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常用低压电器

PLC常用低压电器


PLC电气控制技术 热继电器主要参数: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热继电器额定电流:热继电器中可以安装的热元件的最大整定电流值。 热元件额定电流:热元件的最大整定电流值。 热继电器整定电流:热元件能够长期通过而不致引起热继电器动作的 最大电流值。通常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是按电动 机的额定电流整定的。 热继电器整定电流调节范围:手动调节整定电流旋钮,通过偏心轮机 构,调整双金属片与导板的距离,能够 调节的电流整定值的范围。 相数
PLC电气控制技术 接触器主要技术参数:
线圈电压 主触点额定电流、额定电压 辅助触点额定电流、对数 接触器极数 接触器机械寿命、电寿命 交流接触器型号意义说明举例: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CJ 20-〇
交流 接触器 设计 序号
〇 /
/ 〇
常开主触点数

额定工作电压(03-380V) (06-660V;11-1140V)
主触点的额定工作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负载电路的电流
接触器主触点的额完工作电流是在规定条件下(额定工作电压、使用 类别、操作频率等)能够正常工作的电流值,当实际使用条件不同时, 这个电流值也将随之改变 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控制回路电压相一致 ● 接触器在线圈额定电压85%及以上时应能可靠地吸合
主触点和辅助触点的数量应能满足控制系统的需要
PLC电气控制技术 中间继电器: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本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同。
触点系统中没有主、辅触点之分,触点容量相同。
小容量的接触器: 电动机额定电流不超过5A的电气控制系统,可代替接触器来控制。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当电压或电流继电器触点容量不够时,可借助中间继电器来控制,用中 间继电器作为执行元件,这时中间继电器被当作一级放大器用。 触点数量较多,能够将一个输入信号变成多个输出信号。当其他继电器 或接触器触点数量不够时,可利用中间继电器来切换多条控制电路。
结构形式:
插入式
螺旋式 有填料密封管式
流过熔体的电流越大, 熔断所需的时间越短。 熔体的额定电流IfN是 熔体长期工作而不致熔 断的电流。
无填料密封管式
熔断器的保护特性(安-秒)曲线
PLC电气控制技术 熔断器的选择: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种类选择:由电控系统整体设计确定。 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实际电路的工作电压。 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实际电路的工作电流。 熔体电流: ● 电路上、下两级都装设熔断器时,为使两级保护相互配合良好,两级 熔体额定电流的比值不小于1.6:1。 ● 对于照明线路或电阻炉等没有冲击性电流的负载,熔体的额定电流应 大于或等于电路的工作电流,即IfN≥I1,式中IfN为熔体的额定电流, I1为电路的工作电流。 ● 保护一台异步电动机时,考虑电动机冲击电流的影响,熔体的额定电 流IfN≥(1.5~2.5)IN,式中,IN为电动机额定电流。 ● 保护多台异步电动机时,若各台电动机不同时启动,则 IfN≥(1.5~2.5)INmax+ΣIN, 式中:INmax为容量最大的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ΣIN为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的总和。
以继电器、接触器为基础的电气控制技术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技术 相结合的产物,其输入、输出与低压电器密切相关。 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也是学习和掌握PLC应用技术必需的基础
PLC电气控制技术 电器元件的分类: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按工作电压等级分类: ▪ 高压电器:AC1200V、DC1500V及以上电路中的电器。 ▪ 低压电器:AC1200V、DC1500V以下电路中的电器。 按动作原理分类: ▪ 手动电器:通过人的操作发出动作指令的电器。 ▪ 自动电器:产生电磁吸力而自动完成动作指令的电器。
四端有源器件:两个输入控制端,两个输出受控端。施加输入信号后, 其输出呈导通状态,无信号时输出呈阻断状态。 耐高压的光电耦合: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气隔离。
直流固态继电器:输出采用晶体管。 交流固态继电器:输出采用晶闸管。 主要参数: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漏电流等。
PLC电气控制技术
按用途分类: ▪ 控制电器:用于各种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的电器。 ▪ 配电电器:用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的电器。 ▪ 主令电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发送动作指令的电器。 ▪ 保护电器:用于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的电器。 ▪ 执行电器:用于完成某种动作或传送功能的电器。
PLC电气控制技术 第二节 接触器
第一章

TH(湿热带产品)
额定电流 用K表示矿用 (AC3,380V) 启动器的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型号意义说明举例:
CZ 16- 〇
直流 接触器 设计 序号 额定电流

