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绍家乡的特产怎么写

介绍家乡的特产怎么写

篇一:《家乡的特产》
家乡的特产
天池小学高耀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交流,知道奉节有许多驰名优特产。

2.初步懂得家乡的特产是世代奉节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

3.知道家乡的特产体现了奉节地方特色和民俗,又体现了人民生活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了解家乡的特产。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各种水果、食品的图片及实物生在生活中寻找到的风味小吃及土特产。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家乡奉节
师孩子们,会做选择题吗?(会)老师这里有一道选择题请你们做做。

“假如你在巫山县做客,有人问你,小朋友你是哪里人呀?”你应该回答重庆市还是奉节县人?(奉节县)对了,聪明。

瞧,这就是咱们家乡奉节的版图。

(出示奉节地区图)奉节县历史悠久,是一个文明县,唐朝贞观23年,因蜀国丞相诸葛亮奉昭烈皇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为”的品质,于是改名为奉节县。

奉节地域辽阔,由汾河镇、岩湾乡、白帝镇、草堂镇等62个乡镇组成;家乡奉节物产丰富,世世代代的奉节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驰名中外的名优产品。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认识了解一下我们的家乡----奉节吧,看一看有哪些具有特色的名优产品。

板书课题《家乡的特产》。

二、图文结合,激发情感
导语有哪位孩子知道特产的意思?(就是特别有名的产品,一定要有历史,还要有文化内涵)
1、认识家乡盛产的名优水果
孩子们,家乡奉节盛产水果,咱们还是先到果园去看看吧!请大家边看边想,果园里都有哪些水果呢?(课件出示许多水果图片)孩子们看得多仔细呀,那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都看到了哪些水果?(生汇报,课件出示生介绍到的水果图片)注(板栗属于坚果类,不属于水果类)。

听了孩子们的汇报,果园里的水果还真不少,接下来我就认识一下在奉节特别出名的几种水果,好不好?(出示脐橙图片)孩子们这是什么?
奉节脐橙——奉节县的柑桔栽培,始于汉代,历史悠久,是囯优水果,4次荣获全国优质水果之冠,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1998年,全县脐橙产量达71962吨。

过渡语提起奉节的特产,人们常常想到的都是闻名遐迩的脐橙,其实,鲜嫩溢香、曾为御用贡品的夔柚同样是奉节的一绝呢。

(出示{介绍家乡的特产怎么写}.
夔柚图片)孩子们可能会问?柚子不是梁平的特产吗?不错,它的确是梁平是很有名的特产,当你看了这一段简介,你可能就不会这样问了。

夔柚——有夔府红心柚、白心冬瓜柚两类。

夔柚形体较大,一般单果有2—3斤重。

果实色淡黄,皮薄,香气浓,味道甜,水分多,品质较好。

奉节的夔柚在古代就很有名气,2000多年前就被推为当时名柚之一。

在汉朝《蜀志》中记载着“夔州之柚,虽扬州不能及也。

”唐朝时夔柚被列为贡品,后来历代为御用之物,民国十五年(1926年)被引进到重庆梁平县,1998年夔柚在梁平县被重庆市评为“十大名柚”之一。

现在明白没有,夔柚最开始是哪里的特产?是啊,孩子们,奉节人这种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呀!你想啊!曾经在奉节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名柚,而我们的前辈们甘愿献给他人,这种精神品质难道可不可贵吗?因此我们要以前辈们的这种精神感到自豪。

好,孩子们,还有值得我们更自豪、更骄傲的呢,那就是----杜甫晒枣、柿饼。

(课件出示图片)
杜甫晒枣——因奉节在唐代称夔州,杜甫居住此地,种植枣树,有“奉节
杜甫晒枣堂前扑枣任西邻”的诗句,因此而得名。

分别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

奉节的柿饼也很有名,简单的十个字写出了闻名。

柿饼——誉为三母仙饼,入国宴,意思是只有神仙才能吃到的东西,奉节的柿饼并不比山西、陕西、桂林的柿饼差。

{介绍家乡的特产怎么写}.{介绍家乡的特产怎么写}.
2、家乡的各种风味小吃
过渡除了刚才认识的特产,咱们家乡还有很多特产呢!孩子们你说说你知道到的特色小吃叫什么名儿吗?介绍给大家。

