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远的长征》观后感三篇

《永远的长征》观后感三篇

《永远的长征》观后感三篇
看了《长征》这部电影,会让之前独断专行的人们明白集思广益的重要性,会让之前迷茫无措的人们明白信仰的重要性,会让那些遇挫而退的人们明白遇挫而进的重要性,会让之前半途而废的人们明白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那么就让我们重温《长征》的场景,为你解惑吧。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性转移。

但由于李德等三人团认为毛泽东那个在山沟里出来的人并不懂得马列主义所以没有发言权,也不接受毛泽东的军事建议,也没有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做出错误的军事指挥,让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由原来的八万之众仅剩三万余人。

如果那时李德等三人团肯集思广益,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独断专行,那或许可以避免五万左右的红军白白牺牲鲜活的生命,造成伤亡惨重的局面,让血流成河的印象深刻在我们的脑海,也不会造成士气低迷,红军疲惫不堪的局面。

要想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我们要学会集思广益,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从中获取更好地解决方法。

集思广益可以让你做出更好地选择,更好地收获丰硕的果实,离成功更近一点,让事情变得更加的顺利与美满。

让人印象深刻的那一幕是在湘江血战的场景。

一位疲惫不堪、战血染襟的红军战士背靠在沙包前,抬头缓缓地睁开眼睛,在等待着一个时机——让敌军离自己更近些,然后趁
机拉起捆绑在自己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然而只有拉手榴弹的镜头,却没有爆炸的镜头,这也让人们陷入了深思。

是什么让他们死守最后一道防线,坚决完成党中央的任务?是什么让他们放下心底里最深最柔软的牵挂——家人?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却没有丝毫的犹豫?是什么呢?或许是他们热衷于革命事业并为此时刻做好为革命献身的准备了;或许是他们深刻地明白与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明白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又或许他们也向往着美好幸福的未来并为此坚持不懈的奋斗,让后来的孩子们能够生活在幸福和平的时代;又或许……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苦苦所追求的信仰呢。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继续走下走的动力源泉,是他们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源动力,是他们为革命献身的热忱之源,也为现代的人们诠释了什么是铮铮铁骨,也真正地诠释了何为中国人的脊梁。

飞夺泸定桥,那个惊人的壮举又何尝不让人动容呢?占领泸定桥,是个易守难攻的任务,但红军还是毫不犹豫地坚持完成这项艰巨而又困难的任务。

那一位战士倒下又一位战士替补,不停倒下又不停地替补,靠着一位位红军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成功,让观看《长征》的我们如何不为之心痛和动容呢?看到这样坚持不懈、遇挫而进的画面,我们有什么理由遇挫而退呢?成功永远都只会眷恋那些遇挫而进、坚持不懈的人儿们。

你若不遇挫而进,何来收获成功的喜悦呢?你
若不遇挫而进,哪来的梅花扑鼻香呢?你若不遇挫而进,何来的硕果累累呢?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遇挫而进,越挫越勇。

记得红军过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场景,这其中有多少人沉睡于雪山,有多少人深陷于泥潭,又有多少人为心中那份崇高的信仰而坚持不懈,克服生理与心理的恐惧,努力向前,坚持北上。

最终1936年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达2年的长征历程结束了。

长征的胜利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发展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如果没有红军对长征的持之以恒,又何来历史一大壮举之说呢?如果没有红军对长征的持之以恒,又何来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之赞呢?如果没有红军对长征的持之以恒,又何来现在的民主和平的幸福生活呢?如果你对任何事情都可以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那你又何尝怕成功会远离你呢?如果你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持之以恒的态度,又何尝不能够收取累累的硕果呢?既然你都已经迈出了99步,为何不多迈几步,收获即将到来的成功呢?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会有所收获,但半途而废就一定没有收获;不是所有的集思广益都能避免失误,但独断专行一定不能避免失误;不是所有的信仰都能够让你持续往下走的动力,但没有信仰的你一定没有足够支撑你持续往下走的动力;
不是所有的遇挫而进都能让你走向人生的巅峰,但遇挫而退一定没有通向成功的通道。

如果你拥有长征那般坚持不懈、遇挫而进、集思广益、坚定信仰的精神,那么成功定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最近我读了《永远的长征》书中的几个故事,我深深体会到长征犹如一座丰碑,红军战士的光辉业绩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

无数英雄们创作的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人类永远不消失的遗产,永远不贬值的精神财富。

硝烟已尽,雪峰依旧,江水东去,铁索犹寒。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足迹谱写出了一曲曲嘹亮的英雄凯歌。

当长征精神不断地在人们心中传递,延续,人们终于明白,长征的传奇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所创造的,而是由一曲红军战士们为了人类最美好的事业,以最顽强的生命力谱写的精神洗礼。

红军战士跨越了11个省,每一次艰辛的跋涉都令我们感动,他们为了崇高的理想,奋不顾身地勇往直前,做出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

红军曾翻越了被当地人称为"神山"的夹金山。

这座山高耸入云,大概只有神仙才能上去,连自由飞翔的鸟儿也望而却步,而且气候变换异常,一会儿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就狂风夹着骤雪迎面扑来,模糊了战士们的视线。

天上下着鸡蛋大小的冰雹,他们只穿了单薄的衣服,打在身上就想刀割
似的疼。

即使气候恶劣,红军战士们依然执着,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携手越过了夹金山。

只有翻越这一座山,才能翻越更多的山,渡过更多的水,才有"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生活优越的环境下,你也许想不到长征那时的艰辛。

战士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只能用树皮,草根充饥,可是我们有些孩子在吃穿上挑三拣四;红军战士们没有足够的棉衣,总有一些士兵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凛冽的寒风中行进,可我们却在装满衣服的大衣柜前丢掉自己不喜欢的衣服。

有时我在想,长征是什么呢?是童话?是故事?不,不是,单靠这些字眼,是无法描绘长征精神的。

长征精神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一个难题,我们时不时可以发扬长征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讲将困难解决而不放弃。

当我们不小心被甚或绊了一跤,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长征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处境是多么的不容乐观,我们都要充满信心,永不言败。

在过去的汶川地震时期,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也是发扬了长征精神吗?
可见长征是我们的支柱,长征是我们的榜样,长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任重而道远,一定要接过前辈的火炬,让长征精神代代传,在史册中熠熠夺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