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场安全检查表

风电场安全检查表

表1电力设施之间的距离序号名称设计要求值检查依据实际距离结果1110kV升压站与风机(最近)20m《安全设施设计专篇》4.5.12 风机与箱式变电站10m3电力电缆之间10kV及以上0.25m (平行)10kV及以下0.1m (平行)表2升压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序号名称设计要求值检查依据实际距离结果1综合楼SVG室15m《安全设施设计专篇》4.5.12 主变压器25m3 事故油池25m4SVG室主变压器10m5 事故油池5m表3预防事故设施设置情况检查表类别检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具体设计检查情况结果检测、报警设施1.风电机组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风力发电系统主要数据并设计主要报警信号,监测的数据及报警信号包括:风力发电机的温度、有功与无功功率、电流、电压、频率、转速、功率因数,风轮转速,变浆距角度、齿轮箱的油位与油温,制动系统液压装置的油位与油温,制动刹车片温度,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机舱温度,塔内控制箱温度,机组振动超温和制动刹车片磨损报警,机舱和塔架振动最大幅值,偏航次数及位置、电缆的过缠绕、控制电源情况。

2.配备专业的气象数据采集、分析、检测设备。

3.火灾自动报警设施。

根据设计内容在各设备、系统及装置的相应部位设置数据测量装置,通过A/D转换,输送给微机,微机进行分析比较后,再按设定的程序发岀各种执行指令。

例如发电机装设定子绕组测温和转子测速装置;齿轮箱装设油位指示器和油温传感器等。

配备专业的自动气象站,并配置气象分析仪、气象数据仪等。

35kV无人值守配电室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选用感烟、线型感烟或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电缆层、电缆竖井采用线型感温、感烟或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风机塔架内采用线型感烟探测器。

1.机舱、控制箱筒式塔架设计防止小动物进入的设施。

在机舱、塔架的入口处设置挡板,在机舱、控制箱筒式塔架的通风口设置密度为2mm*2mm勺钢制网格。

2.风电机组应有防雷设施。

风机顶部配置有避雷针,所有关键部位设计电压平衡装置;叶片采用绝缘材料制造的设备,叶尖设置接闪器;机舱尾部设立避雷针,并与机架紧密连接。

风电机组防雷接点引下线材质优先选用铜。

3.风电机组至少应具有两种不同原理的能独立有效制动的制动系统。

采用气动制动装置和机械制动装置两套系统,严格执行《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标准》。

4.调向系统设计具有自动解缆和扭缆保护装置。

在机舱转盘底座上安装调向机构。

由调向电机和调向制动器来共同实现该功能。

调向系统具有自动解缆和扭缆保护装置。

5.风电场的架空配电线路、电力电缆、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升压变电站及防雷接地装置等的要求应按“引用标准"中相应的标准执行。

箱变距风机塔架约20m 不需再设防直击雷保护措施;升压站变压器侧进线及岀线端都设置防雷保护开关。

电缆在进入建筑物处设置气体放电管加以保护,并接地,同时设电涌保护器加以保护。

升压站设独立的避雷针。

6.高压配电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闭锁装置。

屋内配电装置尚应设置防护误操作带电间隔的闭锁装置。

按要求设计防止误分、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开关)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闭锁装置。

闭锁方式采用电气联锁。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按消防设计原则设有事故排风、排毒措施。

室与主控室之间作气密性隔离,设计事故排风机。

4.塔架应设攀登设施,中间应设休息平台,攀登设施应有可靠的防止坠落的保护设施。

在塔架内设置多段钢直梯,梯段高度不大于15m梯子设安全护笼,每隔6m设置梯间平台,严格执行《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的要求。

机舱内配备安全带。

5.机舱内部设计消音设施、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及照明条件。

在机舱内部安装阻性消音器,安装防爆轴流风机,配备应急照明。

6.建筑内、外设置的钢平台、钢梯等的人行部位设置防滑设施。

平台铺板、钢梯踏板采用大于4mm厚的化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

7.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

遮栏的高度在 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1.重要带电设备必须悬挂醒目警示牌。

电气设备周围、设备外表面均设置“当心触电”“禁止合闸”、“高压危险”、“不得靠近”的安全警示标志,蓄电池室外设置“严禁烟火”标 ^志。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在攀登塔架处设置“必须佩戴安全帽” “系挂安全带” “防止跌落” “雷雨天气,请勿靠近”等安全警示标志。

3.厂内道路应根据交通量设置交通标志,其设置、位置、形式、尺寸、图案和颜色等必须符合GB5768的规定。

升压站内道路、风场道路均设置道路方向指示标志、限速标志。

4.建筑物的紧急通道和岀入口,设置醒目的标志。

在建筑物走廊、岀入口,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大于20.0m;安全警示标志表4控制、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设置情况检查表5.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 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 设置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 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 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等内容。

