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产后出血
不同病因引起的出血其特 点有所不同
子宫收缩乏力:间歇性、暗 红、子宫软、轮廓不清
胎盘因素:胎盘娩出前出血 首先考虑
软产道裂伤:持续不断、鲜 红
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出血、 血不凝或高凝
四、诊断: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
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再作出病 因诊断
五、治疗:
针对病因,止血、补充 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及 纠正DIC、抗感染
1、子宫收缩乏力: 加强子宫收缩
按摩子宫 宫缩剂的使用 宫腔填塞,B-Lynch缝合 结扎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
介入手术:子宫动脉及髂内动 脉栓塞术 子宫切除
胎盘因素:根据不同原因 处理
3、产道损伤: 修补、缝合
4、凝血功能障碍:
病因治疗,输血小板、凝 血因子等
六、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 正确处理产程 适当使用宫缩剂 产后严密观察
产后出血
一、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 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剖 宫产1000毫升)——产后 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发生率
二、病因:
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 70~80% 胎盘因素: 软产道裂伤: 凝血功能障碍:
子宫收缩乏力:
全身因素 产科因素 子宫 嵌顿 粘连 植入 部分残留
三、临床表现: 出血、休克、贫血、感染
失血量的 估计: 根据血色素的改变来估计:n[Wt×70ml/L] /10 称重法 面积法 容积法 休克指数法=脉率/收缩压指数=0.5,血容量正常 指数=1:丢失血量10~30%(500-1500ml) 指数=1.5:丢失血量30~50%(1500-2500ml) 指数=2:丢失血量50~70%(2500-35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