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氏族∶部落 A. 氯化氢∶盐酸 B. 短篇小说∶小说 C.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D. 导弹∶直升机2.菡萏∶荷花 A. 土豆∶马铃薯 B. 西红柿∶番茄 C. 香瓜∶甜瓜 D. 蚍蜉∶大蚂蚁3.面条∶食物 A. 苹果∶水果 B. 手指∶身体 C. 蔬菜∶萝卜 D. 食品∶巧克力4.瓷器∶黏土 A.空气∶氧气 B.桌子∶木头 C.水杯∶玻璃 D.布∶棉花5.剪刀∶布料 A. 弓箭∶战争 B. 水缸∶盛水 C. 秤砣∶钉子 D. 鸬鹚∶鱼6.手机∶信息 A. 录音机∶录音 B. 电视机∶娱乐 C. 收割机∶庄稼 D. 温度计∶测量7.黑龙江∶哈尔滨 A. 湖北∶湖南 B. 海南∶海口 C. 四川∶重庆 D. 青海∶银川8.杭州∶西湖 A. 长城∶北京 B. 武汉∶黄鹤楼 C. 杭州∶留园 D. 青岛∶趵突泉9.聪明∶愚笨 A. 强壮∶瘦弱 B. 新鲜∶健康 C. 黑暗∶亮光 D. 水∶土10. 温暖∶暖和 A. 镇定∶冷漠 B. 夸奖∶批评 C. 珍贵∶贵重 D. 愉快∶烦恼1.A【解析】氏族是部落的构成要素,氯化氢是盐酸的主要成分,二者规律接近;B项中短篇小说是小说的一类,而不是小说的构成要素;C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不同范畴的概念,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来说的,是一种经济手段,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来说的,是一种经济形态;D项导弹不是直升机的构成要素。
2.D【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同一事物的两个称谓,“菡萏”是荷花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称,“蚍蜉”是大蚂蚁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名称,其他选项都不是。
3.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是种属关系,A符合条件;B是部分与整体关系;C、D是属种关系。
4.D 【解析】黏土是瓷器的原材料,而且成为成品后,不能再看出原来的物理性质。
木头、玻璃分别是桌子、水杯的原料,但做成后还能看出原料;氧气不是空气的材料,而是组成部分。
D符合条件。
5.C【解析】剪刀与布料之间是工具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且彼此是对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剪刀可以用来加工布料,布料可以用剪刀来加工,符合这种关系的只有C。
A项战争是弓箭的使用环境,B项盛水是水缸的作用,D项鸬鹚与鱼之间虽然可以构成充分不必要条件,但鸬鹚并不单纯是一种工具。
6.C【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工具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C对应正确。
7.B【解析】黑龙江的省会是哈尔滨,海南的省会是海口,故选B。
其余三项对应不正确。
8.B【解析】西湖在杭州,黄鹤楼在武汉,故选B。
长城在北京,但对应顺序相反;留园在苏州;趵突泉在济南。
9.A【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意思相反,A正确。
10.C【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意思相同的,所以C正确。
1.改革∶开放 A. 进口∶出口 B. 上楼∶出门 C. 苗头∶倾向 D. 江西∶湖南2.历史∶明智 A. 新闻∶广播 B. 法律∶约束 C. 制度∶学问 D. 政策∶援藏3.枕戈待旦∶刘琨 A. 望梅止渴∶杨修 B. 黄粱一梦∶尾生 C. 洛阳纸贵∶左思 D. 结草衔环∶吴起4.但丁∶米开朗琪罗 A. 薄伽丘∶拉伯雷 B. 莎士比亚∶狄更斯 C. 雨果∶乔托 D. 司汤达∶达?芬奇5.岳飞∶戚继光 A. 文天祥∶郑成功 B. 杨业∶祖逖 C. 邓世昌∶林则徐 D. 杨靖宇∶袁崇焕6.日光灯∶照明 A. 帆船∶出海 B. 空调∶降温 C. 火箭∶运载 D. 纸∶作文7.犯罪∶制裁 A. 侵略∶反对 B. 愉快∶幸福 C. 贫穷∶发达 D. 战争∶死亡8.赵盼儿∶《救风尘》 A. 关汉卿∶《窦娥冤》 B. 貂婵∶《汉宫秋》 C. 杨玉环∶《梧桐雨》 D. 裴少俊∶《倩女离魂》9.西施∶沉鱼 A. 杨玉环∶落雁 B. 王嫱∶羞花 C. 貂婵∶闭月 D. 窦娥∶飞雪10.公共汽车∶售票员 A. 商店∶顾客 B. 银行∶银行家 C. 邮筒∶邮递员 D. 火车∶列车员1.A 【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且一个对内,一个对外,A对应正确。
