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第一讲理解文章题目*考点解读:(一)考点概要1、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探究文章题目的作用。

(二)常考题型主观表述题,常见提问方式有:1、请你说说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3、文章为什么用这个题目?4、文章的这个题目好不好?好在哪里?5、请你为文章拟写一个标题。

*名师指津(一)知识清单1、标题的含义:文章的标题一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区别。

表层含义,指标题的字面含义和在文章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指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等。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表层含义是指爸爸最喜欢的花儿(夹竹桃)凋了,深层含义是指爸爸去世了。

2、标题的作用(1)点明文章的线索或暗示文章的写作思路。

(2)概括文章的主要容,突出文章的主旨。

(3)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引发思考。

(4)确定文章的描写对象、感情基调。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关联主要情节。

(二)典例精析(2012·)点燃一个冬天游睿*模拟考场零下三十度的温暖包利民(三)应考指南1、分析题目含义的解题方法分析题目的含义,必须联系文章的中心来回答。

一般都要答出题目的表层含义及深层含义,有时会用到一语双关的思路。

答题模式为:表面上是指……,实际上是指……(或象征了……)。

2、分析题目作用的方法分析题目作用,要把握文章中心,联系主要容,考虑题目的来源、拟题的依据,题目的涵、深层意义,考虑题目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题目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象征意义等,还要考虑题目的句式结构。

综合各种信息,分析具体情况,再做出全面的表述。

答题模式为:以×××为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线索(提示了文章的文眼;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容;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拟写标题的方法要给文章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可以从标题的作用入手。

可以以贯穿全文的线索为题;可以以文章的写作对象(关键的人或物)为题;也可以以文章的主旨、主要情节为题等等。

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言简意赅。

第二讲把握容*考点解读(一)考点概要1、概括文章容、主旨及中心思想。

2、找出文章的线索。

3、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4、弄清文章的记叙要素,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5、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二)常考题型主观表述题,常见提问方式有:1、这篇文章的主要容(主旨)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容)2、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3、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情节。

(这种题目有时候也会以填空形式出现,即补全故事情节)4、这篇文章(某一段落或部分)采用了什么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名师指津(一)知识清单1、记叙文六要素每一篇文章都要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的六要素可以在文中直接交代,也可以间接交代。

间接交代就是要读者根据文章的容,把没有明确写出的要素提炼、概括出来。

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记叙文的记叙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

作用:采用这种记叙顺序可以将事件交代得清楚明白,使读者一目了然。

(2)倒叙,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高潮,再叙述事件的开始和发展。

作用:这种记叙顺序可以使文章灵活多变,在文中设置悬念,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3)插叙,在主要事件的叙述过程中,插入与此相关的另外的容来叙述,然后再接着叙述主要事件。

作用:插叙可以使文章容更加充实,文章结构灵活多变。

3、记叙的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记叙文的线索有以下几种:以事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和以地点为线索。

4、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的结构层次形式灵活多样,一般可以从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线索、记叙的顺序和层次、文中的过渡和衔接、伏笔和照应以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几个方面去分析。

(二)典例精析(2012·)如果你足够优秀周海亮()让花儿悄悄绽放*模拟考场(三)应考指南1、概括容类题目的答题方法(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容或中心,只需要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可以得知文章的主要容了。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我们只要从文章中找出这些要素,并对它们进行合理的组织,就能够得知文章的主要容。

(3)段意合并法。

即先逐段概括出文章每一段的段意,再把每一段的段意组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容。

(4)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的总起句(段)、过渡句(段)、重点段落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大意,我们在答题时可以直接引用这些容或对其稍加整理就可以得出文章的主要容。

(5)取主舍次法。

对记叙了多件事情的文章,我们在阅读时首先要分清各事件在文中的主次地位,然后根据主要事件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容。

(6)关键词法。

概括某些文章的主要容可以通过寻找、组合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来得出答案。

2、容概括题的答题原则容概括题的答题一定要坚持具体、简洁、完整这三个原则。

(1)具体就是指答案一定要落实到文章中的关键词语、事件或人物,不能笼统地概括。

(2)简洁是指语言一般要素齐全即可,不能拖泥带水。

需要注意的是容概括类题目中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就是指在六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对文章容进行较为详尽的叙述;题目中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就只需要写出最重要的要素或关键性的词语即可。

情节概括类题目中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就需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就只需要写出最重要的情节即可。

(3)完整是指答题格式规,“人”和“事”缺一不可。

3、寻找文章线索的方法(1)文章的标题即为线索。

(2)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即为文章线索。

(3)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即为文章线索。

(4)作者的思想感情。

(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4、答题模式(1)概括主要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或者文章记叙了×××(人、组织、单位)+×××(时间)+×××(地点)+×××(何种情况下)+做了×××(事件)+×××(结果,即原文强调的容)。

(2)概括文章主旨: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还可以直接从文章中去寻找主旨,一般某些段落(特别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以及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文章的主旨)。

(3)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常用来回答这类题目的关键词语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眷恋、惆怅、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厌倦、憎恶、痛苦、惭愧、疚、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有的写的含蓄,有的则表达得十分明显。

第三讲品味文章语言*考点解读(一)考点概要1、理解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2、品味各种修辞手法的精妙之处及表达效果。

3、赏析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体会各类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人称)的表达作用。

5、体会文中关键词语、句子,重点段落的作用。

(二)常考题型1、说说文中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有什么含义(表达作用)?2、文中的某个词语能否替换、删除?3、说说文中某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赏析文中的某个句子。

5、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名师指津(一)知识清单1、常见修辞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2)拟人:生动形象,使物具有人性化特征,富有情趣,表意丰富。

(3)对比:特点鲜明,反差强烈,突出强调……(4)夸:揭示本质,增强感染力,给人以启示。

(5)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表意凝练。

(6)排比:使容集中,增强语言气势,节奏鲜明,强化情感。

(7)反问:增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

(8)设问: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9)反复:强调作用,有气势,增强感染力。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2、常见写作手法及作用(1)象征: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作用: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余地。

(2)衬托:用一个或多个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去突出某一主要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起衬托作用的事物居于次要地位。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作用:就是突出主要事物或某个方面。

(3)对比手法: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作用:运用对比,能把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通过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4)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托物言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作者的志向、意愿。

作用: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感染力。

(6)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

作用: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使感情更有感染力。

(7)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是把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作用:这些必要的联想、想象、回忆,使文章放得开,富有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8)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心世界。

(9)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等)直接进行描写的,就是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

它是描写的主要方法。

具体有: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方面的描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