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

如何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

如何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普通话中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z、c、s和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zh、ch、sh这两类声母的发音部位一前一后,完全对立,很多人会把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

若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两类声母的发音特点及规律,其次要能准确区分含有两类声母的不同的字词。

具体的区分方法是:第一,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来区分。

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显示:(1)以ua uai uang作韵母的字,声母是zh ch sh,如"抓、耍、拽、庄、床、双"等;(2)以en作韵母的字,除了"怎、参(差)、岑、森"几个字外,以eng作韵母的字,除了"层、曾"和以"曾"做声旁的少数字外,其余字的声母都是舌尖后音。

(3)以ou作韵母的字,除了"凑"等少数字外,其余的声母是ch;(4)以uen作韵母的字中,只有"顺、吮、舜、瞬"四个字的声母是sh,其余字声母是s;(5)以ong作韵母的字中,声母只有s,没有sh。

第二,根据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利用已知的声旁推断出同声旁的一批字的读音。

这种方法虽有例外,但不妨一试,只是用时须谨慎,以免有出入。

(1)记住形声字的声旁进行类推。

在现行汉字中,形声字占了很大比例,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声旁来记住平翘舌音字:"中"是一个翘舌音字,那么以"中"为声旁的字一般来说是翘舌音字,如:种、钟、肿、盅、忠、衷、仲、舯、冲、忡。

"曾"是平舌音,如:蹭、噌、增、赠常用翘舌音代表字:声母为zh的代表字:丈、止、专支、长、正、主、占、召、只、执、朱、至、者、直、知、爪、枕、之、周、州、卓、乍、壮、庄声母为ch的代表字:叉、出、池、产、场、成、抄、辰、呈、昌、垂、春、喘、厨、筹、查、搀、尝、撤声母为sh的代表字:少、市、申、生、式、师、舒、诗、叔、尚、受、舍、刷、删、稍、率、善、暑、衫、舌、失、十、寿、疏(2)利用汉字声旁的声母d、t判断。

如:滞、阐、蝉、查、召、终、昼等声旁的声母都是d、t,声旁的声母虽不读d、t的,但它与d、t的字有关,这样的字也读翘舌音。

"也"是一个零声母字,但它可以作"拖、他、地"等的声旁,也作声旁的其他字,一般也读翘舌音,如:施、池、驰等。

"寺"的声母是s,它构成的字有:等、待,这两个字的声母是d所以,"寺"构成其他字,一般也读翘舌音,如:诗、持、痔等。

(3)记少不记多的原则在平舌音与翘舌音中,翘舌音占了大部分,首先记住常用的平舌音字,然后在使用时进行排除法推算,即在分辨平、翘舌音时,假如碰到没有把握的字,又不是自己所记住的常用的平舌音字范围中的字,那一般就是翘舌音字了。

(4)对少部分字音特殊的字进行强化记忆我们可以利用声旁和声韵拼合规律进行类推,这固然能解决大部分的平、翘舌音字的区分问题,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字是比较特殊的,如声旁是翘舌音,字却是平舌音的:速、作、昨、诉、脏等;声旁是平舌音的,字却是翘舌音的:删、珊、跚、捉、疮。

练习:1.克服平翘相混淆的练习:z---zh自治尊重增长做主zh---z制造准则种族转载c---ch促成操场财产此处ch---c纯粹储藏差错尺寸s---sh松树宿舍算术损失sh---s收缩山色十四申诉2.克服尖音的练习经济坚决消息现象亲切恰巧虚心喜讯3.克服齿间音的练习字词自私自尊草丛思索罪责参差蚕丝4.克服r---y混用的练习有用柔软勇敢游泳仍然容忍炖肉人民5.克服n---l相混淆的练习:n:奶牛男女南宁泥泞恼怒能耐难能l:流利嘹亮玲珑劳力流浪理论绿柳n---l:努力你来留念拦路双音节词语的声母练习:标兵、包办、报表、门面、摆布、盲目、埋没、渺茫、方法、非凡、防范、达到、等待、断定、淘汰、贪图、吞吐、恼怒、牛奶、流利、玲珑、理论、绿柳、劳力、观光、宽阔、空旷、缓和、憨厚、积极、经济、讲解、捷径、恰巧、亲切、消息、信息、喜讯、正直、追逐、卓著、转折、超产、冲出、抽查、长城、踌躇、山水、设施、双手、声势、税收、仍然、容忍、草丛、猜测、从此、催促、措辞、琐碎、松散、搜索、专职、广告、现象、情趣音变音变的概念: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

人们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字),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

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普通话的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1.变调变调是指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某个音节本来的声调发生变化。