2.B 【中公解析】“读史可以明智”,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之间的关系;法律具有约束作用,所以选B。
3.C 【中公解析】题干中成语的来源与后面的人物有关,望梅止渴对应的是曹操,黄粱一梦对应的是卢生,结草衔环对应的是魏颗。
C项对应正确。
4.A 【中公解析】题干及A项中人物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B、C、D项中狄更斯、雨果、司汤达都不是该时期的人物。
5. A 【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人均是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人物,不同在于前者所抵抗的对象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的成员,后者则不属于此,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A项,D项顺序不正确。
6.C【中公解析】日光灯的主要作用是照明,火箭在发射卫星时用来运载卫星、航天飞船等,故选C。
A明显不对;B空调可降温也可升温;C项纸用来作文只是纸的作用的一个很小的方面。
7.D【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因果关系,D符合要求。
8.C【中公解析】此题题干是元曲人物和作品的关系,A是作者和作品,B《汉宫秋》是王昭君的故事,D裴少俊是《墙头马上》中的人物。
9.C【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西施有沉鱼之貌,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对应王嫱(王昭君)、貂婵、杨玉环,故选C。
10.D【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特定环境与特定人员的关系,D对应正确。
1.肇事逃逸∶法律严惩 A. 欺人太甚∶义气相投 B. 兢兢业业∶得到好评 C. 态度粗鲁∶脾气不好 D. 志得意满∶志气大长2.《水浒传》∶林冲 A.《西厢记》∶李生 B.《琵琶行》∶白居易 C.《世说新语》∶周处 D.《蜀道难》∶李白3.犬∶忠诚 A. 猪∶屠宰 B. 鸡∶鸡汤 C. 牛∶勤劳 D. 羊∶羊奶4.社会∶和谐 A. 关系∶冷淡 B. 剥削∶反抗 C. 反感∶同情 D. 银行∶贷款5.教室∶自习 A. 商场∶保洁 B. 学校∶宣传 C. 公路∶驾车 D. 邮局∶邮票6.氧化铜∶三氧化二铁 A. 硫酸∶二氧化硅 B. 氯化钠∶氧化镁 C. 甲烷∶乙酸乙酯 D. 氢氧化铜∶硝酸7.《汉书》∶《三国志》 A.《春秋》∶《新五代史》 B.《资治通鉴》∶《宋书》 C.《史记》∶《宋史》 D.《晋书》∶《北齐书》8.狮子∶勇猛 A. 狼∶凶残 B. 兔子∶怯懦 C. 老虎∶威武 D. 狐狸∶狡猾9.皮鞋∶皮革 A. 山脉∶山峰 B. 海水∶海浪 C. 资产阶级∶资本家 D. 福尔马林∶甲醛10.职员∶办公室 A. 讲师∶粉笔 B. 画家∶田野 C. 士兵∶军营 D. 网虫∶网络1.B 【解析】题干两个词语之间是因果关系,B对应正确。
2.C【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作品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C对应正确。
3.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象征关系,C对应正确。
4.A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修饰关系,后者修饰前者,A对应正确。
5.C 【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前者是后者对应的环境,故选C。
6.B【解析】题干中两种物质都是化学分类中无机物中的盐类。
A项硫酸属于酸;C项都是有机物;D项氢氧化铜属于碱,硝酸属于酸;B中两项都是无机盐中的盐类,所以答案为B。
7.D【解析】题干中的两部史书都是纪传体断代史,A项《春秋》是编年体史书,B项《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史书,C项《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只有D项符合题干的联系。
8.C【解析】题干是动物与其象征的人物属性之间的关系,选项均对应正确,仔细比较后发现,勇猛、威武都属于中性或褒义的词,而凶残、怯懦、狡猾都是贬义词,故答案为C。
