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第三套2015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真卷第三套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A.“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
”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3.在原始社会的生产条件下,人们只能把获得较多的食物以满足生活所需作为自己的理想,根本想不到使用电子计算机生活。
这说明,理想具有【】A.阶级性B.时代性C.思想性D.共同性4.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B.拥护中国共产党C.全面肯定和接受中华民族道德传统D.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树立与时俱进的精神5.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决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充分表现了革命领袖志存高远,在年轻时就【】A.形成了正确的人生目的B.完成了人生修养的过程C.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D.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6.“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7.深圳歌手丛飞生前身患癌症,生活艰难,却捐赠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
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
丛飞的行为表明【】A.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B.人生价值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自我价值的牺牲为代价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8.下列选项中,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是【】A.身体发育匀称B.生理功能状态良好C.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D.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9.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差异的存在,难免会产生矛盾。
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10.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是【】A.坑蒙拐骗获得的个人利益B.敲诈勒索获得的个人利益C.滥用职权获得的个人利益D.合法经营获得的个人利益11.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
这说明【】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1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
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从业者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A.坚守工作岗位,不怠工,不推诿B.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D.在职业岗位上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13.人们在公共场所还不时看到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发生。
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人们【】A.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B.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C.遵守家庭美德的自觉性D.遵守国家安全法的自觉性14.真正的爱情不应具有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行为,这说明,爱情具有【】A.平等互爱性B.专一排他性C.强烈持久性D.纯洁严肃性15.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
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
”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A.认真学习,见贤思齐,提高道德认识B.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C.严格要求,持正自律,完善道德品质D.重在践履,加强道德行为训练1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以德治国B.依法治国C.人民当家作主D.坚持党的领导17.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称为【】A.法律程序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运行18.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一盒能证明两公司买卖合同内容的录像带,但法院认为该录像带不是按法定程序收集的,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
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A.客观性特征B.关联性特征C.合理性特征D.合法性特征19.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为【】A.民法B.商法C.行政法D.经济法20.保护合法行为和制裁违法行为属于【】A.法律遵守B.法律实施C.法律适用D.法律执行21.在我国法律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宪法B.刑法C.民法D.行政法22.某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依法对其处以罚款。
交警的行为属于【】A.抽象行政行为B.自由裁量行为C.羁束行政行为D.非要式行政行为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A.人民法院管辖B.人民检察院管辖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管辖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24.宪法的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A.1/5以上的多数通过B.1/2以上的多数通过C.2/3以上的多数通过D.3/4以上的多数通过25.某商场的下列商业活动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是【】A.低于成本价处理长期积压的商品B.在有奖销售中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C.因清偿债务而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D.采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优价廉的新产品26.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行政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7.张某被王某打成轻伤,则张某请求王某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A.1年B.2年C.3年D.4年28.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选项中属于主刑的是【】A.罚金B.拘役C.没收财产D.剥夺政治权利2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该条规定主要体现了我国刑法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0.公、检、法机关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是【】A.传唤B.拘传C.拘留D.逮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当社会主义发展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曲折时,也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这是因为【】A.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不能因为行动中的暂时失败而动摇B.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出现曲折和反复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自觉的选择32.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33.人们总是通过修养的过程,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人生境界逐渐提高。
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途径主要包括【】A.认真学习,把握自我B.勤于实践,塑造自我C.严格要求,完善自我D.投机经营,成就自我34.下列各项中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有【】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5.走好人生之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下列有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个人完全由社会所决定,对社会不具有能动作用B.个人应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C.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D.在个人发展中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履行社会义务36.在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其中重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有【】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37.职业道德的特点有【】A.规范性和专业性B.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C.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D.理论性和原则性38.法律完善的形式包括【】A.法律解释B.法律制定C.法律汇编D.法律编纂3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我国专利权的客体包括【1A.作品B.发明C.实用新型D.外观设计40.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有【】A.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C.独立原则D.一裁终局原则第Ⅱ部分非选择题(5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信念的含义及其与理想的关系。
4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3.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怎样弘扬集体主义精神?44.简述法律的作用。
45.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46.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7.试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想信念类型中的社会理想。
【要点透析】社会理想包括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选项D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表现。
2.【答案】A3.【答案】B【考点点击】本题在2009年10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小题考查过,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想信念的特点。
【要点透析】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与阶级性、思想性与实践性、共同性与多样性的特点。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理想的时代性。
4。
【答案】A【考点点击】本题在2010年4月真题第一大题第5小题考查过,考查的知识点是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