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项目文化建设打造轨道交通特色企业文化
杨静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项目是建设单位的主体,项目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具体渗透和延伸。
本文以天津地铁在建地铁项目文化建设背景、实践和成效为主要内容,阐述了以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铁工程项目文化轨道交通企业文化建设
天津是全国第二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天津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目前,天津地铁开通运营里程达到140公里,在建线路5条133公里。
预计到2016年,累计通车里程将达到230公里。
根据《天津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天津将建设24条城区地铁线和4条区域间快速轨道线,累计达1380公里。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美丽天津的要求,我们将塑造天津地铁良好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发轨道交通资源,打造轨道交通文化,必将成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契合点和产业新亮点。
地铁工程建设项目是轨道交通的主体,将地铁工程项目文化建设融入项目管理的日常活动之中,促进项目高效、优质、安全开展,对加强地铁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地铁工程建设项目文化建设的背景
地铁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施工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地铁建设项目文化是展示轨道交通企业形象的窗口,所以轨道交通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促管理、入人心,必须抓住工程项目这一主体,通过开展项目文化建设,推动管理体制变革、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使企业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们把轨道交通企业文化融入到项目管理中,与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形势任务教育、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创先争优”等活动相结合,在项目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地铁建设品牌,在地铁建设品牌打造中提升轨道交通企业形象,推动了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稳步发展,大大提升了天津轨道交通的品牌形象。
二、天津地铁开展项目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天津地铁在建工程有5、6号线,4、10号线南段,1号线延伸线等工程。
抓好在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是推动建设管理中心管理体制变革,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需要。
因此,我们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从外在形态、内在形态和文化载体上,创新打造以项目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谐文化为核心的“无位一体”地铁项目文化建设体系,具体策略为:
(一)外在形态上,将项目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建设相结合,打造地铁民心工程品牌形象。
天津地铁5、6号线已开工的60多座车站大部分位于市中心和主干道上,对市民的生活影响较大。
我们通过强力推进两个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努力使地铁工地成为全市的标杆。
一是工地建设标准化,打造“物质文化”。
我们要求所有地铁工地从一开始就按照市级文明工地的标准来建设,我们与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合作,经过深入调研,制定了统一的天津市地铁工程施工围挡建设标准,要求围挡造型美观且不低于2.5米高,临街实体围墙装饰风格、色调与相临的主建筑物相协调,让地铁施工围挡成为天津市靓丽风景的一部分;我们对驻地建设实行科学规划和规范建设,通过“瘦身”,最大限度减少占地;工棚建设坚持高标准,农民工宿舍统一配置生活设施,施工现场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灯具,安装节水设备,倡导绿色施工。
二是施工措施标准化,打造“制度文化”。
针对施工扬尘和噪音问题,建立了渣土专项管理体系,车厢顶部加盖,保证密闭运输;场内施工道路
全部硬化,出场门口设置统一规范的洗车设备,杜绝车辆带泥上路;科学规划施工现场,加工作业区尽量远离居民区,在离居民区较近的工地,购置移动式声屏障,减少噪音污染;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时间,确实需要24小时作业并对周边居民产生较大影响的工地,对老弱居民采取临时周转的方式,将施工影响降到最低。
树立了良好的“民心工程”品牌形象。
(二)内在形态上,将项目文化建设与和谐共建相结合,体现地铁人文关怀品牌理念。
地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和谐共建氛围的营造,在服务百姓、维护共建单位和谐稳定方面,积极打造“和谐文化”与“行为文化”。
一是现场体验,换位思考。
我们在5、6号线内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小区租赁了5套住房,集团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建设管理中心、施工单位负责人轮流入住亲自体验施工对居民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改进措施,并向周边居民公示,这一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开展共建,融入百姓。
一个是积极开展项目党建共建,建立市轨道交通建设联合党委,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公约》,把创建文明工地作为“五比一创”劳动竞赛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项目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参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优质高效稳定实施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另一个是积极开展社区共建,与项目周边民众建立联动机制,广泛征求社区居委会、居民意见,帮助社区绿化美化环境,给社区困难户送温暖,帮助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化解矛盾,赢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我们建立了信息化监控平台,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处理;对施工单位实行月度考核,考核结果上墙公示,对后进单位负责人及时约谈,约谈两次以上仍整改不到位的施工单位将被清出天津地铁建设市场。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因施工扰民引起的上访数量大幅减少,一些潜在的集体访被成功化解。
四是人文关怀,协同发展。
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联合中铁四局对劳务工人实行“五自、五同”管理,引导、支持农民工实现“主人梦、成才梦、致富梦、尊严梦、幸福梦”的“五个中国梦”,收效很好。
(三)文化载体上,将项目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打造地铁攻坚克难品牌精神。
我们以创新实践活动为有形载体,积极开展“五比一创”劳动竞赛、“青年突击队”、“工人先锋号”创建等活动,充分发挥参建职工积极性,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相互配合、合力推进的工程建设格局。
一是以劳动竞赛提升建设水平。
在天津地铁大规模建设的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工程建设的中心任务,先后开展了以“当好地铁建设主力军,决战决胜重点工程争先锋”为主题的“四保两促”劳动竞赛和以“坚定决战决胜信心,打赢地铁建设攻坚战”为主题的“五比一创”劳动竞赛,促进安全、质量监控到位,工期计划执行到位,文明施工规范有序,积极通过技术攻关活动解决施工难点,着力打造团结实干的职工队伍,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是以创先争优推动工程建设。
根据集团“建设全国一流地铁”的新标准和“年年有新线开工,年年有新线开通”的要求,把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的切入点,组织开展“支部联赛促三保、党员联比争先进、党群联动创精品”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各参建支部和广大党员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创先进、争优秀、当先锋,努力实现任务目标,充分调动了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地铁工程顺利推进。
三、天津地铁项目文化建设作用
通过地铁建设项目特色文化建设的有力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地铁项目文化建设给轨道交通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经总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轨道交通凝聚力、辐射力、导向力、激励力和管理力的“五力提升”:一是地铁项目文化建设达到了以人为本,激发参建全员个人价值实现的愿望,形成了密切协作、目标一致的凝聚力量;二是特色地铁项目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基层,深入人心,提升了轨道交通的辐射力;三是地铁项目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使分散的建设力量集中起来,形成了强大的导向力;四是特色地铁项目文化使一线
员工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感受到个人价值在团队中的作用,发挥了应有的激励力;五是特色地铁项目文化管理,根植于管理控制系统,柔化了钢性制度、优化了管理力。
结语
天津地铁项目文化建设实践证明,项目文化建设是推动地铁工程建设和促进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打造天津轨道交通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我们将继续深入持久的将项目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下去,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天津特点、地铁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美丽天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