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炮采工作面支护方式设计(惠)

炮采工作面支护方式设计(惠)

小发路煤矿炮采工作面支护方式设计参考
一、工作面支护强度计算
1、合理支护强度的计算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t
= 9.81×h×r ×R=8×9.81×1.8×2.62 =370.11(kN/m2)
式中:P
t
—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
h—采高(m)
r—顶板岩石容重(t/m3),
R—工作面上覆岩石厚度一般取4-8倍的采高,取8
9.81—重力常量
选取370.11kN/m2为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

2、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计算:
n=P
t/R

×N=370.11/300×0.85≈1.45(根/m2)
R
t
—单体液压支柱额定工作阻力, 300KN;
N—单体额定工作阻力实际利用系数,一般取0.85;
3、根据合理的支护密度,结合顶板岩性,为满足护顶需要,确定排距为1.0m、柱距为0.5m;实际支护密度为4÷(0.5×4.2)=1.90根/m2>1.45根/㎡满足要求。

4、选择合理的控顶距
根据工作面实际采高和岩性,采用“三四”硐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

5、切顶排支柱:方案1使用切顶密集+戗柱作为切顶排的特殊支护。

支护规格支柱中-中400mm.,在切顶位置两棚支柱间加打一棵戗柱形成切顶排支柱,柱距0.4m。

方案2:使用切顶密集+中-中5米一个木垛。

二、工作面支护
工作面支护:采用普通支护与特殊支护相结合。

1、普通支护:
(1)普通支护形式:该面采用齐梁直线正悬臂棚式支护,选用DZ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型铰接顶梁,扶一梁一柱走向棚,正悬臂棚支柱支设在距梁尾300mm处,顶梁垂直于煤壁,梁销小头向上,支柱三用阀注液孔朝下。

(2)支柱排、柱距的选定:
根据顶板控制设计,选定支柱的柱距为0.5m ,排距为1.0 m ,支护密度为1.90根/m2。

靠老塘侧柱子打对柱。

支柱打成直线,柱距偏差不大于±50mm,排距不超过±100mm。

(3)工作面端头支护:
机头采用四对八架л型钢大棚支护及机尾三对六架л型钢大棚支护。

工作面机头
处采用四对八架л型钢大棚支护,保持1.0m的超前峒,四架超前,四架拖后,一梁三柱,交替前移,对棚间距0.6m,大棚靠老塘侧四排金属顶梁,配单体支柱,随大棚前移挂梁,一梁二柱支护,支柱支设在梁子两端头0.3m处。

靠老塘侧柱子打对柱,基本柱打对柱。

工作面机尾处采用三对六架л型钢大棚支护。

端头第一架棚与巷道支护间的距离不大于0.5m,结合部要用木料或枇子和笆片搭接严密。

(4)工作面材料、运输顺槽的超前支护:
上、下顺槽超前支护距离不少于30米
1、运输顺槽破碎机后超前支护采用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HDJA-1000“一”字型顶梁配合型号为DZ18-30/100、DZ20-30/100或DZ22-30/100单体支柱支护,支护两排单体支柱,长度不低于30m,柱距1.0m。

若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出现变形时,可用点柱或架棚支护;若巷道原顶网不完好时,超前支护时应铺单层金属网护顶;在回采过程中,不影响设备前移的超前支护予以保留至切顶线。

2、轨道顺槽超前支护采用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HDJA-1000“一”字型顶梁和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网状铰接,配合型号为DZ18-30/100、DZ20-30/100或DZ22-30/100单体支柱支护,“十”字型顶梁布置在两边,长边沿走向铰接;超前支护距离保证从煤壁算起不低于30m,距煤壁30m范围内采用三排单体支柱支护。

人行道侧排距为1.2m,电缆道侧0.6m,柱距1m。

若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出现变形时,可打点柱支护或架棚支护。

三、工作面平、剖面布置图
1000mm
1800mm
剖面 A-A
剖面 B-B
700mm
4200mm
1800mm
3200mm
工作面剖面图
方案一:使用切顶密集+戗柱作为切顶排的特殊支护。

支护规格中-中400mm.方案二:使用切顶密集+中-中5米一个木垛。

C
A
B
A
B 30m 超前架棚
材料道
运输机道
倾向架棚
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三对六架л型钢大棚支护
四对八架л型钢大棚支护
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
HDJA-1000“一”字型顶梁
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
HDJA-1000“一”字型顶梁
30m 超前架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