实际上初凝时间在1~3小时,而终凝为4~6小时。
(4)强度:水泥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六大水泥新标准实行以Mpa表示的强度等级,如、、、、、(每平方厘米多少公斤力)等,使强度等级的数值与水泥28天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相同。
三、砂:
砂是组成混凝土和砂浆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是土木工程的大宗材料。
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
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
人工砂是由岩石轧碎而成,由于成本高、片状及粉状物多,一般不用。
砂,在施工中称为细集料,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平均粗细程度。
通常有粗砂、中砂、细砂之分。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子大小颗粒的搭配比例。
如
果是同样粗细的砂,空隙最大,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有所减小,三种粒径的砂搭配,空隙更小。
由此可见,砂子的空隙率取决于砂料各级粒径的搭配程度。
级配好的砂子,不仅可以节省水泥,还提高了混凝土和砂浆的密实度及强度。
砂的粗细用细度模数表示。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根据细度模数大小范围,把砂划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
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砂的含泥量:
砂中的含泥量越小砂的品质越高,含泥量小于%(优等品)、含泥量小于%(一等品)、含泥量小于%(合格品)
砂的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
密度大于cm3;
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400kg/m3;
空隙率小于45%。
四、石子:
石子分为卵石和碎石。
卵石也称砾石,指岩石风化破碎后在湖、海、河等天然水域或特定地域形成和堆积的,外形浑圆粒径大于5mm且小于8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指岩体爆破后经人工破碎或卵石经人工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且小于80mm 的岩石颗粒。
石子按粒径分为:5mm~10mm 、10mm~20mm 、16mm~、 20mm~40mm 、~63mm
石子中的含泥量:
石子中的含泥量越小,石子的品质越高,含泥量小于%(优等品)、含泥量小于%(一等品)、含泥量小于%(合格品)
石子的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
密度大于cm3;
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
空隙率小于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