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思维课程知识点
这些视觉“桩子”帮助听众体验并记住你的讲话内容
何时运用地点归纳法
•增加视觉冲击力 •平息紧张情形 •支持大型活动
结构归纳法
通过方面推进
结构归纳法
解释: 这种归纳法通过方面、层面或视角的方式安排信息 变形方式一 透过方面或立场来看待问 题,把三角形想象成玻璃 房,透过玻璃墙观察里面 的物体,这让你有从一个 (近似的)物理视点转向 另一个的感觉。 变形方式二 利用当事人,即你所讲解 话题中涉及的人员。所实 现的效果是审慎客观,即 全面看待问题,增加参与 者的互动。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构建结构性思维
纵向思考和横向逻辑
关键对话技术
Q&A
结构性思维的四个基本特点
特征一:结论先行
一篇文章只支持一个思想,并出现在文 章的开头。 G 序言
特征二:上下对应
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 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 想的概括。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A B C
反话正说
太贵=不便宜 太苛刻=系统 专业=经典 流程复杂=做事细 ……….
小事没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说说大事情
环境问题 薪酬问题 保密问题
交融:管理沟通的理论与实 慎思:透过结构看沟通 践
讲师:邵 啸
2015年 12月19日
2013年11月29日-30日 通用半导体
表达中常见的陷阱
坏掉的铁路
表达的“五宗罪”
主题不清 条理不明 信息太多 专业太强 距离太远
表达的主旨
清晰 简洁 有力
表达的三要素
思想
结构
修辞
主要内容
C (冲突)
Q (疑问)
A (回答)
这一问题引起了嗅觉敏捷的商家开始经营老年人的服装, 并初见成效
序言结构
情境 解决方案 冲突 疑问 冲突 情境 情境 情境 疑问 冲突 疑问 冲突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时间归纳法
解释: 这种归纳方法以时间顺序安排话题, 推进计划的动力是时间。 例子: 从早上,下午到晚上 从设计,开发到实施 从古代,中世纪到现代
结构归纳法
•表现出客观 •显示出慎思 •陈列出观点
未曾考虑到的内容(新产品的好处) 展现深刻的领悟(企业家的激励因素) 用人的因素增加视觉化和人性化
衔接的收益
表示尊重以赢得尊重 回答“正确”的问题 赢得整理思路的时间
三种衔接技术
认可 个人—事实—感受 询问 意义—事例—事实 调整 关键词—改变层次—言归正传
这些时间片段能迅速过滤事实,并循序渐进构建想法。
何时运用时间归纳法
• 几乎随处有效 • 身处时间压力时 • 创建行动计划
迅速发现一堆事实中的意义 让听众平静下来 ~~当你提 议改变的时候 帮助听众遵循日程或程序
地点归纳法
通过地点推进
地点归纳法
解释: 这种归纳以地理位置或视觉区域作为其结构过滤器 大家都能“看到”地图,这就可以让听众不仅从头 脑,而且从视觉上追随你讲话。 例子: 从纽约、伦敦到巴黎 从头脑、心灵到双手 从掌上电脑、手提电脑到台式电脑
归纳论证
– 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推理方法。
序言的四要素
S (情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群结构中的“老龄化” 已经呈现明显的趋势。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老年人越来越多,然而他们在服 装购买方面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商场中很难找到老年 人专柜,老年人也没有自己的“名牌” 如何满足老年人的服装购买需要
自上而下的疑问/回答式对话
— 10 —
序言 步骤一: 设定场景
问题A 问题B
G
问题C
步骤二: 确定主题 A 步骤三: 设想问题
问题 …. …. 问题
B
…. …. 问题
C
…. ….
步骤四: 回答问题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16
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的定义
演绎论证
– 是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出发,去认识个别的、特殊的现象的一种论证推理 方法。
特征三:分类清楚 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个范畴。
特征四:排序逻辑 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01 02 03 04
识别
识别信息中的事实与个人观点或判断
对应
找到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结构
画出结构性关系图
表达
用语言表达信息的主要含义
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纵向的思考/横向的逻辑 • 自上而下的提问/回答式 • 自下而上的概括总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