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物理一、物理实验A 类操作练习题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器材准备:平面镜成像实验器一套、边长2cm的方格白纸一张、平面镜一块。
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比较像距与物距,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2.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器材准备:凸透镜( f 约为10cm)、凹透镜、光屏、F形电光源、光具座。
实验要求:选出凸透镜,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比较像距与物距,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烧杯、水杯、盐水、滴管、抹布。
实验要求: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石块(已用细线系牢)、水杯、水、滴管、抹布。
实验要求:检查天平是否平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
5.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器材准备:杠杆尺、支架、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细线(或挂物环)。
实验要求:组装杠杆,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6.测量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弹簧测力计、石块(已用细线系牢)。
实验要求:检查天平是否平衡,请用所给器材测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7.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小烧杯、水杯、水、物块(已用细线系牢)。
实验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8.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阻值为 5Ω定值电阻、小灯泡()、灯座、开关、电流表、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 A 点的电流 IA、B 点的电流 IB、C 点的电流 IC,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9.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定值电阻(5Ω)、小灯泡()、灯座、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两端的电压U1、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2以及它们的总电压U,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0.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滑动变阻器(10Ω或 2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
改变灯泡的亮度,多次实验,并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寻找规律。
11.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功率的关系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滑动变阻器(10Ω或 2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功率的关系。
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1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Ω或 10Ω)、滑动变阻器(10Ω或 20Ω)、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依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记录其中两次的数据。
13.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器材准备:滑轮、细绳(两端打好结,长约60cm)、质量为200g的钩码、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米尺、铁架台(米尺已经固定在铁架台上)。
实验要求:组装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装置,用测力计测出拉力,用刻度尺测出钩码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并算出在此过程中的有用功和总功,最后计算得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二、物理实验B类操作练习题1.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器材准备:音叉、橡皮小锤、盛有适量水的大烧杯、悬挂在铁架台上的乒乓球。
实验要求:选择合适器材,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器材准备:实验室用温度计、盛有温水的烧杯、抹布。
实验要求: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测量所给温水的温度。
3.检查“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器材准备: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盛水的烧杯、石棉网。
实验要求:“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已经组装完毕,该装置中有两个错误或不当之处。
请查找出来,不要求改正。
4.用刻度尺测量圆形金属片的直径器材准备:毫米刻度尺一把、圆形金属片一枚、三角板一套。
实验要求:读出刻度尺的分度值,用刻度尺测出待测圆形金属片的直径。
5.测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线、石块(已用细线系牢)、水杯、水、抹布。
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6.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器材准备:量程为1N(或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根据木块大小选择)、带钩木块一个、长木板一块、钩码(50g)两个。
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摩擦力的大小),改变压力的大小,重复上述实验,并得出结论。
7.探究动滑轮的特点器材准备:滑轮、细绳(两端打好结,长约60cm)、铁架台、质量为50g(或200g)的钩码、量程为1N(或5N)的弹簧测力计。
实验要求:组装用动滑轮提升钩码的装置,并用测力计测出此时绳子拉力的大小,比较钩码的重力和拉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8.用电压表测量干电池两端的电压器材准备:一节干电池、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连接电路,用电压表测出干电池两端的电压。
9.连接并联电路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小灯泡()两个、灯座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把两个小灯泡连接成并联电路,且开关能控制两个灯泡。
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连接电路,能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11.检查电路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灯座、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在依据右图所连成的电路中,有两个错误或不当之处,请查找出来,不要求改正。
12.电路的转换器材准备: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的小灯泡两个、小灯座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请先识别电路中两个灯泡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把原来串联的两个灯泡改为并联(或把原来并联的两个灯泡改为串联),要求开关能控制两个灯泡。
1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器材准备:压力小桌,钩码(200g)两个,海绵块,盛有沙子的容器。
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器材,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化学一、A 类实验操作练习题1.化学变化的现象实验用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广口瓶)、稀盐酸(1:3,细口瓶)、氢氧化钠溶液(1 , 细口瓶, 橡胶塞)、硫酸铜溶液(5%, 滴瓶)、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镊子、吸水纸、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掌握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
(3)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2.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检验实验用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广口瓶)、稀盐酸(1:3,细口瓶)、饱和石灰水(细口瓶,橡胶塞)、集气瓶(125 mL、配毛玻璃片)、烧杯(盛水)、试管(20 mm ×200 mm)、试管架、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带 90°弯管、胶皮管和玻璃管都已连接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火柴、木条、试管刷、纸片、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1)会组装装置并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固定盛有液体的试管。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3)根据所学原理,正确选用二氧化碳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3.探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用品:铁丝(长约30 cm)、铜丝(长约30 cm,或铜片)、稀盐酸(1:3,细口瓶)、硫酸铜溶液(5%, 细口瓶)、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火柴、坩埚钳、砂纸、吸水纸、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注:铁丝最好用12号,铜丝直径在1 mm左右,均可反复使用。
实验要求:(1)会观察金属的颜色。
(2)通过实验加深对金属某些化学性质的认识。
4.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氯化钠(广口瓶)、蒸馏水(细口瓶)、托盘天平(已调平)、镊子、烧杯(100mL)、量筒(50mL)、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放在无水的烧杯中)、试管刷、贴有“2 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贴有“回收氯化钠”的烧杯、纸片、称量纸(大小质量相同)、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1)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会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会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会进行固体溶解于水的操作。
5.探究酸的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用品:氧化铜(广口瓶)、稀硫酸(1: 4,细口瓶)、饱和碳酸钠溶液(细口瓶,橡胶塞)、紫色石蕊溶液(滴瓶)、试管(3 支)、试管架、酒精灯、试管夹、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药匙、纸槽、纸片、吸水纸、火柴、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掌握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
(3)通过实验加强对酸的某些化学性质的理解。
6.探究碱的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用品:稀盐酸(1:3,滴瓶)、氢氧化钠溶液(1%, 细口瓶,橡胶塞)、硫酸铜溶液(5%, 滴瓶)、酚酞溶液(滴瓶)、pH 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玻璃棒、试管(3 支)、试管架、试管夹、吸水纸、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1)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通过实验加强对碱的某些化学性质的理解。
(3)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7.探究碳酸钠的某些性质实验用品:碳酸钠粉末(广口瓶)、稀盐酸(1:3,滴瓶)、澄清石灰水(细口瓶,橡胶塞)、饱和碳酸钠溶液(细口瓶,橡胶塞)、酚酞溶液(滴瓶)、蒸馏水(细口瓶)、试管(3 支)、试管架、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药匙、纸槽、纸片、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会使用胶头滴管。
(3)通过实验加深对碳酸钠性质的认识。
(4)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用品:粗盐(广口瓶)、水(细口瓶)、铁架台(带铁圈,安装调试好高度)、漏斗、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滤纸、玻璃棒、烧杯(50 mL、带刻度, 2个)、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药匙、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1)会进行溶解、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
(2)会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9.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用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广口瓶)、稀盐酸(1:3,细口瓶)、氢氧化钠溶液(1%,细口瓶,橡胶塞)、酚酞溶液(滴瓶)、烧杯(盛水)、试管(20 mm×200 mm)、试管架、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带 90°弯管、胶皮管和玻璃管都已连接好)、铁架台(带铁夹)、镊子、药匙、试管刷、纸片、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