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茶林的抚育技术

油茶林的抚育技术

油茶林的抚育技术
油茶是我市主要的食用木本油料植物,也是我县人民喜爱的食用油料树种。

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盛果期长、收益大,又不与农争地等特点。

大力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推进山地综合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维护国家粮油及耕地安全,加速国土绿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油茶林的抚育,从林龄的角度来讲可分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两个阶段。

一、油茶幼林抚育
油茶幼林期,是指苗木种植后到进入盛果前的阶段,油茶嫁接苗造林的幼林期一般为6~8年。

这一时期的抚育特点是促使树冠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一)补蔸全苗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及时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

同时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和培土。

(二)松土除草对新造幼林前三年每年要抚育2次,第一次在5~6月份,第二次在11~12月份。

油茶幼林抚育主要是松土、除草、培蔸和扩穴,冬季结合施肥进行垦复。

抚育时应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枝;松土要蔸边浅、冠
外深,逐年深,并将铲下的草皮覆盖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林地土壤条件较好的,可在林内合理间种黄豆、花生、油菜、豌豆和蚕豆等豆科作物,以耕代抚。

间作物应距油茶植株60厘米左右。

(三)追施肥料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

从第二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每株50克左右;11月上旬,每株施5~10公斤土杂肥或有机肥作为越冬肥。

如当年新梢生长旺盛,可在10~11月用0.2%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增强新梢木质化,利于新梢越冬。

随着树龄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可逐年递增。

干施化肥应距油茶植株30~40厘米,防止肥害。

(四)培育树型新植油茶长到1米左右,应在距嫁接口50~80厘米处剪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

在培养树型时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主枝基部或主干上所萌发的无用枝或过密
枝,要早行除萌,并及时剪除病虫枝和枯枝等。

新植幼树头三年需摘掉花蕾,不让其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五)防渍抗旱油茶是常绿树种,加之其幼树的根系不很发达,在它的早期生长过程中既怕渍水,又怕干旱。

因此,对油茶幼树要及时加强雨季排水,夏秋干旱的及时灌水。

二、油茶成林抚育
油茶嫁接苗种植后6~8年逐渐进入盛果期,经济收益长达30~50年。

在盛果期内,油茶树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抚育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管理,及时恢复树势,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一)改良土壤垦复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油茶根系生长环境,满足树体对养分的需求,保持油茶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垦复包括夏季浅锄和冬季深挖。

夏季浅锄主要是松土锄草、清除杂灌,一般在5~6月份进行,深度为1O~15厘米。

冬季深挖在11~12月份进行,深度为2O~25厘米,并将土块翻过来,草根朝天。

对油茶成林地的土壤改良,一般是“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

(二)增施肥料据报道,油茶林每抽发100公斤枝叶,消耗氮素0.9公斤,磷素0.22公斤,钾素0.28公斤;每生产100公斤鲜果,消耗氮素11.1公斤,磷素0.85公斤,钾素3.4公斤;每生产100公斤茶油(143O公斤鲜果),需要
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8.7公斤,磷素12.0公斤,钾素48.6公斤。

可见,增施肥料是补充油茶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是油茶丰产稳产的必要措施。

油茶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氮、磷、钾的比例一般是10:6:8。

3~4月份施速效肥,每株0.5~1公斤;11~12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公斤。

(三)适时灌溉油茶的生长和结果不既会消耗大量养分同时也会消耗大量水分。

郴州地区一般是夏秋干旱,7~9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300毫米,而此时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俗称“七月干果,八月干油”。

中南林学院漆龙霖等研究认为,当油茶春梢叶片细胞浓度≥19%时,土壤平均含水量≤18.2%时、田间持水量≤65%时,油茶已达到生理缺水的临界点,这时合理灌溉可增产30%以上。

但在春天雨季时,又要注意防渍水成涝。

(四)合理修剪油茶成林修剪,一般是剪除徒长枝、重叠枝和病虫枝,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生长位置不当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据报道,通过合理修剪可使油茶产量增长39%以上,枝叶感病率降低70%。

(五)放蜂促座果油茶林自然授粉座果率很低,一般
只有5~7%。

油茶大分舌蜂(又名地蜂、土蜂、野蜜蜂)是油茶林自然授粉最主要的昆虫之一。

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油茶花期每平方米林地有各自独立的大分舌蜂巢孔30~70个。

如通过合理引放,增加大分舌蜂数量,可提高油茶座果率1.5倍,油茶增产30%左右。

大面积油茶林蕴藏着丰富的蜜源资源,但是蜜蜂采食油茶花蜜会引起中毒,成虫发病,幼虫腐烂,乃至全群覆灭。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研究筛选出的“解毒灵”1、2号和6号等多种高效廉价解毒药,给蜜蜂喂食后,可防治蜜蜂采食油茶花蜜中毒现象。

这一成果如能广泛推广应用,不既可提高油茶授粉,增加油茶产量35%以上,而且每公顷油茶林每年可生产蜂蜜120~225公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