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七章会计计量
3
1.1 会计计量的含义
一、会计计量
对经济交易与事项的价值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衡 量的过程
会计计量的实质
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揭示 经济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国际会计准则认为:会计计量就是要计算和衡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要素 的数量变动,并确定其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金额。
坏账损失数=当期赊销净额×坏账率 =1000000 ×0.1%=1000元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8
(三)账龄分析法
1、账龄分析法的含义 账龄分析法就是根据每一项应收账款已欠账时间的
长短来分别确定其坏账损失数额的方法。 2、坏账损失的计算公式
坏账损失数 = ∑(不同欠款期限的应收账款余额×相应的坏账率)
因此,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财务
会计过程的始终。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4
二、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的关系
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前提和基础,会计 计量是会计确认的归宿。确认和计量的结 果都是由会计账户加以记录、并由会计报 表加以报告。
三、会计计量的要素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个基 本要素,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选择和运 用,会形成不同的计量模式。
第七章 会计计量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
本章主要内容
1 会 固计 定计资量产的计含量义、模式与 内容
2 流 收动益资计产量计量
3 4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2
第1节、会计计量的含义、模式与内容
1.1 会计计量的含义 1.2 会计计量模式 1.3 会计计量的内容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 2、保持资产计价方法的一致性
(二)内容 重点主要是债权、存货、固定资产的计量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0
收益决定
在经济学的角度看,利润实际是资产期初期末的 价值变动差额。
会计学的视角看,利润取决于特定期间收入、费 用确认与计量的结果。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8
会计计量模式类型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计量单位
现行成本
非历史成本 现行市价 可实现净值
名义货币单位
√
√
√
√
不变货币单位
√
√
√
√
现值 √ √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9
1.3 会计计量的内容
会计计量的内容包括资产计价和收益决定两 项内容。
一、资产计价的原则和内容 (一)原则
15
例题:某公司2007年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 余额为2500000元,根据经验估计坏账损失 率为0.8%,则年么可能存在的坏账损失数 额为多少?
坏账损失数额=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 账率=2500000 ×0.8%=20000元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6
(二)赊销净额百分比法
1、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含义
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应收账款净额
4、应收账款计量的核心问题
坏账的确认与计量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3
二、债权资产计量方法
应收账款净额(实际价值)的计量,应以坏账损失 数额的确定为基础,坏账损失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以 下三种: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赊销净额百分比法 账龄分析法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4、可实现净值“预期脱手价值”,是指资产在企 业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实现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相应 现金流出后的净额。
5、现值,是指资产在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实现 的未来现金流入现值扣除相应现金流出现值后的净 额。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7
6、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 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14
(一)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内涵
企业应以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 基础,估计可能的坏账损失占应收账款余 额的百分比(坏账率损失的计量公式
坏账损失数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账率
3、理论依据
欠款越多,坏账越多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想条件是具有一个完善的成熟 的市场那个经济环境。
二、会计计量单位
1、名义货币单位:指以面值表示的流通货币量度 单位,不考虑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2、不变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单位:指以一般购 买力表示的货币量度单位,考虑了不同时期货币实 际购买力的变化
三、会计计量模式
是指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的组合方式
历史成本计量的优势:客观、可验证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6
2、现行成本也称重置成本、现时投入成本,是指 在当时生产条件下和市场供应状态下,重新购置某 项相同或类似持有资产所需发生的全部支出。
现行成本计量属性用于对现有资产价值的重新计 量和表述。
3、现行市价,现行市场交易价格,也称脱手价值。 是指处于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企业出售资产的市场价 格。企业资产的变现价值。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5
1.2 会计计量模式
一、会计计量属性
(一)会计计量属性定义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数量特性或外在表现 形式。是企业经济活动所表形的价值数量特性。也 称作“计量基础 ”“计价标准”。
(二)计量属性内容 1、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对于资产来说就是使其
达到可使用状态时发生的实际全部支出。
11
第2节、流动资产计量
2.1 债权资产计量 2.2 存货资产计量 2.3 流动资产计量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2
2.1 债权资产计量
一、应收账款计量目的 1、应收账款计量的目的在于确定应收账款
能够收回的实际数额即应收账款净额。 2、坏账:是指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3、应收账款计价模式
3、理论依据
欠款时间越长,坏账率越高 欠款时间越短,坏账率越低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是指企业应以特定会计期间的赊销数额为基 础,根据企业过去的坏账程度估计每期的 坏账占赊销额的百分比,计算确定各会计 期间可能的坏账损失额的方法。
2、坏账损失的计算公式
坏账损失数=当期赊销净额×坏账率
3、理论依据
赊销越多,坏账越多
会计学基础·第七章·会计计量
17
例题:某公司2007年度的赊销净额为 1000000元,前三年坏帐损失率为0.1%, 则2007年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