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血常规 生化及凝血检查

解读血常规 生化及凝血检查


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红细胞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6.0×1012/L >5.5×1012/L 血红蛋白 >170g/L >160g/L
红细胞增多见于:
(1)血容量减少: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 道肿瘤患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尿崩症、甲亢危 象等。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血常规.生化及凝血常规
--华西医大.急诊.
SCU.ED bAMBOO.w SCU.ED_Bamboo.w
解读血常规
想一想,在急诊科、甚至在医院各科,什么检查最 常见,也最重要。要是来个投票,其结果一定是---血常规。 认识血常规,急诊科的医生要当仁不让。
SCU.ED_Bamboo.w
不同部位采血对血细胞分析仪结果 的影响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大小较一致,直径 6-9μm,平均7.5μm,边缘部厚度2μm,中央 约为1μm。
瑞氏染色(Wright stain):周边部位着色深, 呈浅桔红色,中心部位淡染(又称中央苍白 区) ,约占RBC直径的1/3-2/5。 透射电镜:双凹性圆盘状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通过血涂片 Wright染色观察RBC大小、形态、胞浆的 着色及结构方面有无异常改变,对诊断的 病因有帮助。 大小异常
(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
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缺乏造 血原料、造 血障碍和造 血组织损伤。 (3)各种原 因的血管内 或血管外溶 血。 (2)红细胞 遭受物理、 化学或生物 因素破坏。
形态异常
染色反应异常
结构异常
2.血红蛋白测定 hemoglobin(Hb)
血红蛋白的合成: 由血红素和珠蛋白肽链结合而成 血红素合成(线粒体) 在细胞浆中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
正常参考值
RBC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4.0~5.5)×1012/L (3.5~5.0)×1012/L (6.0~7.0)×1012/L HB 120~160g/L 110~150g/L 170~200g/L
二、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 质。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血红蛋白 (Hb)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血液呈现 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的缘故.
SCU.ED_Bamboo.w
1.红细胞计数(RBC)
RBC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4.0~5.5)×1012/L (3.5~5.0)×1012/L (6.0~7.0)×1012/L
采集血常规检查的合格血标本应注 意的事项
(1)采血前检查注射器和针头,避免因连接不紧而使空气进入产 生泡沫致溶血; (2)采集标本最好采用封闭式真空采血管; (3)所选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溃烂、烧伤、冻疮、发绀、 水肿或炎症等; (4)采血时应定位准确,严禁针尖在静脉中反复穿刺; (5)采血完成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入试管时应把针头拔掉; (6)采血时体位不同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也有影响,直立位与卧位 相比易导致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细胞压积等项目测 定值偏高; (7)采集末梢血标本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第1滴血擦去 不用,采用第2滴血。
(4) 急性 或慢性失血。
○贫血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血循环中红细胞总数、血红 蛋白和红细胞比积减少,低于该地区、该年龄及性别 组的参考范围低限时称贫血。
SCU.ED_Bamboo.w
<110g/L <90g/L 轻度 中度
<60g/L <30g/L 重度 极重度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贫血分类
以上数据表明:静脉血与末梢血所测白细胞和血小 板值有显著差异。而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显著 性差异。
该作者建议除了少数不易取静脉血,如婴儿、大面 积烧伤、及某些需要经常采取检查的病例,如血液 病、肿瘤化疗等以外,均应用静脉血做血液分析。
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7):420-421
标本抗凝剂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标本的抗凝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 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 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 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 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
RBC和血红蛋白有什么不同?
RBC指单位 体积(每升) 血液内的红 细胞数量。 Hb指单位 体积血液中 所含血红蛋 白的量。
一、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或红血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 一种血细胞。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红细胞通过血 红蛋白运送氧气,红细胞的90%由血红蛋白组成)血红 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 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
一、红细胞生成不足 (一)骨髓造血障碍 造血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障碍性贫血 异常细胞或组织骨髓浸润 骨髓病性贫血 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 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感染、炎症、恶性肿瘤、慢性 肾病、肝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 (1)红细胞内在异常:①红细胞膜结构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 (二)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棘状红细胞增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②红 DNA合成障碍 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所到的巨幼细胞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细胞酶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 血红素合成缺陷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等;③血红蛋白合成或结构异常: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珠蛋白合成缺陷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
全血细胞检测
1. 红细胞参数检测
2. 白细胞参数检测
3. 血小板参数检测
红细胞
1. 红细胞计数(RBC)
平均红细胞容积 3.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 (MCV)fl
2. 血红蛋白测定(HB)
4. 红细胞平均值参数 5.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 (RDW)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g/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