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
摘要:当前形势下只有在充分利用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成果资料,着力开发品种类型齐全、要素内容丰富、使用方便快捷、有效覆盖全部国土的地形图数字产品及纸质产品的同时不断推出适用、好用的公众版系列地形图以及国家和区域地图集等,才能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公共产品的需要。
本文将主要探讨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监测
中图分类号:X924文献标识码: A
依托国家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提供更加丰富的测绘基准信息产品,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精度、全覆盖、三维、动态测绘基准信息的需求。
通过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数据库建设,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化服务,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在地理国情分析、测绘地理信息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中的基础参考作用[1]。
1地理国情普查的测绘技术
随着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测绘事业面临着技术手段、服务层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向全社会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是近几年测绘学科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测绘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测绘学科发展主要依赖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中的地理空间信息理论、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服务方面的进步。
如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现代测绘基准建设、海岛礁联测、“天绘”和“资源j号”测绘卫星、国家1:50000基准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西部测图工程、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技术、数字城市、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
台与天地图等10大工程既推进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测绘学科的发展。
2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意义
2.1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根据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大力开发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产品,加快发展车载导航、手机定位、便携式移动导航、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位置服务产品,不断拓展地理信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地理信息产品附加值,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
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承载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积极创造和培育新的需求、新的市场,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游戏产品、地理信息电视频道或栏目、基于数码相机的位置服务产品以及物联网位置服务产品等,满足各类个性化需求和大众需要,全面拓展地理信息消费市场[2]。
2.2加快技术自主创新步伐
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地理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占领地理信息产业制高点的重要途径。
要紧紧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方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进一步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尤其要为企业参与科研活动创造经费、政策等支撑条件。
3加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的应用
国土整治是指对国土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进行的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及国土管理工作。
譬如国土资源部主页的栏目中既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管理,也有基础测绘、地质调查、国土规划、土地监测等栏目,还有“西部大开发”:“全球资源战略”等宏观信息,这些都属于国土整治工作的范畴。
国土整治工作既有全国范围跨区域的,也有区域性的,其目的都是为了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大,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所以国土整治工作要因地制宜。
换句话说,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譬如我国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相比,西部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科技水平、交通建设都比较落后,自然环境也比较恶劣。
遥感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教材对遥感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作用等内容的介绍比较详细。
适当介绍一些航空、航天遥感相片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加深对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远距离探测、感知地理环境事物、获取图像信息的认识,理解“遥感是人的视觉的延伸”这句话的含义。
要注意遥感技术在经济建设与国土整治方面应用,例如对气象、水文预报、灾情预报、农业生产预测等。
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之一。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具有多维结构、时序明显等特征。
GIS技术对于地图制图、空间信息处理、国土资源变化的预测和监测等方面功能强大。
要认识GIS技术的重要作用及其应用的广泛性,认识到“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从而加深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4]。
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定位的高科技信息技术,是现代化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技术的难度比较高,形成初步的认识即可。
有条件的可让亲自操作“GPS信号接收机”,学会“实时定位”的基本方法,体验GPS技术所具有的魅力。
结论
总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提供在线地形图与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才能全面实现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向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转变。
同时要进一步增强通过手机、电视、电脑以及各种便携式设备等媒介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建立便捷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景小元,燕晋宁. 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地理摄影要素与技法[J]. 科技信息,2013,20:204-206.
[2] 叶玮,雷邦俊,周扬.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车载移动测量系统更新DEM方法的探讨[J]. 测绘通报,2013,08:58-60.
[3] 董冬,龚伟.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基本要素内容[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08:199-201.
[4] 林贤斌,杨树松,张丽,刘合良. 基于高精度工业平板的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解决方案[J]. 测绘通报,2013,09:132-133.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