9.D【解析】皮革是皮鞋的原料,甲醛是福尔马林的主要原料,山峰是山脉的组成部分,海浪与海水的组成无关,资本家与资产阶级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10.C【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专门人员与特定环境的关系,C对应正确。
1.农民∶种地 A. 目标∶战略 B. 商人∶公关 C. 警察∶小偷 D. 教授∶教学2.协商∶共识 A. 测量∶规划 B. 计划∶市场 C. 吵架∶分开 D. 考试∶招生3.桀犬吠尧∶《史记》 A. 乐此不疲∶《汉书》 B. 乐不思蜀∶《三国演义》 C. 讷言敏行∶《论语》 D. 阳春白雪∶《离骚》4.鲍狄埃∶《国际歌》 A.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B.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C.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D. 肖邦∶《波兰舞曲》5.杨惠之∶罗丹 A.刘徽∶德拉克罗瓦 B.吴道子∶柴可夫斯基 C.蒲松龄∶安徒生 D.张仲景∶卢梭6.棉衣∶保暖∶寒冷 A.纸张∶书籍∶传播 B.灯光∶照明∶黑暗 C.电话∶电视∶电波 D.故事∶陈述∶抒情7.蜘蛛∶蚂蚁 A. 蜜蜂∶蝴蝶 B. 蚰蜒∶蜈蚣 C. 螃蟹∶蝎子 D. 蜻蜓∶蟋蟀8.宋∶元 A. 汉∶唐 B. 秦∶晋 C. 明∶清 D. 夏∶周9.下雪:堵车:迟到A.装修:人住:结婚 B.失业:酗酒:车祸 C.节日:玫瑰:感动 D.发明:专利:成功10.税收∶调节∶差距A.政府∶宏观∶管理 B.企业∶利润∶工资C.市场∶计划∶资源D.篝火∶驱逐∶寒冷1.D【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职业与其从事的工作的关系,D对应正确。
2.C【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顺承关系,即经过协商达成共识,C对应正确。
3.C【中公解析】此题题干是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乐此不疲出自《后汉书》,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阳春白雪出自宋玉的《对楚王问》。
C对应。
4.B【中公解析】题干中的人物是后面歌曲的词作者,A项中聂耳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B项中光未然是《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C、D 项都是乐曲的作者。
5.C【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人分别是中外的雕塑家。
A项刘徽是数学家,德拉克罗瓦是画家;B项吴道子是画家,柴可夫斯基是音乐家;C项两人均是文学家;D项张仲景是医学家,卢梭是社会活动家、政论家。
6.B【中公解析】物品及其作用。
棉衣用来保暖,驱走寒冷;灯光用来照明,驱走黑暗。
7.C【中公解析】蜘蛛和蚂蚁分别属于蛛形纲和昆虫纲。
A项蜜蜂和蝴蝶都是昆虫纲;B项蚰蜒和蜈蚣都属于多足纲;C项螃蟹属于甲壳纲,蝎子属于蛛形纲;D项蜻蜓和蟋蟀都属于昆虫纲,故选C。
8.C【中公解析】题干和选项均是历史朝代,宋朝和元朝前后相继,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C项。
9.B【中公解析】题干词语存在的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
B项正确。
10.D【中公解析】税收可以调节差距,篝火可以驱逐寒冷。
1.眉笔∶化妆 A. 山路∶崎岖 B. 风浪∶痴狂 C. 水杯∶盛水 D. 年月∶质量2.衣服∶御寒 A. 纸张∶运输 B. 毛笔∶书写 C. 电话∶电波 D. 故事∶讲述3.重病∶住院 A. 吃药∶打针 B. 火车∶轮船 C. 寒冷∶气候 D. 年老∶眼花4.书包∶背带 A. 品牌∶价格 B. 形式∶内容 C. 问题∶答案 D. 茶树∶茶花5.观点∶批判 A. 娱乐∶借用 B. 产品∶推销 C. 军队∶救灾 D. 战争∶孤儿6.电子∶原子 A. 电影∶明星 B. 气流∶冰箱 C. 地球∶宇宙 D. 瑶池∶玉液7.贫穷∶富裕 A. 着急∶刚硬 B. 决策∶拍板 C. 敏捷∶迟钝 D. 革命∶改良8.天灾∶人祸 A. 天时∶地利 B. 希望∶绝望 C. 先进∶落后 D. 政绩∶升迁9.火车∶交通工具 A. 火星∶宇宙 B. 柚子∶水果 C. 文具∶铅笔 D. 沙漠∶地方10.白糖∶甘蔗 A. 腐乳∶豆腐 B. 玉米∶大米 C. 鸡精∶鸡汤 D. 白菜∶酸菜1.C【中公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工具与其作用的关系,C对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