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1. 有机物概述⑴有机物含义:⑵有机物的主要特点 溶解性: 热稳定性:可燃性: 导电性:熔点: 是否电解质:相互反应速率:⑶有机物结构: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经常以键结合。

2.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化学式 ———— ———— ————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结构 ——— ———例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① 羟基的电子式 ...×O .× ..H ②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 ③ 甲烷的结构式 H H |—C — | HH ④ 乙烯的结构式: C 2H 4 ⑤ 甲基的电子式 H H .× .×C .× H ⑥硫化氢的电子式 H +[ ...×S .× ..]2-H + A .①④ B .②④⑥ C .②③ D .②③⑤例2、右图是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大小“球”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棍”表示化学键。

该模型表示的有机物是( )A .正丁烷B .正丁烯C .异丁烷D .苯例1、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A.苯B.乙醇C.溴苯D.四氯化碳例2、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C.苯、乙醇、四氯化碳D.苯、乙醇、乙酸例3、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修正液中往往含有某种易挥发溶剂,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这种溶剂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A.乙醇B.三氯乙烯C.乙酸D.水4. 烷烃的通式及烷烃的相似性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性烷烃的通式:烷烃物性的递变——状态:熔沸点:例1、某烷烃含有200个氢原子,那么该烃的分子式是()A.C97H200B.C98H200C.C99H200D.C100H200例2、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是气体的是()A.CH3Cl B.CH2Cl2C.CHCl3 D.C6H14例3、⑴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的分子式是;⑵该烷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⑶它可能的结构简式是;例1、区别CH4和C2H4的方法最好是()A.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B.嗅闻它们的气味C.通入溴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D.点燃它们后,观察火焰例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A.甲烷B.苯C.乙烯D.乙烷例3、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发生相互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例4、下列物质中,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还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是()A.乙醇B.苯C.乙烷D.乙酸例5、某有机物结构为:CH=CH—CH2—CH2—COOH,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有()①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能发生加聚反应④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⑤能与乙醇反应A.只有①②③④B.只有①②⑤C.只有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例6、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例7、苯和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B.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才发生加成反应D.乙烯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COOH。

请回答:例8、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⑴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官能团;⑵乳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⑶乳酸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⑷乳酸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的结构简式:例9、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反应,A、B、C、D都是有机物。

⑴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反应④:⑵比较反应①与钠和水反应的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点:不同点:6. 有机反应的类型⑴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①卤代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苯与溴水,铁屑反应②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共热③酯化反应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⑵加成反应——有机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①与氢加成乙烯和氢气苯和氢气②与卤素加成乙烯和氯气③与卤化氢乙烯和氯化氢⑶其它反应类型①氧化反应——有机物的燃烧,及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乙醇的燃烧乙醇的催化氧化②聚合反应制备聚乙烯例1、现有物质:①CH3—CH3②CH3CH2Cl ③CH2==CH2④HC≡CH⑤CH3CH2OH 其中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⑤D.①③例2、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B.乙烯通入溴水C.在三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氯气反应D.乙烯生成聚乙烯例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D.浓硫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例4、下列有机物:①CH3CHO ②CH3COOH ③HC≡CH ④CH3CH2OH能发生酯化反应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特点类别性质定义分子式表示同系物同:不同:同:同分异构体不同:同:同素异形体不同:同位素同:不同:例1、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A.CH4与C2H4B.与CH3-CH2-CH2-CH3C.C2H6与C3H8D.O2与O3例2、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系列内各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B.相邻两同系物的系差是14C.同系物间互为同分异构体D.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3、同分异构体具有()A.相同的分子量和不同的组成B.相同的分子组成和不同的分子量C.相同的分子结构和不同的分子量D.相同的分子组成和不同的分子结构例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蔗糖和葡萄糖B.淀粉和纤维素C.乙烷和乙烯D.蔗糖和麦芽糖例5、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A.乙烷和丁烷B.果糖和葡萄糖C.乙醇和乙酸D.醋酸和乙醇例6、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化学式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在完全燃烧0.1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实验结束后,称得甲装置增重10.8g,乙装置增重11.2g。

求该烃的化学式,并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

例1、在试管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mL,然后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2-3滴,稍加振荡,加入某病人的尿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出现砖红色沉淀。

该实验现象证明了该人尿液中含有的物质是()A.尿酸B.蛋白质C.葡萄糖D.氯化钠例2、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B.浸入浓硝酸中,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C.在火中灼烧,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B.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C.油与脂肪属于甘油酯D.葡萄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例4、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单糖B.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熟苹果中只含单糖不含淀粉例5、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的化学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油脂的水解叫做皂化反应C.植物油可使溴水褪色D.油脂的硬化是加成反应9. 有机实验⑴物质的鉴别Ⅰ、溴水①不褪色②褪色可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①不褪色②褪色Ⅲ、新制氢氧化铜溶液①②例1、现有四种试剂:①新制Cu(OH)2悬浊液;②浓硝酸;③AgNO3溶液;④碘水。

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⑴葡萄糖溶液()⑵食盐溶液()⑶淀粉溶液()⑷鸡蛋清溶液()⑵物质制备及性质实验例2、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热煮沸③加入新制的C u(OH)2悬浊液④加入几滴稀硫酸⑤再加热⑥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A.①④②⑥③⑤B.①④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③⑥D.①⑤②⑥④③例3、某同学称取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

其程序如下:加碘水蓝色混合物淀粉溶液混合物加稀A溶液△先加稀B溶液砖红色沉淀再加C悬浊液⑴各步加入的试剂为:A ,B ,C 。

⑵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其理由是。

⑶当析出1.44g砖红色沉淀时,淀粉水解率是。

例4、如右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2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3mL浓硫酸,再加入2mL乙酸,充分摇匀。

在右试管中加入5mL饱和Na2CO3溶液。

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⑴写出左试管中主要反应的方程式:;⑵在左试管中放入碎瓷片的作用是:⑶加入浓硫酸的作用:;⑷饱和Na2CO3的作用是:;⑸反应开始时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的原因是:;(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后改用大火加热的目的是。

⑹右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⑺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的操作为(只填名称) ,所需主要仪器为。

(8)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有气味。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 Na = 23 Al = 27S =32 Cl = 35.5 K = 39 Ca = 40 Fe = 56 Zn = 65一、选择题:( 本题有14个小题,每小题有1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56分。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A.甲烷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苯的产量2.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A.正丁稀B.硝基笨C.乙酸乙脂D.氨基酸3.下列反应中, 属于加成的是()A.C2H5OH C2H4↑+H2OB.2CH3CHO +O22CH3COOHC CH=CH2 +Br2 ─→CH3—CHBr-CH2BrD+Br24()A.C5H12B.C4H10C.C3H8D.C2H65.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6.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下列的水果存放方法最合适的是()A.放入敞口的容器中B.放入密封的容器中C.放入充有少量乙烯的密封容器中D.放入有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的密封容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