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国际商事仲裁

第十章 国际商事仲裁

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仲裁也叫公断,是合同当事人通过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其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办法。

国际上有许多国际性仲裁机构,并且确立了明确的仲裁规则。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将其之间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包括仲裁条款和提交仲裁的协议两种形式。

仲裁条款具有独立性。

1958年的《纽约公约》是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主要国际公约。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5版)》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已经有了新的仲裁法。

重点问题仲裁法的概念、种类与特点仲裁协议仲裁程序仲裁裁决的执行中国的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与仲裁法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一、仲裁(arbitration)的概念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主要有四种办法: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前面三种办法是非司法解决,后面一种办法是司法解决。

请同学们注意ADR这个概念。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仲裁与调解的异同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以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或同意为基础而进行的。

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调解的进行,自始至终都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如果有一方不同意,那么,调解就无法进行;仲裁是只要双方合意达成仲裁协议,就对其产生法律约束力,即使一方反悔,不同意仲裁,另一方仍然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提起仲裁程序,仲裁庭就可以受理案件,进行仲裁。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2)调解人只能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无权自己作出决定,这样经过调解达成的协议,完全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相互同意;仲裁人是以裁判者的身份出现,可以独立自主地对有关争议的问题进行裁决,这种裁决不必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一般对他们是具有约束力的。

二、仲裁与诉讼的区别(重点内容)教材P441,六点主要区别。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三、仲裁的特点仲裁自身的主要特点有三个:(1)自愿。

仲裁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未经当事人同意,任何人不能将争议提交仲裁。

(2)保密。

仲裁审理大多秘密进行,其裁决未经当事人同意一般不得公开。

(3)迅速。

仲裁一般比司法诉讼的时间更短、更迅速。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与司法诉讼相比,仲裁具有下列五个方面的优点或特点:1.中立性;2.自主性;3.专业性;4.保密性;5.终局性。

四、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常设机构国际商事仲裁是解决跨国性商事争议的仲裁。

国际性体现在:双方当事人具有不同国籍、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争议的标的或者法律关系具有国际性。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国际性仲裁机构及仲裁规则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1976年,在第三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UNCITRAL Arbitration Rules)。

这套规则是供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使用的,它在任何国家都不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由于联合国没有成立常设的仲裁机构,因此,这项仲裁规则是供临时仲裁使用的,即适用于没有常设仲裁机构管理的仲裁(non-administered arbitration)。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仲裁员的人数必须由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的特点之一是,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由于双方当事人不能就仲裁人员人选达成协议而影响仲裁的进行。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二)国际商会仲裁院及其仲裁规则国际商会仲裁院成立于1932年,是一个处理国际性商事争议的仲裁机构。

该仲裁院本身并不直接处理争议案件,它的主要任务是:(1)保证该院所制定的仲裁规则与调解规则(Rules of Conciliation)的适用;(2)指定仲裁员或确认当事人所指定的仲裁员;(3)对仲裁员的异议是否正当作出决定;(4)批准仲裁裁决的形式。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有关的仲裁规则:当事人如果申请仲裁,则既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直接向设在巴黎的国际商会仲裁院秘书处提出,也可以通过申诉人所在国的国际商会国别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转交该院秘书处。

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已商定由1名独任仲裁员处理他们之间的争议案件,则双方当事人应共同规定1名仲裁员,并提请仲裁院予以确认。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当事人如果申请仲裁,则既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直接向设在巴黎的国际商会仲裁院秘书处提出,也可以通过申诉人所在国的国际商会国别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转交该院秘书处。

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已商定由1名独任仲裁员处理他们之间的争议案件,则双方当事人应共同规定1名仲裁员,并提请仲裁院予以确认。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仲裁,则仲裁仍然应当根据仲裁规则的规定进行。

在开始审理案件以前,仲裁员必须就其职责范围(terms of reference)提出一份报告,送交仲裁院批准。

裁决必须以书面作成,除经双方当事人明示排除外,还应附具理由。

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当事人应当自动执行裁决,并放弃任何形式的上诉权。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二)外国的常设仲裁机构许多西方国家都有常设的仲裁机构,这些仲裁机构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全国性的仲裁机构,例如,英国伦敦仲裁院、美国仲裁协会、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瑞士苏黎世商会仲裁院、日本商事仲裁协会、意大利仲裁协会与澳大利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等。

第二类是设立在特定行业内的专业性的仲裁机构,例如,伦敦油籽协会、伦敦谷物贸易协会、伦敦羊毛终点市场协会与伦敦黄麻协会等行业协会所设立的仲裁机构。

这类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在处理争议案件时,可以直接适用该行业的有关惯例。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伦敦仲裁院成立于1892年,是英国最重要的仲裁机构,仲裁院成员由伦敦商会与伦敦市指定的委员组成,其行政管理权由伦敦商会负责。

美国仲裁协会成立于1926年,它是由1922年成立的美国仲裁协会与1925年成立的美国仲裁基金会合并组成的。

该协会总部设在纽约,在美国其他城市设有分会。

斯德哥尔摩仲裁院成立于1917年,是瑞典全国性的仲裁机构。

由于瑞典在政治上是中立国,该仲裁院已逐渐发展成为东、西方国际贸易仲裁的中心。

中国从西欧、北美进口的成套设备合同,有相当一部分是规定在瑞典进行仲裁的。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三)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CIETAC网址:现行仲裁规则是2005版规则。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参考国际惯例,独立公正地解决争议。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的主要特点是,调解与仲裁相结合,调解应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基础,同时进行联合调解。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五、中国关于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分别对中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的执行程序,以及对外国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在中国申请执行的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如下:1.中国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的执行程序2.外国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在中国申请执行的程序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对中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如果被申请人证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人民法院审查核实,法院可以裁定不予以执行:(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2)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对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的规定不适当;(4)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于1995年9月1日起实施的。

该仲裁法共有8章,80条。

1.关于该法宗旨与适用范围2.关于仲裁的原则、方法与仲裁的终局性2.关于仲裁的原则、方法与仲裁的终局性3.关于仲裁委员会、仲裁协议与仲裁程序4.关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与仲裁执行5.关于涉外仲裁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1条规定了该法的宗旨:“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条规定了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仲裁自愿的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7条规定仲裁方法:“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9条规定仲裁的终局性:“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一、仲裁协议(arbitration agreement)形式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把他们之间的争议交付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

它是仲裁机构或仲裁员受理争议案件的依据。

仲裁机构只受理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争议,不能受理没有仲裁协议的争议。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表示愿意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这种协议一般都包含在主合同内,作为合同的一项条款,即仲裁条款(arbitration clause)。

另一种形式是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表示同意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这是独立于主合同之外的一个单独的协议,通常称之为提交仲裁(sub-mission to arbitration)的协议。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二、仲裁协议的作用仲裁协议是仲裁员或仲裁庭受理仲裁案件的依据。

其作用是:(1)排除法院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使仲裁员或仲裁庭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2)使当事人承担必须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并根据仲裁协议规定的仲裁程序规则,指定仲裁员和参与仲裁协议的义务。

仲裁协议最重要的作用是排除法院对该案件的管辖权。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三、仲裁条款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一项仲裁协议应包括: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规则、仲裁裁决的效力等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