常闭主触点数
PLC电气控制技术 选择接触器主要考虑的因素: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接触器的使用类别应与负载性质相一致 ● 控制交流负载应选用交流接触器 ● 控制直流负载则选用直流接触器 主触点的额定工作电压应大于或等于负载电路的电压
PLC电气控制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电器:对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与应用起着控制、调节、检测和 保护作用,在电力输配电系统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 电器元件本身朝着新的领域扩展
电器元件性能提高 新型电器元件产生 机、电、仪一体化电器元件实现 电器元件应用范围扩展
有些电器元件有其特殊性
PLC电气控制技术 第三节 继电器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用于控制与保护电路中作信号转换用的电器。具有输入电路(感应元 件)和输出电路(执行元件),当感应元件中的输入量(如电流、电压、 温度、压力等)变化到某一定值时继电器动作,执行元件便接通和断开控 制回路。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流过触点的电流小,一般不需要灭弧装置。 继电特性曲线:
x2:继电器吸合值 x1:继电器释放值
继电器的重要参数: 返回系数:k=x1/ x2 ● 释放弹簧的松紧程度 ● 铁心与衔铁间非磁性垫片的厚薄 吸合时间: 线圈接受电信号到衔铁完全吸台所需的时间 释放时间: 线圈失电到衔铁完全释放所需的时间
常用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 继电器、热继电器以及温度、压力、计数、频率继电器等。
PLC电气控制技术 第四节 熔断器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用于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短路保护的保护电器。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价格低廉。 熔体:熔断器的核心,通常用低熔点的铅锡合金、锌、铜、银的丝状或 片状材料制成,新型的熔体通常设计成灭弧栅状和具有变截面片状结构。 当通过熔断器的电流超过一定数值并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电流在熔体上产 生的热量使熔体某处熔化而切断电路,从而保护了电路和设备。 外壳:安装熔体。
常用低压电器
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量大,涉及面广的一种低压自动控制电器, 用来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回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 动铁心(衔铁) 电磁机构:将电磁能转换 静铁心 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 电磁线圈 带动触点动作. 按所控制电路 ▪ 主触点 触点:接触器的执行元件, ▪ 辅助触点 用来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电 按原始状态 路。 ▪ 常开触点 ▪ 常闭触点 灭弧装置:熄灭触点分断 电流瞬间触点之间气隙中 灭弧罩 产生的电弧。 灭弧栅 电磁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1-主触点 2-常闭辅助触点 其它:包括释放弹簧机构、 磁吹灭弧装置 3-常开辅助触点 4-动铁心 5-线圈 支架与底座等。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时间继电器:继电器感应元件接受外界信号后,经过设定的延时时间才
使执行部分动作的继电器。 类型:通电延时、断电延时、带瞬动触点通电(断电)延时 触点:常开延时闭合、常闭延时断开、常开延时断开、常闭延时闭合 空气阻尼式: ● 包括电磁机构、工作触点及气室三部分,靠空气阻尼作用实现延时。 ● 延时范围较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寿命长。 ● 延时时间有0.4~180s和0.4~60s两种规格。 电动式: ● 包括同步电动机、减速齿轮机构、电磁离合系统及执行机构。 ● 延时时间长,可达数十小时,延时精度高。 ● 结构复杂,体积较大。 电子式: ● 数字计数式,包括脉冲发生器、计数器、显示器、放大器及执行机构。 ● 延时时间长、调节方便、精度高、应用广。 ● 可取代阻容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等时间继电器。
6-静铁心 7-灭弧罩 8-弹簧
PLC电气控制技术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接触器根据电磁原理工作: 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 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 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即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PLC电气控制技术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电流继电器: 根据输入(线圈)电流大小而动作的继电器
过电流继电器:当电路发生短路及过流时立即将电路切断 ● 线圈电流小于整定电流时,继电器不动作 ● 线圈电流超过整定电流时,继电器才动作 ● 动作电流整定范围:交流为(110%~350%)IN,直流为(70%~300 %)IN 欠电流继电器:当电路电流过低时立即将电路切断 ● 线圈电流大于或等于整定电流时,继电器吸合 ● 线圈电流低于整定电流时,继电器释放 ● 动作电流整定范围:吸合电流为(30%~50%)IN 释放电流为(10%~20%)IN ● 一般自动复位 电压继电器: 根据输入(线圈)电压大小而动作的继电器 过电压继电器:动作电压整定范围为(105%~120%)UN 欠电流继电器:吸合电压调整范围为(30%~50%)UN 释放电压调整范围为(7%~20%)UN
PLC电气控制技术
第一章
常用低压电器
固态继电器:由固体半导体元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器件。
优点:工作可靠、寿命长、对外界干扰小、能与逻辑电路兼容、抗干扰 能力强、开关速度快、无火花、无动作噪音和使用方便等。 缺点:过载能力低,易受温度和辐射影响,通断阻抗比小。 应用:有逐步取代传统电磁继电器的趋势,还可应用于计算机的输入输 出接口、外围和终端设备等传统电磁继电器无法应用的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