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7.140P55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1196—2015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导则Guidelines for sugarcane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design2015-08-30发布2015-09-30实施目 次前言 (Ⅲ)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一般规定 (4)5资料收集 (5)5.1自然条件 (5)5.2生产条件 (5)5.3社会经济状况 (6)6工程建设标准与规划布局 (6)6.1工程建设标准 (6)6.2灌溉规划布置 (7)6.3灌溉管网布置 (8)6.4灌溉方式选择 (9)6.5灌水器选择 (10)6.6灌溉规划设计步骤与设计优化 (10)7设计灌溉参数与灌溉制度制定 (10)7.1设计灌溉制度制定 (10)7.2设计灌溉参数计算与选择 (11)7.3灌溉质量控制参数计算 (15)8水量分析与工程建设规模核定 (17)8.1可供水量与水量平衡分析 (17)8.2工程建设规模复核 (18)9管网水力计算与管材规格选择 (19)9.1管道流量计算 (19)9.2管径计算 (20)9.3水头损失计算 (20)9.4设计水头计算 (22)9.5管材规格选取 (23)9.6调压设置计算 (24)9.7管道水锤压力验算 (24)10水源工程设计与机电设备选择 (25)10.1灌溉水源规划布置 (25)10.2泵站工程 (26)10.3机井工程 (27)10.4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27)10.5调蓄水池工程 (27)10.6机电设备 (28)10.7控制保护装置 (29)10.8现有水源工程更新改造 (30)11系统首部控制设计 (30)11.1系统首部布置要求 (30)11.2水质净化与过滤设施设计 (30)11.3施肥装置设计 (32)12施工组织设计 (33)12.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 (33)12.2管道施工方案技术要求 (34)13其他相关要求 (35)13.1水土保持设计 (35)13.2环境影响评价 (35)13.3节能措施设计 (35)13.4工程建设管理 (35)13.5工程运行管理 (36)13.6投资概(预)算 (36)13.7经济评价 (36)13.8设计成果要求 (37)附录A(资料性附录)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表 (38)附录B(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39)前 言为规范和指导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提高设计质量,保障灌溉设计满足用水管理、全程机械化和农艺措施要求,确保灌溉工程持续发挥效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要求起草。
本标准主要内容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资料收集、工程建设标准与规划布局、设计灌溉参数与灌溉制度制定、水量分析与工程建设规模核定、管网水力计算与管材规格选择、水源工程设计与机电设备选择、系统首部控制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与设计密切相关的工程投资概(预)算、经济评价、设计成果等其他相关要求。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提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农村水利处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科学技术处、农村水利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清波、杨焱、闫九球、潘伟、李桂新、甘幸、叶璠、郭晋川、凌贤宗、吴卫熊、何令祖、黄凯、何少刚、邵金华、刘宗强、杨丽、李文斌、吴昌洪。
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资料收集、工程建设标准与规划布局、设计灌溉参数与灌溉制度制定、水量分析与工程建设规模核定、管网水力计算与管材规格选择、水源工程设计与机电设备选择、系统首部控制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其他与设计密切相关的工程投资概(预)算、经济评价、设计成果等设计过程所需的技术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20203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265泵站设计规范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96管井技术规范GB/T50363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509灌区规划规范GB/T50510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GB/T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599灌区改造设计规范GB/T50625机井技术规范SL254泵站技术改造规程SL533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540光伏提水工程技术规范SL556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通用图形符号标准SL560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588地面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规程DB45/T39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95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3.1高效节水灌溉工程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利用管道为主的输水系统辅以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等田间灌溉技术建立起来的水利灌溉工程,包括低压管灌工程、喷灌工程和微灌工程,其中,低压管灌工程包括经过管道输水的田间畦灌(沟灌)、软管浇灌;喷灌工程包括固定管道式、半固定管道式、移动管道式、定喷式机组、行喷式机组;微灌工程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
3.2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Large-scale and efficien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在具有一定的种植面积规模(本标准定为:种植地块长宽满足200m×25m、相对连片面积达到13.33hm2以上)上开展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3.3喷灌spingkler irrigation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通过喷头喷洒成细小水滴,落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方法。
3.4微灌microirrigation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3.5滴灌drip irrigation利用专门灌溉设备,灌溉水以水滴状流出浸润作物根区的灌水方法。
3.6微喷灌microspray irrigation利用专门灌溉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块,通过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微喷头进行喷洒灌溉的方法。
3.7低压管灌low pressure pipe irrigation输送灌溉水至农田,通过地面灌水方法进行灌溉的输水灌水系统,也称管灌。
3.8续灌continuous irrigation上级管道向下级管道连续供水的灌溉方式。
3.9轮灌rotational irrigation上级管道向下级管道轮流供水的灌溉方式。
3.10灌溉设计保证率probility of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在多年运行中,灌区用水量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
3.11灌溉水利用系数water efficiency of irrigation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3.12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单位体积的自然状态土壤(包括孔隙)的干重。
3.13灌溉制度irrigation regime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3.14灌水定额irrigation quota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
3.15灌溉定额irrigation amount in whole season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单位面积的总灌水量。
3.16灌水器apparatus of irrigation water灌溉系统末端的灌水装置,包括喷头、微喷头、滴头(滴灌管、滴灌带——即为田间毛管和灌水器合为一体)和涌泉头(含小管出流)等设备、零件。
3.17灌溉设计代表年typical year for irrigation design灌溉工程设计中,根据灌溉设计保证率的要求和来水、用水情况选定的代表年份。
3.18土壤计划湿润层designed moisting soil depth旱作物灌水时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
3.19土壤适宜含水量suitable soil water content for crop growth介于毛管断裂含水量与田间持水率之间且满足作物丰产要求的土壤含水量。
3.20土壤湿润比percentage of wetted soil在土壤计划湿润土层内,滴灌湿润的土体与灌溉区域总土体的比值。
3.21灌水均匀度irrigation uniformity灌溉范围内田间土壤湿润的均匀程度。
3.22补充灌溉强度supplemental irrigation intensity作物设计耗水强度扣除天然降雨、地下水补充或土壤中原有的含水量后人工灌溉所补给的水量。
3.23灌水小区subunit具有独立稳流(或稳压)装置控制的灌溉单元。
在系统无稳流(稳压)装置时,同时灌水的灌溉单元即为一个灌水小区。
4一般规定4.1规模化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水利、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等规划要求,并与灌排设施、道路、供电等系统建设和土地整理规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4.2在开展蔗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时,应积极推进蔗区土地流转或整合,充分调动制糖企业和受益群众参与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积极性,积极扶持制糖企业、专业种植公司等经营主体,培育蔗区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建设管理的建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4.3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应充分分析蔗区的具体情况,从水源工程、输水系统到田间灌溉系统及其配套设施等进行全面科学规划,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蔗区的灌溉方式,保障灌溉用水。
4.4规模化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宜在取得蔗区土地流转或整合承诺、取得蔗区土地整治和蔗区道路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在完成蔗区土地流转或整合、完成蔗区土地整治和蔗区道路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4.5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技术可靠的原则,微灌、喷灌和水肥一体化等灌溉模式建设应与管护主体的管护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