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1文件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1文件

• 各个系统在应用范围、构建方式、系统结构以及 数据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对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平 稳、高效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 把安全隔离开关安装在内外网之间,通过软件控制,智能 切换实现内网与外网的隔离。当该软件进行信息采集时, 应与外网连接,与内网断开;当进行信息传递时与内网连 接,与外网断开。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1文 件
常见的逻辑隔离解决方案
• 逻辑隔离是在保持网络连通(包括直接或者间接)的同
时,对网络流量有所取舍。 • 包括VLAN(虚拟局域网)、访问控制、VPN(虚拟专用
• 政府部门的体系架构是一个条块结合的网状立体结构。既 有横向的按行政划分的不同的各地政府部门,又有纵向的 按行业划分的具体职能部门。
1.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续)
• 从政务层次和政务部门来看,电子政务系统横向分为四
个层次: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
• 横向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
电子政务
第三讲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
1.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的网络体系结构 - 我国电子政务的体系模型 - 电子政务的逻辑结构
2 . 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的网络技术基础 - 电子政务的数据技术基础 -电子政务的支撑技术(中间件与工作流技术)
1.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一、电子政务的网络体系结构
内外网体系结构

核密


(中
办、

国办)


政务内


(办公
厅政务

专网,
副省级

以上政
府节点)
政务外 网
(各级 政府办 公业务 网,上 下级部 门业务 网)
逻 辑 隔 离
各 级 政互 府联 门网 户 网 站
政府内、外网与互联网
“行政监管” “公共服务”
防火墙、代理服务器或 安全网关
政物 府理 内隔 网离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1文 件
1.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如何建立一个统一的和政府结构相适应的电子政务体系结 构,对政府部门现有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使信 息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共享,并保证这些数据的完整性、 准确性、实时性和可访问性等成为我国政府目前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
“三网一库” 三网指内网、外网和专网,一库指政务信息资源库。
(1)内网,即机关内部办公网 (2)专网,即办公业务资源网 (3)外网,即公共管理和服务网 (4)信息资源库
“三网一库”结构
信息资源库
内网

(机关
专网
内部局 辑 (办公
域网)
业务资
隔 源网)

外网


互 联 网
时还要向高一级甚至中央级的公安部门负责,另外,公安 部门又和地方的工商税务、治安等其他部门有着直接或间 接的联系。 • 最后,公安内部系统的应用也非常复杂,每一个应用(例 如,人口、车辆、交通、犯罪、出入境信息等)等对应着 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和信息存储。 • 要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办事机构的网状政府信息化架构存在 很大困难,需要对条块之间的流程实施再造。



内网(机关内部办公网)以政府各部门的局域网为基础,建立在保密
通信平台上。主要运行党政决策指挥、宏观调控、行政执行、应急 处理、监督检查、信息查询等各类相对独立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连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上下级
相关业务部门。根据机构职能,在业务范围内,与内网有条件互联, 实现地区级别涉密信息共享。 专网上运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行业部门业 务管理系统。专网与内网之间采取逻辑隔离。
政管理和协作。
• 纵向各政府职能部门按业务层次序列构成电子政务系统,
如党中央—省委—地(市)委—县委;工商总局—省工商 局—地市工商局等。 • 横向的块和纵向的条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我国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1.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续)
• 例:市政府下的公安系统,不仅隶属于地方政府,同
产生
内外网体系
从“三网一库”的结构向政务内外网结构转变
(1)“三网一库”中的内网入新的政务内网,主要是连 接国务院办公厅内部、各部委、副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并 与党委、人大、政协等系统建立有条件连接;
(2)“三网一库”中的专网和外网打破物理隔离,专网 中副省级以下入政务外网。
(3)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采取物理隔离
外网(公共管理和服务网)建立在公共通讯平台上,主要用于政府
信息发布,向社会提供政府服务。
从“三网一库”到政务内外网
“三网一库”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为各级政府形成统一 的信息基础设施格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电子政务的 发展。
专网与外网之间实行 物理隔离,影响数据 的实时交换,限制了 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 的服务发展
网)、防火墙、身份识别、端口绑定等在内的方法都是在 某种限定下实现隔离。 • 在这些手段中,在内网与外网之间设置防火墙(包括分组 过滤与应用代理)是保护内部网安全的最常用的措施.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1文 件
• Remark:
• “三网”向“两网”的转变主要是指国家电子政务 网络建设的政策及其实施的转变;但地方电子政务 建设可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确定网络架构的选择。
地方政务电子政务框架
万村网:县-乡镇-村级电子政务建设尝试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1文 件
• 思考: • 结合万村网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谈谈你对
基层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1文 件
1.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三、电子政务的逻辑体系结构
•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内含多种应用系统的集成系 统。
政 府 外 网
逻 辑 隔 离
互 联 网
常见的物理隔离解决方案:
• 电脑采用两个独立硬盘分别对应于内部网和公共网,它们 分别拥有各自的操作系统,分别通过各自的专用接口与网 络连接,依靠继电器来控制分区间的转换和网络连接,从 而保证内网与外网的隔离;
• 使用 PC网络安全隔离卡,当计算机进入内网或外网中的 一个时,物理隔离部件保证被隔离的硬盘或硬盘分区以及 相应网络彼此不连通,在计算机与内网相连时,可以选用 物理隔离部件,禁止用户使用软驱和光驱,计算机在内网 与外网之间转换时,必须重新启动,这样连内存也都不能 被重用,因此不会发生残留信息泄密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