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 进行揉搓。
双手干燥后,手即达到安全的要求。

(三)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方法
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 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

(医务人员知晓率达100%)
无菌操作制度



一、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 区。 二、执行无菌操作前,必须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 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三、夹取无菌物品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四、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 触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取物。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 定的距离、以免污染无菌区。 五、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 在空气过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包 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快使用、凡已取出 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超过24小 时后必须重新灭菌,不得继续使用。
(三)合理应用抗生素


1、严格执行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制度。 2、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学诊断以及抗菌药 物敏感试验报告和当前耐药的趋势合理应 用抗生素。 标本送检率: 非限制类:≥30% 限制类: ≥50% 特殊类: ≥80%


3、医院药事委员会要定期讨论本院抗菌药 物应用品种,选择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相对廉价的药物作为常规用药品种。对临 床应用无效或产生严重耐药的药物,要做 暂停或淘汰处理。 4、临床医师要积极参加抗菌药合理应用知 识培训不断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水平。
介入、各种置管等)
3、病原体变异、耐药菌种类的增加

……种种因素给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 制提出了新的、更多的挑战!
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科学防控、具体 操作、保证医疗和病人安全,已成为 提高医院竞争力和生存力的重要因素!

(二)医院感染管理是确保医疗质 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管理水平是衡量一 个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整体形象的 标志。 医院感染监控所提供的各项数据、各项管 理制度等是医疗工作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依 据和保障。 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与医院效益密切相关。



六、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柜橱内、 并保持清洁干燥,与非无菌物分开放置,并经常 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过期物品重新消毒 灭菌。 七、戴无菌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过程中,如 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八、无菌持物镊罐干罐保存,打开后有效期4小 时,并注明启用时间。 九、抽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到一人一巾一带, 抽血后病人使用的止血棉球应投入医疗废物桶, 防止病人随地乱扔或带出院外。

四、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规范。 五、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不断提 高管理水平。负责本科室消毒隔离措施的落 实。


六、做好卫生员、病人及陪护人员的卫生宣 教及管理,并有记录。宣传个人防护知识, 预防各种传染病及锐器刺伤。
(二)强化各项院感制度落实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涉及到医疗、护理、 抗生素合理应用、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 置等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类人员。



4、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治一切 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 染的过程。 5、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所进行的彻底 消毒。例如: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对 其病室及床单位进行的消毒。 6、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 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 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共分为: 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五大 类。
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管理组织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职能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 医院感染管理科 ↓ 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承德县医院医院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科室日常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 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 制度,并组织实施。每周有自查活动记录。 二、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由经治医师及 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24小时内报感 染管理科,监测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登记本 做好记录。 三、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趋势时,应 立即向科主任及感染管理科报告,并协助调 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 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是提高责任心、强化 医院感染相关制度的落实!
承德县医院 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 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穿工作服不得进入食堂、宿舍和医院外环境。 二、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 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 处理。 三、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 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 四、抽出的药液放置不得超过2小时,开启的无菌溶液须 在2小时内使用,各种溶媒均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开 启时间。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 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 菌2次。无菌器械保存液每周更换1次,容器每周灭菌1次。 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一经打开, 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 剂、凝胶和泡沫型。 手卫生设施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 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 消毒剂等。
(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方法
应遵循以下原则: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 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医院感染管理常用概念
1、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 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 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消毒: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过程。 3、灭菌: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医院感染管理项目是医院等级评审及质量 评价的重要内容。








如果医院感染管理不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的医院感染将造成严重危害: 1、增加病人痛苦。 2、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容易造成医 疗纠纷。 3、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床位周转。 4、加重医疗护理工作负担,降低医疗工作医疗技术的应用和进一步 发展。
医院感染的诊断步骤和原则

(一)诊断步骤: 1、由医护人员依靠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 结果及各种专业诊断来判断为感染。
注:临床资料包括直接观察感染部位及病人 症状或通过检查病案而得出结论;实验室 检查包括病原体直接检查、分离培养。 2、按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医 院感染。
(二)诊断原则 1、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 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 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 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 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 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 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 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 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 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 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 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六、特殊区域如各科室治疗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普 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儿科病房、婴儿室、ICU病 房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表与地面2次,每日空气消毒1 次,重点部门医务人员手、物表及空气为每季度一次细菌 监测,洁净手术室每月一次空气细菌学监测,要有记录。 使用的清洁工具(拖布、扫把、抹布等)标识明显,分别 清洗,定点放置,定期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七、病房湿扫(一床一巾)、床头桌湿抹(一桌一巾), 使用后浸泡消毒。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 人的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脸盆、痰盂(除一次性外)终 末消毒备用。 八、洗衣房布局符合要求,洁污分开,特殊传染性衣物应 分开消毒处理后洗涤。运送车辆洁污分开,并有定期清洁 消毒制度。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换下带有脓血、 体液的被服、床单放入污物袋中,到指定地点进行清洗, 不明原因传染病、朊病毒、气体坏疽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 衣被要先消毒后再清洗。 九、疑似传染病人应单间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 品要按传染病管理要求处理。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院感防控 “手”当其冲!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
洗手
如果医生、护士不注意手卫生会发生什么呢?
答案: 1:病人很容易发生医院交叉感染 2:自己很容易携带病菌、患病 3:带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如果他 们免疫力低下时,马上就可能发病.
手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