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测定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测定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156例宫颈癌患者和202例非宫颈癌患者,其中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1例、宫颈息肉54例、宫颈糜烂99例、宫颈结核8例以及健康体检人群16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及糖链抗原125(ca125),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宫颈癌组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其次是癌胚抗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标志物随着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增高而升高。
ca125的检测水平在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辅助诊断、治疗和阻止宫颈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对提高宫颈癌同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标志物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自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而随着工业发展恶性肿瘤渐渐演变成为当今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在成年女性中宫颈癌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跃居第二位,并且有年轻化态势。
宫颈癌的病因及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组织病理过程主要是子宫颈在形成移形带的过程中,未成熟的化生鳞状细胞由于代谢活跃,此时如果受到一些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细胞可发生分化不良、排列紊乱、有丝分裂相增加、细胞核出现异常等一系列变化从而逐渐形成宫颈上皮内瘤变,继续发展可演变成为宫颈癌。
早期的宫颈癌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一般的宫颈良性病变难以区别,且一般的影像学检查也难以发现早期的宫颈癌。
近年来随着肿瘤基础理论的发展、检测手段的更新及新技术的诞生,肿瘤标志物在帮助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肿瘤的作用逐渐被临床医生重新认识而受到重视。
为此本科室结合近一年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有用的信息,并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和分组:选取156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202例非宫颈癌患者为非宫颈癌组(即疾病对照组)、161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
所有病例均来自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妇科、宫颈专科、妇女保健科门诊或住院病例。
所有宫颈癌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切片确诊,符合宫颈癌疾病的诊疗标准,非宫颈癌组病例同时也符合相应疾病的诊段标准。
其中宫颈癌组病理分期按1994年fi-go,其中ⅰ期78例、ⅱ期50例、ⅲ期22例、ⅳ期6例,年龄在34-64岁之间,平均年龄45.5岁;疾病对照组:病例类型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1例、宫颈息肉54例、宫颈糜烂99例、宫颈结核8例,年龄在30-61岁之间,平均年龄40.3岁;正常对照组:健康体检人群161例,年龄在31-68岁之间,平均年龄43.8岁。
1.2仪器与试剂:血清scc、cea、ca125检测所采用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
仪器用美国产的axsym-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及全国临床检验标准化操作规程执行。
1.3样品处理:早晨8:00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4ml,2h内以3000r/min分离血清置-2℃—8℃保存。
1.4统计方法:采用spp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按a=0.05。
2结果(1)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宫颈癌组:scc为2.86±0.09ug ∕l、cea为8.08±0.15ug/l、ca125为37.96±1.45u/l;非宫颈癌组:scc为1.99±0.06ug∕l、cea为6.14±0.16ug/l、ca125为35.57±1.41u/l;正常对照组:scc为1.85±0.05ug∕l、cea为5.59±0.22ug/l、ca125为34.66±1.46u/l。
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见表1.表13组各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x±s)分组例数(n)scc(ug/l) cea(ug/l) ca125(u/l) 宫颈癌组 156 2.86±0.09 8.08±0.15 37.96±1.45非宫颈癌组202 1.99±0.06 6.14±0.16 35.57±1.41 正常对照组161 1.85±0.05 5.59±0.22 34.66±1.46 注:所有病例数据取入院第一次检测值,治疗后的检测值不在此范围。
(2)各组之间的统计学比较:宫颈癌组鳞状细胞癌抗原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其次是癌胚抗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a125的检测水平在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宫颈癌组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癌胚抗原两标志物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而糖链抗原125随着病理分期增加变化不明显。
宫颈癌不同病理分期血清标志物水平比较见表2.表2宫颈癌不同病理分期血清标志物水平比较(x±s)分组例数(n)scc(ug/l) cea(ug/l) ca125(u/l) ⅰ期78 2.42±0.08 6.99±0.16 37.72±1.51ⅱ期50 2.81±0.07 7.97±0.14 37.99±1.43ⅲ期22 3.11±0.09 8.85±0.15 37.95±1.28ⅳ期 6 3.94±0.10 10.64±0.23 37.70±1.24注:病理分期标准参照1994年fi-go。
