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吐尔塔木三村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总指针,以《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为切实做到从具体学情出发,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实现《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第一期学生,有以下特点: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三、教材分析:各课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全册共19课,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到课外的原则,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所以教学的设计也要有所变化: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

3、各学习领域没有十分明确的划分,它们总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综合。

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4、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吐尔塔木三村小学美术上册教学进度第一周第一课时《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线条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美感。

2、情感:让学生欣赏乐曲的节奏变化美,体验音乐与美术的共通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3、能力:让学生在乐曲的感受、体验中,尝试用不同线条表现线的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与美术的互通中学习线的变化,尝试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线的组织与变化。

德育训练点:通过用线条来美化装点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具准备:课件、丝带等。

学具准备:绘画用具,作业纸。

授课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老师手中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东西,你们看!”出示一根丝带,拉直然后再舞动。

“你看到了什么?”对,我的手中是一根线条,在我手中是一根会跳舞的线条,在一个小男孩的手中却是一个会变魔术的线条,你们想看吗?好,请同学们在看时带着问题去看:在动画中你看到哪些熟悉的线条?这些线条变成了什么?课件出示动画《线条魔术》问题一: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线条?它们变成了什么?问题二、除了这些线条你还知道哪些线?三、讲授新课:1、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线条,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你说的线条在哪里!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线条。

2、你们真了不起,把藏在大自然中的线条都找出来了,为了奖励你们,我带来了两个音乐盒,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听音乐画线条。

小结:音乐舒缓时用长直线,曲线和螺旋线;节奏快时用折线,线条起伏要大。

3、线条是个小精灵,藏在自然里、跳跃在音符中,在绘画作品里呀线条还有更多妖娆多姿的身段呢!你们想看吗?4、有很多小朋友也早就和线条小精灵交上了朋友,瞧,他们的线条作品。

课件出示:学生作品。

问题:分析小朋友的作品中注重了线条的那些变化?通过分析使学生感受作品中线条的运用及排列组合是有规律的,既要注重线条粗细变化、方向变化,又要兼顾疏密安排。

5、线条可真是个美容师,人们用线条可以做很多事,谁能说一说线条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装饰美化生活,比如服装、建筑、工艺品等。

四、情境设置,学生作业。

童话王国的小公主请人为她设计了一些生活用品和服装,可她一点也不满意,你们猜为什么?瞧!展示各种物品的平面形状。

生答:没有美丽的线条装饰。

小公主来到这里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用你们手中会变的线条来装饰美化这些物品。

小公主说了,待会儿她要举办一个线条艺术作品展,评选出五幅最佳设计奖?要把她最心爱的王冠送给小设计师。

你们想要吗?好,听清楚老师的作业要求,才能设计出最好的作品。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五、评价与延伸(评一评)。

1、学生自评、互评,提高表达、欣赏能力2、拓展与延伸: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根据你对这节课的感受,能说说这节课的课题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作业:复习板书设计:第一课时《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雄伟的塔教学容与目标知识:通过欣赏学习,能够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够设计塔的外形,进行简单的装饰。

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塔的结构及特征,研究表现方法。

情意:培养创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识,培养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设计新颖,有新意。

学习材料:各种塔的资料、图片、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调查了解:1、塔的历史发展。

2、谈谈我们看过的塔。

3、我们周围有什么样的塔。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欣赏感受:1、相互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塔的图片。

2、欣赏书中各种塔的图片:(可以用课件)(1)、学生思考问题:塔由几部分构成?这几种他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喜欢什么样的塔?为什么?(2)、我们大家一起看世界上的名塔。

思考: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三座塔分别建造在什么时间?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三座塔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你看后有什么感受?教学意图: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塔的结构和材质,各种塔的造型;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塔的不同之处。

并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感。

从而为下一步创作塔的造型打下一个基础。

三、探讨研究:1、欣赏书中塔的作品:2、研究一下塔的表现方法: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教师提示:(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2)、怎样让塔更美观?(3)、可以在什么上画?用什么方法?教学意图:欣赏童稚的学生作品,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

肯定学生的不同的绘画步骤,主要表扬表现形式丰富,思路有创作的学生。

四、实践创作:1、作业要求:可以表现生活中的塔,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造型新颖的塔。

要求构思独特,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艳丽。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观察、联想、创造,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五、展评学生作品。

1、引导学生在构思、构图和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2、谈谈创作感受。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作业:复习板书设计:第二课时-----雄伟的塔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课后反思:第三课捏泥巴课业类型:手工制作课一、教学目标与容: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体会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简单的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三、教学准备:泥、简单的工具、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出示百宝箱,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

导入本课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3、讲授新课: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教师概括总结。

B、教师示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指导要点:(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

(用途)六、小结: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容。

作业:复习板书设计:第三课捏泥巴教研组组长审批意见:课后反思:第四课小扇子:小扇子教学容与目标:(1)显性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

(2)隐性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

(2)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

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

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制作:(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

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

(2)扇子的形状分析: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

3.制作要点介绍并示制作。

(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

(2)折制、绘制扇面。

(3)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

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