(生简单介绍名称)
老师今天也给孩子们也带来了几种具有特色的风味小吃,孩子们请看。

(出示小吃图片)你们能准确的说出它们的名字来吗?都是家乡奉节有名的小吃呢。

我们就来一一的认识一下家乡的风味小吃第一种......{介绍家乡的特产怎么写}.
胖妹牛肉干----有数十年的创新,产品营养丰富、口感独特、香辣适度、老少皆宜,曾获重庆市奉节县旅游食品奖、名优特产食品奖。

注意,我们在买的时候,一定要看包装上的产地生产日期等要素。

汀来泡菜---鲜、香、脆、嫩老少可口,实用方便卫生,已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
品、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特别是用汀来泡菜做的牛肉泡菜汤那是太太香了。

奉节陶记紫阳鸡汤锅---是陶开珍女士根据祖传的秘方烹制,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上了。

采用奉节一带的农家老腊肉、敞开放养的土鸡为原料,并配以多种滋补中药材,用一种陶制煨锅进行煨制而成的,而奉节当地人,叫它是“鼓子钵钵”。

传说中的奉节名小吃,几十年了屹立不倒,生意依然火爆,曾被中央7套节目选中并专题报道的一种面(播放视频0.04秒、06秒处)——搭搭面。

搭搭面给奉节这个小城市井增添一道别具一格的风
味。

孩子们想吃吗?老师看在我们是朋友的面子上悄悄的告诉你们,他就在附小的天桥边,有个超市旁边的小巷子哪里。

3、故事会{介绍家乡的特产怎么写}.
孩子们,家乡的特产可真多呀,他们的背后还有动人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杜甫晒枣来历)
杜甫晒枣典故{介绍家乡的特产怎么写}.
一天深夜,他正为国家内乱而忧虑。

睡在身边的妻子杨氏忽然推了推他,轻轻地对他说“你听,外边有响动。


杜甫一耳听,果然有动静。

于是,他悄悄地下了床,将帘子拉开,见枣树下依稀有个人影在晃动。

杜甫轻轻地走了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妇人在用竹竿打树上的枣子。

这老妇人每打落几个枣子,捡到了枣子,连忙塞进嘴里囫囵咽进了肚里,看样子几天没有吃饭了。

杜甫也就没有惊动她,折身回到了屋内。

杨氏问“有人么?”
“有个老妇人在打枣子。


“这么深更半夜来打枣子吃,怕是饿坏了!”杨氏说,“桌上还留有一碗菜粥,我去端给她充充饥吧。


杨氏边说边穿好衣裙,端起碗就往外走。

杜甫也随手取衣披上,跟了出来。

那老妇人见有人来了,扔下竹竿,跌跌撞撞地朝外跑。

杨氏轻声唤她“老嫂子,请留步。


老妇人见来者好声好气并无恶意,也就喘着气停下了脚步。

杜甫见老妇人瘦
骨嶙峋,衣不蔽体,忙解下披在自己身上的衣服,搭在老妇人的肩上。

杨氏又把一碗菜粥递了过去,让老妇人吃了。

老妇人顿感一阵温暖,望着杜甫夫妇,老泪纵横……
当杜甫问起老妇人的身世时,老妇人哭道“我就在草堂西边那间草棚子里住。

丈夫和儿子早被官军拉去当苦力,至今不知死活……现如今我无依无靠,只有靠挖野菜糊口度日。

这几天因挖不到野菜,饿得实在不行了,才来偷枣子……”
杜甫说“老嫂子,快别说?偷?字了,这枣你要吃就打吧!”
杨氏也关切地说“以后你白天来打吧,半夜三更的,可不要跌倒了。


老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了。

杜甫夫妇回屋,再也无法入睡。

转眼一年过去,杜甫全家买舟东下。

临行前,杜甫对老妇人,对她说“我走后,新来的主人吴南卿,我已嘱托过他,你还是可以照样来打枣!他不会为难你的!”
老妇人感激的真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却无从开口。

她朝杜甫拜了三拜,默默地祝愿恩人全家一路平安……
谁知杜甫走后,吴南卿不但没有按杜甫的嘱托办,反在草屋周围筑上了高高的篱笆。

杜甫得知此事后,特意写了一首题为《又呈吴郎》的诗“堂前扑枣任西
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认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中。

”吴南卿读后,领悟到杜甫的良苦用心。

他顿觉羞愧不已,忙叫人拆除篱笆,并亲自去老妇人家赔礼道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