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及评分要点
化学试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长木条、火柴;烧杯、凹槽纸条、药匙、石棉网、试管刷、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大水槽(盛反应后的废固液,贴标签)、抹布。
6%的H2O2溶液(用细口瓶盛存)、二氧化锰。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左下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倒入适量6%的H2O2溶液,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
如右上图所示,用向上排气
法收集氧气。
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
实验后的木条先放石棉网上,待冷却
后放置到盛固体废弃物的烧杯内。
4.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
《化学试题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
1.(1)用热毛巾热敷;(2)酒精灯微热;(3)热水浴加热。
2.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
化学试题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用品】烧杯、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架、镊子、试管刷、废液缸(贴有标签)、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抹布。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试管,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
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
2.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3.向试管里放入适量固体石灰石,再将试管固定在
铁架台上,然后小心地倒入适量(约15mL)稀盐酸,立即
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5.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
1.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
《化学试题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分要点
1.CaCO3+2HCl ==Ca Cl 2 + H2O+ CO2↑
2.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化学试题3 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试管(规格20cm)2支、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石棉网、镊子、试管架、试管刷、小烧杯(回收铜片、铝条,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吸水纸、废液缸(贴标签)、抹布。
红色铜片、长铝条、稀盐酸、CuSO4溶液。
【实验步骤】
1.用砂纸现场打磨铜片的一端(约打磨长度1~2 cm),对比观察颜色变化。
2.用坩埚钳夹取打磨过的红色铜片,放在酒精灯火
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3.取2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倒入少许(约1~2mL)稀盐酸和少许(约1~
2mL)CuSO
溶液。
(1)先将铝条的一端直接浸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再取出铝条,将上述反应后的铝条一端直接浸入CuSO4溶液
中,观察铝条表面的变化并记录。
4.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
1.铝条浸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铝条表面有什么变化?。
2.铝、铜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怎样的?。
《化学试题3 金属的化学性质》评分要点
1.铝条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
(可多答:铝条表面有气泡逸出)2.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化学试题4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mL量筒、胶头滴管;纸片、空白标签、空试剂瓶、小烧杯2个(分别盛多取的氯化钠固体与固体废弃物,贴标签)、抹布。
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所
需水的体积。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2.称量:两个托盘上分别垫两张相同的纸片,用托盘天平称取所
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氯化钠的
烧杯内。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
示。
5.转移: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6.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g,所需水的体积为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化学试题4 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评分要点
编号评分要点
①计算结果正确。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是否正确。
(调零、左物右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归零等)。
③正确称量(放纸、擦拭药匙、读数正确等)。
④选择合适的量筒。
量筒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⑤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⑥倾倒液体操作和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使用:搅拌、清洗)是否正确。
⑦试剂瓶标签应为:“5%的氯化钠(或NaCl)溶液”。
⑧【问题探究】答案是否正确。
⑨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⑩以上操作是否熟练,实验习惯是否良好。
说明:
(1)搅拌时,玻璃棒与烧杯偶尔碰撞可不扣分。
(2)多余的氯化钠或胶头滴管内剩余水均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1.2.5、47.5
2.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化学试题5 酸、碱的化学性质与酸碱性的检验
【实验用品】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白瓷板或玻璃片、pH试纸、标准比色卡;吸水纸、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废液缸(贴标签)、抹布。
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1.酸碱中和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少许(约1~2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加1~2滴酚酞
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加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
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2.盐与酸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少许(约1~2mL)碳酸钠溶液,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加稀盐酸,观察
现象。
3.盐与碱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少许(约1~2mL) 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4.测定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H。
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氢氧化钠溶液的pH。
5.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
《化学试题5 酸、碱的化学性质与酸碱性的检验》评分要点
1.CuSO4 +2NaOH=Na2SO4+Cu(OH)2↓
2.填写8~14之间的任何一个整数皆可。
化学试题6 过滤与蒸发
【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胶头滴管、滤纸、火柴;石棉网、烧杯(盛固体废弃物,贴标签)、烧杯(盛食盐,贴标签)、抹布。
粗食盐水。
【实验步骤】
1.从盛粗食盐水的细口瓶,倾倒适量粗盐水进入烧杯
里。
2.过滤:
(1)取一张圆形滤纸,折好并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
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水
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有气泡。
(2)架好漏斗,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接收液体的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3)将粗食盐水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3.根据下图所示,挑选出蒸发所用的仪器,并组装蒸发装置。
4.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问题探究】
1.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
2.蒸发加热完毕时,夹持并取下蒸发皿的仪器是。
《化学试题6 过滤与蒸发》评分要点
编号评分要点
①液体药品的倾倒方法是否正确。
②滤纸的折叠等过滤器的准备是否正确。
③“三低二贴一靠”是否到位。
④过滤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⑤蒸发所用的仪器选择是否有遗漏或多余。
⑥蒸发组装装置是否正确。
⑦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⑧【问题探究】答案是否正确。
⑨洗涤仪器并整理实验桌。
⑩以上操作是否熟练,实验习惯是否良好。
说明:
(1)由于时间有限,本实验不安排量取液体操作,大致估计取用量即可。
可倾倒5~10mL粗食盐水进行过滤。
(2)由于时间有限,蒸发步骤只安排挑选所用仪器,不安排实际操作。
(3)用手挑拣蒸发所用的仪器,不要遗漏石棉网、坩埚钳等。
【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1.三层滤纸的一边。
2.坩埚钳。
(答镊子或钳子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