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误入城市的水鸟

14误入城市的水鸟

13 误入城市的水鸟
事后有人说,这事不能怪那只鸟,也不能怪那个冒冒失失的农民。

事情发生在一个星期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

一只远道而来的鸟,确切的说,是一只迷路的鸟在这个城市制造了不小的轰动
首先看到它的是一群准备到郊外踏青的叽叽喳喳的小孩。

他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各种强烈色彩充斥之中看见了一点活泼的令人心情舒畅的色彩,这是在繁华商业区域相当可怜的一点绿地里,一点会跳跃的色彩。

小孩们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欣喜,不禁大呼大叫起来。

这时一个正忙于值勤的戴红色袖章的老太太制止了他们的欢呼。

老太太年龄大眼睛却好使,瞎咋呼些什么,那是一只鸟,鸟都没看见过,哼!但是她的话还没说完,她的目光就愣住了,话语随即被一连串的惊讶取代。

她看见的是一只很不普通的鸟。

她发愣的工夫,几个等绿灯等得不耐烦的青年脚下一蹬,自行车就窜进了连贯的车流,顷刻间给交通带来了小小的混乱。

就怕没人先吃螃蟹,人们趁这工夫也不再遵守交通规则,该穿马路的就穿马路,人和车纠缠在一起,把路口当成了自由市场。

经过老太太身边的人都禁不住朝她发愣的方向多看了一眼,便呆在了原地。

更多的人停了下来,更多的车辆停了下来,越来越多的人从车窗里探出脑袋瞧个究竟,路口的交通像几支拧在一起的麻花,很乱。

再后来,交通完全陷入了瘫痪。

人们彻头彻尾被这只鸟征服了。

能够征服高傲的人类的鸟,肯定是一只美丽的鸟。

这的确是一只美丽的鸟,一袭羽毛翠绿而光滑,尖尖的长喙线条流畅简洁,俏皮的尾巴随着鸟的跳跃在空中画出一条条优美的弧线。

这只鸟正在觅食,可能是城市草坪中的食物没有想像中那样丰富,鸟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果腹的东西,以至于它是那样专心,没有注意到在离它一两丈远的地方已聚满了一群情绪振奋的人。

人们都相信他们正在有幸目睹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类。

因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把这一宝贝鸟保护起来。

人们终于想起了有点陌生的珍稀动物繁育基地。

珍稀动物繁育基地被热心群众打来的电话惊动了,几个资深的动物学家正在风风火火往这边赶。

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车也风驰电掣般地往这边开了过来。

而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变化,或者可以说,事情变化得似乎让整个城市都觉得脸上无光——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经意就替代了那只鸟当了事件的主角。

在围观群众的外围,一个从乡下进城来买种子的农民忍不住踮起穿着草鞋的脚往这边瞥了一眼,就以一种鄙夷的口气很果断地说,你们这些城里人呀,这鸟哪有什么希罕的嘛,这明明是一种水鸟,我们那里的水田有的是,大家都叫它打鱼雀。

你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城市这地方你也敢来。

这个不明世故的农民似乎存心要捣蛋,捡起一粒石子朝鸟扔了过去。

悠闲的鸟受到惊吓,一振翅膀,箭一般射进城市灰蒙蒙的天空。

事后有人在查了《百科全书》后,在晚报“身边科学”一栏里撰文说,这鸟很常见,叫翠鸟。

自我评价:
1、注音。

明媚()顷刻()长喙()觅食()
2、填写汉子
惊ya()螃xie( )瘫huan( )zhuan( )文
3、解释词语。

果腹:
风驰电掣:
4、体会加点字的含义。

(1)这是在繁华商业区域相当可怜的一点绿地里,一点会跳跃的色彩。

(2)一阵翅膀,剑一般射进城市灰蒙蒙的天空。

5、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
6、谈谈本文是如何运用夸张手法的?
7、文章开头说:“这事不能怪那鸟,也不能怪那冒冒失失的农民,”那么究竟应该怪谁哪?
8、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积少成多:
1、《西游记》中,孙悟空听菩提师祖讲授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楼梦》又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全书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所作,后四十回为()所作。

3、感时花溅泪,()(杜甫《望春》)
4、(?)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子孙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