3讨论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在体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或宿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异常物质,特征性的存在于肿瘤组织上,并随着肿瘤细胞的自身代谢进入体液及血液,从而使得在血液中检测到肿瘤标志物并特征性的反应肿瘤的存在成为可能。
肿瘤标志物在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肿瘤方面历史悠久,但由于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以及与肿瘤相关性不明显等原因从而使得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肿瘤基础理论的发展、检测手段的更新以及新技术的诞生,尤其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临床上出现了一批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与肿瘤相关性好的肿瘤标志物,为临床医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提供线索,且早期发现的肿瘤体积小、转移几率少、手术清除病灶彻底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肿瘤标志物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
如今,宫颈癌已经成为威胁成年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反应该肿瘤的存在,我们的研究从中选取3种比较成熟的分别是scc、cea、ca125。
[1,2]从本研究的统计结果来看,各组的检测水平为宫颈癌组:scc为2.86±0.09ug∕l、cea为8.08±0.15ug/l、ca125为37.96±1.45u/l;非宫颈癌组:scc为1.99±0.06ug∕l、cea为6.14±0.16ug/l、ca125为35.57±1.41u/l;正常对照组:scc为1.85±0.05ug∕l、cea为5.59±0.22ug/l、ca125为34.66±1.46u/l。
宫颈癌组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癌胚抗原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非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a125在3个组别之间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统计结果表明scc、cea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是有帮助的。
[4,5]而ca125对宫颈癌的辅助诊断功能不显著,所以临床医生在选取宫颈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应尽量避开ca125而趋向于scc、cea等组成的单一或多项组合。
由于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具有广谱性的特点,一种肿瘤在不同或相同的时期可以表达数种肿瘤标志物,所以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备受限制。
[3]本研究所选的3种肿瘤标志物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关性的统计结果指明:宫颈癌组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癌胚抗原两标志物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而糖链抗原125随着病理分期增加变化不明显。
具体的数据参照表2.出现这个结果可以用以下理论解释,由于宫颈癌的形成是单一变异的细胞多次克隆的结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病理变化从化生、不典型增生到cin再到宫颈癌大概需要10-12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中原本正常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转化等一系列变异现象。
由于有些变异稳定可以代代相传,有些则不稳定在细胞倍增的过程中容易丢失掉或再次变异情况,这样在宫颈癌形成的过程中有可形成不同的亚群。
不同的亚群相互竞争,有些可能发展较快,有些可能死亡,最后发展快的一群占优势使得肿瘤到最后保留少数亚群的一些特征,如生长速率、表面受体、免疫性、肿瘤标志物的表达质和量等。
所以照这理论来看绝大多数的宫颈癌在形成过程中表达scc和cea的肿瘤细胞亚群逐渐成为优势群体,而表达ca125的肿瘤细胞亚群则逐渐衰弱。
为此临床在选择肿瘤标志物时应注意肿瘤标志物与肿瘤分期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今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早期发现肿瘤、鉴别诊断、临床分期、预后判断、疗效监测以及复发与转移。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疾病发生的重要策略。
由于宫颈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早期的人为干预可以阻止甚至逆转宫颈癌的病理过程,而肿瘤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早期的恶性肿瘤,于是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本研究所反应的一样scc、cea是两个较好的宫颈癌肿瘤标志物,尤其是scc。
总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辅助诊断、治疗和阻止宫颈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对提高宫颈癌同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临床意义。
[6]参考文献:[1]王向红,毛丽梅,立丽华.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的检测联合作用.[2]袁媛,孙伟莉,李卫鹏.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的诊治及预后中的价值(文献综述).[3]刘坚,王郡甫.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4]甘玉杰,熊小英,蔡春芳,黄华勇.血清scca、ca125、ca19-9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5]蒋联萍,赵玉萍.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监测宫颈鳞癌的临床意义.[6] de bruijn hw,duk jm,van der zee ag. the clinical valu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in cancer of the uterine cervix.tumour biology,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