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及对风险的承受能 力(《潍坊龙海民爆有限公司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潍坊 龙海民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等);
3.3 风险点确定 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 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风险点划分,涵盖公司所有 生产线及其设备设施、储存场所和作业活动,包括:铵油类炸 药(乳化炸药、改性铵油炸药)生产线区域、原辅材料和成品 库区域、生产辅助设施区域(理化室、机修间、锅炉房、变电
1 目的 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 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法律、法 规、规章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 级管控体系细则》,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 职责 2.1 公司成立两个体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风 险分级管控工作,总经理担任组长,保障体系工作展开所必 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2.2 安全管理部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组织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 2.3 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风 险分级管控工作。
第3页/共17页
GL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意见》、《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工业和 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民爆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安全[2017]18 号等);
——行业设计规范、标准管理、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条款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管理规程》GB282632012、《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2007、《民 用爆破器材安全检查表方法检查表法》WJ9075-2012、《民用 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等);
第4页/共17页
GL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所)、试验场以及在以上区域所从事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 动。
a)常规活动是按公司策划的安排在正常状态下实施的 活动,例如公司按既定要求和计划实施的生产运行活动、检 修作业活动、产品检测实验活动等。
b)非常规活动是在异常和紧急状态下实施的活动,非常 规活动和紧急状态的事例包括:过程临时更改、设施或设备 的清洁、非预定的维修、厂房或设备的启用或关闭、现场外 的访问、翻新整修、极端气候条件、公用设施的毁坏等,例 如:现场外的实地考察、作为客户走访供应商、勘查活动等; 生产设备故障紧急抢修;动火作业;供电设施、供水设施、供 气设施的毁坏等。
第6页/共17页
GL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组织及其 活动、材料的变更,工艺技术的变更,设备变更,或生产计 划的变更;作业方式存在的危害:在接触同类有害环境(物质) 因素条件下,作业方式对危害的风险度有很大影响,应尽量 考虑使用危害因素较少的作业方式,并给作业人员配备专用 劳动保护用品,以减少对人员的危害;工艺存在的危害:通过 分析工艺构成,了解产生有害因素的作业源点及其散发有害 因素的性质、特征等情况。工艺的特点不同,所产生的危害 也有很大差别;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在同一种作业 方式下,由于采用的物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 差别颇大。一方面要识别危害因素的类型,包括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另一方面要识别各危害因素的存在形 态、分布特性、扩散特点、成份、浓度或强度等。此外,还 应分析危害因素产生及变化的原因,以便制定防护对策;采 用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前,应组织危险源 辨识,制定相对应的安全管控措施;进入工作场所的所有人 员以及因他们的活动而产生的危险源和风险;其他。3.4.3.2 危险源辨识应同时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制度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GL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编号:FS-Qroduction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 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3.4.1 危险源辨识方法 3.4.1.1 对设备设施、区域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危险 源分析,列出设备设施清单(附录 B1),利用作业条件危险性 分析法(LEC 法)对危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填写设 备设施风险分析与评价记录(附录 B2)。检查表采用《民用爆 破器材企业安全检查方法检查表法》(WJ/T9075)。 3.4.1.2 对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进行危险 源辨识,列出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 C1),填写作业活动工 作危害分析与评价记录(参见附录 C2)。 3.4.2 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覆盖公司所有危险点内的危险源。 3.4.3 辨识要求 3.4.3.1 危险源辨识过程应充分考虑五种不安全因素, 包括人的因素、机(含工艺技术)、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 理因素。主要有: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公司控制 下的人员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附近, 由公司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由本公司或
第2页/共17页
GL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2.4 公司全员均应掌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相关 标准、程序、方法,做到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 系建设工作。
3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 3.1 步骤 风险分析与管控的工作步骤是:制定风险判定原则→风 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风险 分级管控→风险公告→实施效果验证→持续改进→规范文 件管理等关键控制环节。 3.2 风险判定原则 根据人的作业活动、机械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安全可靠性、 物料的危险性、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凡是有 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皆判定为风险。 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应同时考虑以下 因素: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山东省 安全生产条例》、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政府令第 303 号、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
风险点排查由安全管理部组织,生产部、技术质量部、 工会等力量参加,发动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 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 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确定风险点,并建立风险点统计表(附 录 A)。
3.4 危险源辨识
第5页/共17页
GL 实用范本| DOCUMENT TEMPLAT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