变调:包括:上声的变调、"一"的变调、"不"的变调。

(1)上声变调上声在四个声调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原调的机率很小只有在读单音节字或处在词语末尾或句末时才有可能读原调。

上声有两种变调:A.上+非上:变半上---211练习:上阴:百般火车警钟上阳:祖国旅行导游上去:讨论土地感谢上轻:斧子马虎伙计B.上上相连:变成阳平调---35变调实例:鱼水--雨水埋马--买马涂改--土改白米--百米练习:懒散手指母语小组旅馆广场首长海岛C.三上相连: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音节变阳平。

展览馆选举法洗脸水打靶场管理组手写体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读半上[211],中间音节变阳平[35]。

党小组冷处理小两口纸老虎小拇指老保守练习:晃眼口水拇指理解鼓掌广场勇敢彩礼水桶本领海军祖宗演出许多早操脸盆党员伟人羽毛企鹅法律果树解放美术宝贵老领导洗脸水好产品手写体岂有此理永远友好辅导小组讨论:"小组长"是何种格式?如何读?若一个句子都是上声音节,应怎么读?例如:1.请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2.请你给我打点洗脸水。

3.请你给我买几把小雨伞。

4.我很了解你。

5.展览馆里有好几百种展览品。

(2)"一""不"的变调"一"的四种声调A单念,在词句末尾,表示序数、基数或后面跟着别的数词时,读本调阴平。

例如:始终如一第一一九九五年B在去声字前读阳平。

例如:一个、一定、一律C在非去声字(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例如:一边、一群、一起D夹在重叠的词中间读轻声。

例如:看一看尝一尝如"一连",如果是作为语素表示"连续"义的副词,"一"要变读为去声(例:"他一连投进两个3分球");如果是表示"第一连队"的名词,"一"字读原调(例:"王成发被任命为一连长")。

又如"一把手",如果是指"第一把手","一"字不变调;如果是"一把好手","一"字要变读为去声。

再例:"一班"、"一般"。

①"一"字不变调的:一年级、高一1班、1月1日、2001年、同一律、说一不二、从一而终、一是一二是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在一个词的词尾时,读音不变,仍读原调,如上面说到的"专一、同一、统一、整齐划一"。

即便在这个词的后面出现了其他声调的字,"一"的读音也不变,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一"并不因后面出现了"思"就变读为去声,也不因后面出现了"认"就变读为阳平,这是因为"一"是"统一"的词尾,与后面字的关系是松散的。

典型的例子还有一个:"十一斤"的"一"是"十一"的词尾,不能变调,如果认为"一"字后面有个阴平的"斤",就盲目变调,就会使人误听为"十亿斤"!这样的情况再举例如下,体会即便"一"后面有其他字,也不变调:五一(黄金周)、六一(节)、七一(是党的生日)、八一(军旗)、十一(国庆)、万一(有什么事)、逐一(检查)、单一(花色)、第一(个)、单打一、星期一、九九归一、合二而一、始终如一、不一而足。

练习:一群一笔一样一切一斤一家一组一时一代一贯一件想一想听一听试一试一来二去一了百了一落千丈一脉相承一毛不拔一劳永逸一股脑儿一分为二一箭双雕一帆风顺一步登天一丝不苟一衣带水一鼓作气一技之长一环扣一环一物降一物一来二去"不"的三种声调A单念,在词句末尾或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本调去声。

例如:不我决不不说不谈不写B在去声前读阳平。

例如:不错不看C夹在词语之间读轻声。

例如:信不信差不多练习:不去不想不看不行不惜不来不要不忍说不定来不及买不起不卑不亢不义之财不三不四不拘一格不伦不类不即不离"一、不"字的变调规律如下:1、后面的字是去声(四声)的时候"一和不"字念阳平(二声);如:一部、一个人、一定、不会、不怕苦等。

2、后面的字是非去声的时候"一和不"字念去声。

如:一般化、一本、一年、不好、不多、不高等3、单念句尾读原调。

如:友谊第一、统一等。

4、夹在中间念轻声。

如:想一想、说一说、好不好、拿不动、了不起等。

备注:数字里的"一"的读法:在"百、千、万、亿、兆"前,"一"字要变调,如"一百、一千、一万、一亿、一兆"。

但是有个十分重要的提醒,那就是在长数字中,只有位于开头的"一"才变调,位于中间和末尾的"一"并不变调,例如"1万1千1百1拾1",只有"万"前面的"一"需变读为阳平,其余的"一"并不变调。

又如,尽管"一车、一年、一种、一个"的"一"要变调,但在"十一车、二十一年、三十一种、四十一个"里,"一"是数字词尾,所以也无须变调。

2.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它处于口语轻读音节的地位,失去它原有声调的调值,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得短促模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