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ppt
案例二:
初二学生用一把削笔刀杀死两名同学,刺伤 四名同学。据当地媒体报道,被刺杀的几名学生 中有人曾向凶犯索要“保护费”。
案例三:所谓“义气之争”
年仅16岁的苏某听说小文对人说他朋友(李 某)偷东西,便和他的朋友宋某、韩某将小文带 到学校外面,将小文打了一顿。
• 1、学生自身原因 • 2、家庭原因 • 3、学校原因 • 4、社会原因
•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对老师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 度?敞开你的心扉,说出你的心语心愿。
讨论:
你是否主动找过老师说过话?
讨论题目
•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是否害怕与老师 主动交往,你有过哪些担心?
• 2.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不敢主动与老师交往?
• 3.你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
师生之间
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
• (四)社Leabharlann 的原因1、暴力文化2、现实的社会环境
讨论
• 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校园 暴力事件?
小女生被2个女人和4个女生打30多个耳光
2010年3月23日南平实验小学杀害多名小 学生的郑民生
上 海 女 生 熊 佳 庆 殴 打 同 学
汕头某知名中学的课间一幕
携 带 刀 具
校园暴力的沉重代价
校园暴力的沉重代价
法律代价
原则:
• 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时,千万不能忍气吞声。 •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
但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免受到不必要的 伤害。 • 可以采取及时告知老师、家长的措施,有必要 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 • 不能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恶意报复只会导致 雪上加霜。
第二节 交友
• 由一份国内知名青少年杂志调查,涉及北京、上海等8个 省市。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是否主动找老师说过话”?
• 结果76% 的学生表示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 找老师说话。
• 有32%的孩子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其余的 学生是因其他原因没有与老师主动交流。这些原因包括 “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老师太严肃”、“我 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怕同学们说我拍马屁”。
人格平等 互相尊重 互相学习
教学相长
是我们的良师,更是我们的朋友!
怎样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态度+方法+避免)
(1)当我们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 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 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作出解释,说明情况;
也可以书面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拒绝校园施暴 ,学生应该怎么做?
• 1、强化法律意识,做知法守法的好学生. • 2、强化纪律观念,约束我们的行为 • 3、加强沟通,建立平等互信的人际关系 • 4、不看有暴力色彩的影视节目,不玩有暴力色彩的
游戏 • 5、正确面对挫折,主动关心有困难的人 • 6、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舒缓压力 • 7 、避免与社会青年的不正常交往,不搞小团体
总结
• 作业:P30-2、3 • 小结: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熟
练掌握,并且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互动较好。 • 教后记:本章讲述交友、毒品等知识,从人身安
全的重要性提高 学生个人防范意识,严格规范自 己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掌握交 友注意事项及准则,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人身安 全的重要性及对社会的危害
• 3.不要轻易对外讲述自己的家境及经济状况等,防 止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
• 4.跟同学出门之前,最好先给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 把情况向父母说清楚,征求父母意见;
• 5.如果不幸遇到绑架,要找机会报警或者逃走,尽 量观察清楚自己被绑架的位置,以便报警时能够准 确说出自己所处的位置,便于解救。
第三节 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
• 该学生获救后,马上把这一重要线索告诉 了警方。警方快速抓获了这伙犯罪嫌疑人。
•1
2
• 1.认真学习,排除杂念,要及时把被别人殴打、敲 诈或其他感觉到危险的情况告诉老师或家长,让他 们帮助自己想办法处理;
• 2.择友应当征求一下家长或者老师的意见,不要随 便与社会上不三不四或不认识的人交往,更不要随 便跟人出去,不要跟不认识的网友见面,不要吃陌 生人的东西、喝陌生人的饮料;
第二章 人身安全
课题
第二章 人身安全
课时 班级
2 /12热1(16 /3)热2(15 /3)机1(18 /4)机2(12 /3)
重点
学生在学校期间面临的财产及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难点
学生如何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 力。
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学生在学校期间应把安全放第一位,并且通过案例分析 让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增强自我保护,维护学校的课堂秩序, 安全度过美好的学生时光。
(3)不能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不能对老师不理不 睬,背后议论老师;不能对老师产生嫉恨心理,更 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
第三节 遭遇绑架的应对
绑架罪: 是指以勒索财物或劫持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
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思考: 如何预防?
案例分析
• 某学生上学途径一条小巷时被绑架,随后歹徒告 知其父母,让他们拿钱赎人,该学生发觉其中一 名绑匪像在父母店里打工的戚某,但她机智的装 作不认识,戚某试探小子认识我吗?他说不认识。 于是绑匪放下戒备。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 1、 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 • 2、 压力 • 3、不良交往 • 4、 法律意识淡薄 • 5、 受害者忍气吞声或以暴制暴
• (二)家庭的原因
• (三)学校的原因
1、校风校纪 2、应试教育: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
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 教育行为 。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
回顾你以前的经历,是否曾经受到校园暴力? 你觉得什么是校园暴力?
第一节 化解纠纷、防治斗殴
一、发生纠纷的主要原因和场所 二、学生中的纠纷及其危害 三、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化解矛盾
•案例1、2、3
案例一:
因为简单的一句话,小丽误以为舍友小雪 冤枉自己偷内衣,她和九名女生一起殴打小雪 超过5个小时,强迫其脱下裤子暴露下身,并 用手机拍下施暴与受辱的照片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