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别了,我爱的中国1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与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是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2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3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4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5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
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6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
暂别了,暂別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7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
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为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8 这是我的誓言!9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注]本文作者郑振铎(1898-1958)。
文章写于1927年,当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郑振铎作为一个爱国热血青年,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毅然出国,在他离开祖国之际,写了一组感人的文章——《离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一)预习练习一、看拼音读准汉字rùn shīrùn shīyán túxuán guà润湿沿途悬挂mǎn yíng yíng chéng xiàn fàng qì满盈盈呈现放弃qū zhúhuǐ miè驱逐毁灭二、读词语注释润湿:潮湿;湿润。
沿途:沿路,在到目的地或终点的路上。
悬挂:吊挂;挂念。
满盈盈:全部充实,没有余地的样子。
呈现:显现;展示出。
放弃:丢掉;不坚持。
驱逐:驱赶或强迫离开。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三、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四、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把问题写下来。
查查字典,进行思考。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答案,如原文有,可以把这句话用直线画下来。
六、在文中划出关键句七、看拼音写汉字rùn shīyán túxuán guàmǎn yíng yíng chéng xiàn fàng qìqū zhúhuǐ miè八、请口头注释词语,并讲讲加点字的意思读词语注释润湿:沿途:悬挂:满盈盈:呈现:放弃:驱逐:毁灭:九、填空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描述了“我”___________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了、的强烈感情。
全文感情真挚、热切,语言直白,反复出现的中心句与作者的、_______ 紧密联系起来,使三部分内容一层比一层,感情一层比一层,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和。
十、给上文分段分层,并写出段意层意。
第一段(1)。
第二段(2-4)。
第三段(5-9)。
二)阅读新体验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1)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句子中的“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2) 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我”是不是“罪人”?为什么“我”称自己是一个“罪人”呢?)3、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想想文中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 船漫漫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船漫漫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2)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说写双通道作者当年离开祖国时,浦江两岸只有黄土、青草,江中还有帝国主义的军舰横行霸道。
现在的浦江已今非昔比,成为祖国翻天覆地变化的写照,请你说说浦江两江两岸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可以写下来。
一)预习练习答案一、看拼音读准汉字rùn shīyán túxuán guà润湿沿途悬挂mǎn yíng yíng chéng xiàn fàng qì满盈盈呈现放弃qū zhúhuǐ miè驱逐毁灭二、读词语注释润湿:潮湿;湿润。
沿途:沿路,在到目的地或终点的路上。
悬挂:吊挂;挂念。
满盈盈:全部充实,没有余地的样子。
呈现:显现;展示出。
放弃:丢掉;不坚持。
驱逐:驱赶或强迫离开。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三、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课文描述了作者离开心爱的祖国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四、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词语或句子不理解?把问题写下来。
查查字典,进行思考。
1、读准字音倚.(yǐ)在暂(zàn)别2、比较近音词呈现:是指显出,露出;呈献:是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地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文中指作者愿为祖国的强盛而奉献自己的全部。
五、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答案,如原文有,可以把这句话用直线画下来。
强烈的爱国热情,是每一个奋不顾身者的真正动力。
六、在文中划出关键句18 别了,我爱的中国1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与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是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2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3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4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5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
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6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
暂别了,暂別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7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
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为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8 这是我的誓言!9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七、看拼音写汉字rùn shīyán túxuán guà润湿沿途悬挂mǎn yíng yíng chéng xiàn fàng qì满盈盈呈现放弃qū zhúhuǐ miè驱逐毁灭八、请口头注释词语,并讲讲加点字的意思读词语注释润湿:潮湿;湿润。
沿途:沿路,在到目的地或终点的路上。
悬挂:吊挂;挂念。
满盈盈:全部充实,没有余地的样子。
呈现:显现;展示出。
放弃:丢掉;不坚持。
驱逐:驱赶或强迫离开。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九、填空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描述了“我”离开祖国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全文感情真挚、热切,语言直白,反复出现的中心句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紧密联系起来,使三部分内容一层比一层深入,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报国之心。
十、给上文分段分层,并写出段意层意。
第一段(1-3)写“我”将要离开祖国时,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向祖国的山河和亲友告别。
第二段(4-8)写“我”离开祖国时的矛盾心理,和暂别祖国时决心及愿望。
第三段(9)再一次和全心爱着的祖国告别。
阅读新体验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2)此句首次出现在课文的开首时,充分表达了作者正在离开全心爱着的中国时的激动、依依不舍、割舍不下的爱国热情;此句在文章中间出现时,揭示了作者离开祖国时的矛盾心理,和暂别祖国时的决心及愿望,通过作者细腻的心理活动充分揭示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此句在文章结尾时的出现,是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在上面两层感情的铺垫下的爆发和升华。
这三句虽然形式相同,但在文章的不同部位出现,表达的感情是完全不同的,能否朗读好这三句,是你是否读懂此文的标志。
[练习意在:从文章结构上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1)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句子中的“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大时代”:是指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把主要精力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大肆屠杀革命者,因此我们的祖国正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因此作者称之为“大时代”“我”应做的工作是和“许多亲爱的勇士”一起用“血和汗建造”新中国。
[练习意在:在上下文中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叫句不离章。
](2) 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我”是不是“罪人”?为什么“我”称自己是一个“罪人”呢?)“我”不是“罪人”。
因为作者是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毅然出国。
当时作者的心里是很矛盾的,他希望和同志们一起战斗,并因自己离开祖国的行为而严厉地自责为“罪人”。
但是“我”是暂别祖国,并不是“不负责任地离开”,“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以更勇猛的力量”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