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直观B.客观C.概括D.能动2.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一原则()A.客观性B.能动性C活动性 D.发展性3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A. 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种系心理的发生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4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A.个体心理的发生B.种系心理的发生C.群体心理的发生D.人类心理的发生5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 岁通常被称为()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6 岁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A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C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D.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7 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6、7 岁一6、7 岁一1 2 岁一18 岁8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A. 0〜6岁B. 0〜12岁C. 0〜15岁D. 0〜18岁9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A. 0~6 月B. 6~12 月C. 1~3 岁D. 3~6 岁10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1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1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A.主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这符合A.活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14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15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不断成熟,其心理会有所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种变化中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这主要是遵循了儿童心理研究的()A. 实践性原则B. 活动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教育性原则16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17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18.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 .横向研究B .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 .实证研究19 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测验法C 实验法D.访谈法20 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实验法B.谈话法C.观察法D.问卷法 21“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 )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22 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 投射法B. 观察法C. 测验法D. 问卷法23 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A .测验法B .观察法 C.实验法 D .作品分析法24 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 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 研究方法是 ( ) A.问卷法B.谈话法C 观察法D.实验法25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 _______ 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26.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 )A.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 B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要了解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区别 C 测验法的优点是适合做质的研究D •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的研究,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进行分析27 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这种方法称为()。

A.作品分析法 B.调查访问法 C 测验法D.谈话法 二、多项选择1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是() 。

A 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表现 3 以下属于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客观性B 辩证性C 发展性D 教育性4()是一种长期的全面的观察方法。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日记法D 传记法 5()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主要方法。

A 自然实验法B 调查法C 作品分析法D 观察法第二章练习题1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A 脑发展 B 生理发展 C 客观事物D 额叶发展2( )是儿童从胎内生活转变为胎外生活的阶段。

A 幼儿期B 婴儿期C 儿童期D 新生儿期 3()孩子生活的主要矛盾是生理上能否适应新环境的矛盾。

A 幼儿期B 婴儿期C 儿童期D 新生儿期4 新生儿的脑重约为()克。

A340 B390 C450 D5505( ),当乳头或类似乳头的东西碰到新生儿的面颊或嘴唇时,就会转头,做出吸奶的动作,食物进入口里就会咽下去。

B 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C 揭示心理与脑的关系2 以下属于广义的儿童期的是()A幼儿期 B 婴儿期 C 儿童期D 论述人的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D 少年期A食物反射B防御反射C定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6以手指或小棍触新生儿的手心,儿童的手心立即紧握不放,力量之大,甚至可以将身体吊起来。

这种反射叫()。

A食物反射B防御反射C抓握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C7当新生儿的身体失去平衡,或突然受到强烈的刺激,会仰头,挺直,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前胸,作搂抱状,这是()。

A惊跳反射B防御反射C抓握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8把新生儿的肚子向下,横着托起,四肢便作类似游泳的动作。

A惊跳反射B游泳反射C抓握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9新生儿最先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A 无条件反射B 本能C 生理基础D 以上都不是岁时,儿童的脑重可达()克。

A 900 B1100 C1200 D140011()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A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B神经纤维的髓鞘化C神经突触的增多D神经突起的发育12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完成大约在()岁。

A6 B7 C9 D1013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头部动作,然后自上而下,最后学会走路,这是()。

A从整体到分化B从上部到下部C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动作D从无意到有意14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

以后才逐渐分化,这属于()。

A从整体到分化B从上部到下部C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动作D从无意到有意15当成人的脸出现在婴儿视野中他便停止原来的动作,注视成人的眼睛,然后开始微笑,这是()。

A天真活跃反应B社会性依恋C母子交往D微笑16.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1岁—2岁—3岁—6 岁17 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B.能伸手抓到东西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D.—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18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

A.爱模仿B.个性初具雏形C.情绪作用大D.开始接受任务19儿童的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A.0 —1 岁B. 1 —3 岁C. 3 —6 岁D. 6- 12 岁20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3岁〜4岁〜5岁〜6岁21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A.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5岁22 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A. 2〜3岁B. 3〜4岁C. 4〜5岁D. 5〜6 岁23.儿童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这一规律是()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首尾规律C.近远规律D.大小规律24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这是()A.达尔文反射B.莫罗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25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26.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A.从出生时开始的B.从半岁开始的C.从1岁开始的D.从1岁半开始的27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到1 岁岁到2岁岁到4岁岁到6岁28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个月左右个月左右个月左右岁左右29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A. 1 〜2 个月B. 3〜4 个月C. 5〜6 个月D. 7〜8 个月30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A.社会性B.自我意识C.情绪D.意志31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东西,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动作发展的这种规律属于()A. 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 首尾规律C. 近远规律D. 大小规律32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B尾首规律C远近规律D.大小规律33. 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A.整体局部规律B.首尾规律C.大小规律D.近远规律34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这表现的动作发展规律是()A.无有规律B.近远规律C首尾规律D.大小规律35第一信号系统是以()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A 现实事物B 词语C 概念D 表情36第二信号系统是以()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A 现实事物B 词语C 概念D 表情37()是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

A 好动B 爱做事C 闹独立D 语言的形成38()岁左右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是第一个危机期。

A1 B2 C3 D439儿童3岁时的脑重可达到()克。

A900 B1000 C1100 D120040()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A游戏B生活C学习D劳动41()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A 游戏B 生活C 学习D 劳动岁前儿童的教育和教学是在()中进行的。

A 游戏B 日常生活C 学习D 劳动43 幼儿的()主要不在于创造多少的物质财富,而是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动作,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A游戏B生活C学习D劳动44 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A. 2〜3岁B. 3〜4岁C. 4〜5岁D. 5〜6岁45 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A.操作B.交往C游戏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射2以下属于食物反射的是()D言语()O A吸吮反射。

A 觅食反射3以下属于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的是()A 从整体到分化 B 从上部到下部4以下属于先学前期儿童心理特点的是()A 言语真正形成B 思维能力出现5对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