升压站内高压配电场所 设置电磁辐射危害、噪 声危害的职业危害警示 说明,并告知预防措施, 设置“佩戴耳塞” “穿防 护服”的警示标志。

6.风电机安全试验要挂醒目警 示性标牌。

购买或者制作相应的警 示标牌,如“禁止操作” 牌。

7.建筑的室外消火栓、阀门、 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 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购买相应的设备识别标 示。

检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 篇》具体设计检查情况结果1.风电场升压站的高压配电装 置和高压开关柜应有防止谐振 过电压的措施。

设置过电压泄压保 护器。

2.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作为备 用电源。

应急照明及应急发 光指示标志连续供 电时间不少于 30min ,照度不低于 0.5LX3.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消防 备用电源。

配备30kW 柴油发电 机一台,保证在发生 主电源失电时,备用 柴油发电机组能及 时自动切换投入供 电。

4.风电机组设置自动停机装 置。

设计手动、自动两种 风电机组启停方式, 并设计紧急停车按 钮。

5.高压电气设备或回路均设置 电气联锁装置。

用电缆连接断路器、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 等高压开关设备操 动机构的二次回路 辅助触点。

6.油浸电力变压器设置防止油 品流散的设施。

油浸电力变压 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集油池、集油坑内铺 设卵石层,厚度不小 于250mm 卵石直径类别紧急 处理 设施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为50〜80mm变压器油池各边大于变压器1m1.蓄电池室与配电室之间设置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的设施蓄电池室用耐火极限大于4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大于 1.2h的甲级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35kV 配电室及其它两类场所耐火极限大于2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大于0.9h 的乙级防火门进行防火分隔。

灭火设施紧急个体处置设施应急救援设施2.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岀入口处及主控制室与电缆层之间,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及分隔措施。

1.设置消防水灭火设施。

2.按要求设置相应数量的移动式灭火器。

1.安全疏散的岀入口和通道设应急照明灯。

1.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综合楼、35kV配电室建筑内部、凡有电线、电缆穿越楼板、隔墙处待电线、电缆就位后,采用防火胶泥或防火包封堵严实。

在综合楼、10kV配电室建筑周围布置环状地下消火栓网,选择SX100-1.6消火栓2套,水枪口径巾19, 水龙头带长50n。

在综合楼一至二层走道合适位置布置SN65消火栓,一二层各两套,其水枪口径巾19,水龙头带长25n。

移动式灭火器配置见表5-5。

升压站综合楼、35kV配电室内主要疏散通道、楼梯间及安全岀口等均设置有火灾事故照明灯,灯均加玻璃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护罩保护。

设置应急药箱、担架、应急绝缘工具及用品、空气呼吸器等。

在电缆室入口表5场区选址及总体布置单元检查表厂区道路置在主导风能分布的下风向或不安全区域内。

厂区集电线路的布置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升压站的位置及单回集电线路的输送距离、输送容量、安全距离确定。

风力发电机组变电单元布置依据场区集电线路的形式而不同;采用架空线路时,该单元应靠近架空线路布置,采用直埋电缆时,该单元应靠近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并要保证其安全距离, 必要时设置安全防护围栏。

中央监控通信网络布置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中央监控室的位置及通信介质的传送距离、传送容量确定。

场区道路应能满足设备运输、安装和运行维护的要求,并保留可进行大修与吊装的作业面。

场区内道路、场区集电线路、中央监控通信网络、其他防护功能设施之间的布置应满足其相关规程、规范的电磁兼容水平和安全防护的要求。

5.风力发电机组按照矩阵布置,行必须垂直风能主导方向,同行风力发电机组之间距离不小于3D,行与行之间距离不小于5D,各列风力发电机组之间交错布置。

6.主控室的设置宜便于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观测。

7.企业内道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安全和施工的要求。

应有利于功能分区和街区的划分。

道路的走向宜与区内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并应呈环行布置。

应与竖向设计相协调,应有利于场地及道路的雨水排除。

与厂外道路应连接方便、短捷洁净厂房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环形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设置,有困难时,可沿厂房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施工道路应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DL/T5383-20075.1.3DL/T5383-20077.0.2GB50187-20126.4.1表6建筑物安全检查表标准》(试行)FD002-2007,本风电场工程等别为II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机组塔架基础级别为2级,变电所建筑物级别为2级。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风电机组基础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根据建筑物安全标准划分,发电机组塔架基础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变电所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及地质资料显示,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根据抗震设计标准,发电机组塔架基础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变电所主要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次要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

14.风电场风机接地按每台风机独立敷设复合接地体,每台风机基础部位设置16根垂直接地极,接地极顶部用40X4热镀锌接地扁钢连接,埋深冻土层以下,组成风机复合接地网,接地电阻按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要求设计,接地电阻W4 Q。

风机与箱变共用风机复合接地网,全场每台风机接地网用2根50X5接地扁钢互相连接,形成风电场一体接地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