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说课稿《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说课稿福建省泰宁第一中学刘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六章第一节。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特点、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第六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对信息安全各方面作一个总体介绍,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学生在以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能最大可能的保障信息安全。
并了解更多的信息技术及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更多的计算机犯罪知识,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预防计算机犯罪。
本节包含有四个方面内容:(1)信息安全问题(2)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3)计算机病毒及预防(4)计算机犯罪及预防(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全面介绍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在日常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使学生在以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能最大可能的保障信息安全。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3、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预防计算机犯罪。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2、通过网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主动学习新知识和研究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预防计算机犯罪意识。
本着高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点:1、掌握“维护信息安全”的定义及维护措施;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及防治方法;3、对计算机犯罪行为的理解,初步树立科学的信息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四)、教学难点:1、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探讨与学习信息安全问题的兴趣;2、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关定义;(五)、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对信息技术各方面的问题和对计算机的操作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还对网络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信息安全了解不多,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2、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技能的差异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他们的个体差异,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习资源,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课时1课时(45分钟)二、说教法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取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策略。
三、说学法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自主探究法可利用INTERNET网自主探索学习(2)合作探讨法小组同学面对面讨论;全班同学利用论坛探讨问题。
四、说教学手段(1) 多媒体网络电脑室(能上INTERNET,带音响设备)(2) 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3) 学生学习情况测评系统五、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的本节课教案2.本节课所用到的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节课六、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视频播放引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学生认真看兴趣是最好的入新课个与大家手机相关的视频。
这个视老师,为了使频叫“窃听软件随便下载,个人信学生对这节课息安全受威胁”。
感兴趣,设计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系统利用与学生手播放视频。
机有关的信息播放完毕教师提示:从这个视安全视频引入频可以看出,生活在当今信息时代,本节课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极大方认真听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章第1节“信息安全及系统的维护措施”。
(二)、分析5个案通过网络教室软件分发P131页表讨论、交流并以开展讨论、例,合作完成P131格文件,以4位同学(同桌和对面完成案例分交流合作的活页表格内容桌)为一小组,讨论以下案例并完析,认真填写动方式,培养成填写表格内容表格同学们互相学案例分析: 习,互相帮助案例1:美国NASDAQ(纳斯达克的精神和团结股票交易所)事故协作的团队意案例2:美国纽约银行EFT损失识案例3:江苏扬州金融盗窃案案例4:一学生非法入侵169网络系统案例5:病毒入侵导致战争失败(三)学生总结信息提问学生:通过5个案例,并接回学生从案例通过提问,培安全问题 P132页表6-2的内容,请您归纳总总结信息系养学生认识问结出信息系统安全应包括哪些方统安全包含题,归纳总结面, 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的方面及应的能力通过上述比较典型的案例,我们可采取哪些防以得出信息系统安全威胁应包括以范措施下两大部分:一、对系统实体的威胁:物理硬件设备(如案例1)二、对系统信息的威胁1.计算机软件设计存在缺陷(如案例2)2.计算机犯罪(如案例3.4.)3.病毒入侵 (如案例5)(四)提出本节重点打开ppt课件学生对照书教师突出本节一书本第131页倒数第二段本认真听讲重点内容维护信息安全,可以理解为确保信息内容在获取、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送中,保持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
保密性:指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
完整性:指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者篡改。
可用性:是指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能够为授权者所用。
真实性:指针对信息及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控制是真实可靠的。
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1、物理安全:环境维护、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防电磁泄漏2、逻辑安全:访问控制、信息加密(五)学生上网搜索教师巡视,并指导操作能力较差的结合书本培养学生自主信息安全产品学生 P133的内容,学习,独立操上网搜索相作,使用网络关的信息安的能力。
全产品(六)播放视频,引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了解信息安全专心听通过播放视频入计算机病毒知识的另一个重要知识-----计算机病毒自然引入计算及预防,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机病毒知识------ “电脑感染‘磁碟机’病毒”,看完后阅读P133页“CIH病毒”案仔细阅读例。
(七)学生上网搜索一、请大家借助网络并相互探讨,根据教师给任务驱动为主计算机病毒相关的知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定的任务,积的教学方法,识 PPT展示问题极参与,合作调动学生自主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完成学习、合作性2、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征, 学习的积极3、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应该怎么办,性,营造一个4、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 较宽松自由的二、分小组任选P135页中的一项活课堂,让学生动任务,并合作完成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八)提出本节重点教师讲解、总结专心听详细讲解本节二 PPT展示: 课重点,有利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于学生对该知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识点的掌握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认真看非授权可执行性:病毒都是先获取了系统的操控权,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的时候就运行,开始了破坏行动。
隐蔽性:病毒可以在一个系统中存在很长时间而不被发现,在发作时才会使人们猝不及防,造成重大损失。
传染性:这是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的特点。
潜伏性:病毒有时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发作,使人们感觉不到已经感染了病毒,使其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破坏性:一个病毒破坏的对象、方式、和程度,取决于它的编写者的目的和水平。
如果一个怀有恶意的人掌握了尖端技术,就很可能引发一场世界性灾难。
表现性: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可以是播放一段音乐或显示图片、文字等,也可能是破坏系统、格式化硬盘、阻塞网络运行或者毁坏硬件。
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绝大部分会设定发作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某个日期、键盘的点击次数或是某个文件的调用。
例如:CIH病毒发作的条件是4月26日,欢乐时光病毒的发作条件是月+日=13,比如5月8日,6月7日等。
(八)讨论计算机病同学们,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计根据主题,畅营造讨论氛毒的预防及计算机犯算机病毒的预防及计算机犯罪”的所欲言围,使学生相罪问题(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互启发、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及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九)提出本节重点PPT展示: 认真看,仔细突出本节重点三一、在日常生活中,为减少计算机听内容,指导学病毒带来的危害,我们应注意做到生主动树立信下面几点: 息安全意识和1、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预防计算机犯害性,不要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及罪意识来历不明的软件,以杜绝计算机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
2、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检查。
3、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
4、当发现病毒侵入时,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
5、应及时关注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台、防病毒网站提供的病毒最新报告和下周发作病毒预告,及时做好预防中毒的准备工作。
二、预防计算机犯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开展计算机道德和法制教育。
2、从计算机技术方面加强对计算机犯罪的防范能力。
3、对计算机系统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4、建立对重点部门的督促机制。
5、建立健全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十)学生自我评价通过测评软件,给出8个选择题供专心答题考察学生对本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学生测试(自动打分,并给出正确节课知识点的答案) 掌握情况 (十一)课后练习教师布置课后练习P137中的练习通过课后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本节课内容知识七、说教学特点1、视频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课堂讨论,共同提高。
4、在线测试,对本节课进行评价与反馈。
八、说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学生课前的预习比较重要,通过预习,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2、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学生自主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充分提高了教学效率。
4、通过完成任务及交流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5、本节课重难点突出,任务明确。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尊重教材,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提高教材的利用率。
我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