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叙文的标题:标题的作用,含义,妙处
2开头段落的作用,
3中间段落的作用,
4结尾段落的作用,
5概括事件或内容;
6语言或句子:表达效果、理解、赏析、含义等,
7记叙的顺序:插叙的作用
8人称
9修辞
10表达方式
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概括或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揣摩人物心理
11环境描写
12中心
13线索
14写作手法
15开放性题等。
就某一内容提出质疑并简要回答;
就某一问题发表个人观点、谈感受或启示;
就某一情境进行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或口语交际。
开头句段的作用
一、思考角度
1、结构
2、内容
二、作用
结构方面的作用:
1、总领全文
2、引起下文
3、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方面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提示文章中心
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
4、交代时间发生的环境
5、为下文买下伏笔或者铺垫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三、答法示例:
此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题型示例:
1《像向日葵一样灿烂》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我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2《陌生的拥抱》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交代时间发生的原因,为下文做铺垫。
3《像一棵树鞠躬》开头几段多出描写专垛,有何表达作用
具体形象地表现榆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反衬榆树固执顽强的生命力。
4《白苍鹭》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年轻人的口哨声,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两次口哨声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5《美丽的谎言》开头两段似乎与“谎言”无关,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不能删除,因为这两段交代了妻子患病住院和他们家境不好的情况,为下文写丈夫
不得不编织美丽的谎言和我见证他们深沉的爱做铺垫。
6、《我看到了一条河》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这个题目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地点,也意在说明“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
看似直白,实则含义深刻。
环境描写
一、种类
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关系,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
二、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时间、季节、时令
2、设置背景
3、渲染什么气氛,衬托什么心情
4、推动情节发展,
5、为下文铺垫或伏笔
6、间接表现什么思想感情或者文章的什么中心
社会环境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间,地点
2、渲染某种气氛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答法示例:
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三、题型示例
1、《系在风筝线上的……》第一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点明正是放风筝得好时光。
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2、《小扇轻摇的时光》
文章中加横线的部分是什么描写,表达作用是什么?
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
月亮升起来升起来了,皎
洁的月光洒满小院。
景物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出我轻
松闲适的心情。
3、《微笑的可乐》开头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人物的沮丧心情,为下面
情节发展做铺垫
写景句子赏析:
1、分析角度:
感官、词性、修辞、动静、虚实、表达
2、答题方法:
此句运用了……方法,……的写出了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或者是渲染了什么气氛,
表达了什么心情或者是什么思想感情。
再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
3、题型示例:
A《塞外的春天》“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加长,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
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
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动物的活动描写的丰富多彩而富有情趣。
B《母亲石》文章第三段划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做赏析。
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
银针。
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
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
的震撼。
C《淡竹》赏析下面的句子
(1)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
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洗出了稻子作为庄稼中的精品,准备继续生
长结实走向辉煌的丰收。
人物描写
一、方法:
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神态
二、方式角度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
格特诊给,反映作品主题。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
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细节描写:对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
三、作用:
1、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2、突出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3、表达了什么感情
四、答法示例:通过写了什么事件,运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性格,什
么品质,表达了什么感情。
写人句子赏析:
1、分析角度
词性,词的感情色彩,描写人物方法、方式等
2、答题方法:
运用了……方法,……的写出了人物的……表达了……感情。
(注意和中心等的关系)
1、题型示例:
A、我亲爱的女儿迅速站了起来,以旋风般的速度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其
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
”
从内容理解和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女儿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形象传神地描绘出女儿给予把偶女侍的迫
切心情和真诚态度,表现了女儿善良和宽容的品质。
《淡竹》赏析下面的句子
(2)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
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
一辈子。
语言简练,句式工整,赞扬了物质上清贫,心灵上富足的一类人。
B、《陌生的拥抱》赏析下面的句子。
因为本来就是陌路人,与车上其他人一样,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目的地,,
下车后就如那废物的雪花散落到不同的地方。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车上的人比作各自飘零的雪花,写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为下
文的情节做铺垫,前后形成对比。
C、《小扇轻摇的时光》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贪婪和啃生动性腺高帝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
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议论文:
1.议论文题目:提出论点或论题
2.开头段落的作用
3. 概括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文章是如何提出本文的论点
4. 分析论证思路;
5. 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6. 概括事实论据、补写事实或道理论据;
7.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①严密性、有说服力;②生动性、形象性);
8. 概括提取文章信息;
9. 某段与某段能否调换,为什么;
10. 某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11. 代词指代的内容;
12. 理解句子(词语)的语境含义,表达效果;
13. 针对文中话题或观点发表个人见解。
说明文
1.找说明对象;
2.概括说明的内容;
3.分析说明顺序;
4.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5.给事物下定义;
6.分析说明文的语言(①准确严密性、科学性;②生动性、形象性);
7.概括提取文章信息;
8.某段与某段能否调换,为什么;
9.某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10.代词指代的内容;
11.开头语言的作用;
12.运用本文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3. 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
思想方法。
三种体裁中,都出现了以下相同题目:
1开头段落的作用等
2概括文章内容
3比喻这种修辞在三种文体中不同用法及作用
4段落能否删去能否调换
5、语言题目:句子或词语的赏析理解含义表达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