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民商经济法概述

第一讲民商经济法概述

经营协调关系,又称为经济协调关系, 或横向经济关系,是由经济法所规制 的市场运行关系。主要在平等地位的 或彼此不具有任何管理关系的参加者 之间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分为经济联合关系、经济协作关 系和经济竞争关系三种。
经营协调关系包括:
——由国家计划发生或制约的横向经济关系; ——与国家经济管理直接、密切相连的横向经
内心动机)
练习题
甲不慎落水,乙奋勇抢救,抢救过程中致甲面部 受伤,同时乙丢失手机一部。下列表述中哪一说 法是正确的?
A.乙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甲不应赔偿乙失 落手机的损失
B.乙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甲应赔偿乙失落 手机的损失
C.乙不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甲不应赔偿乙 失落手机的损失
D.乙不应赔偿甲面部受伤的损失,甲应赔偿乙失 落手机的损失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 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 民事义务的能力。它包括公民进行合法 行为的能力和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 能力。
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和智力、精神健 康状况是否正常,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 能力分为以下三类: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通过 自己独立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 事义务的能力。
反映着自然科学的成就,也就是 人们通常所说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什么是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的一般行为规则。
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 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 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 制定并明确施行的规矩、准则。
社会规范的分类
按照其内容不同可分为:政治规 范,组织规范,文化规范,美学规范;
此案发生后,小魏向法院递交刑事附带民 事诉状,要求京鼎大厦和孙某等人共同赔偿死 亡赔偿金、医疗费、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共 计100余万元。法院拒绝受理小魏的诉讼。
2007年10月,小魏就民事赔偿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并终审判决京鼎大厦给付小魏医疗 费等15万元,孙某等5人对此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请问:
参考答案
A、B、C、D。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 亡。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不受年龄、民族、智力状况、政治面貌等 方面的限制。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经济管理关系包括:
——综合领导机关对其他组织的经济管理关系;
——主管部门、职能机关对企业、社会组织的 经济管理关系;
——行业组织经济管理关系;
——区域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监督关系;
——经济系统中的经济管理关系(如母子公司 关系);
——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对公民个人的经济管 理关系,等等。
经营协调关系
涉外经济关系
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发生在具有涉 外因素领域内的经济关系,包括企业 组织与涉外经济管理机关之间的经济 管理关系,以及外贸组织、企业组织、 外商等之间的涉外经营协调关系。
经济法的定义
智力成果的特征
创造性、非物质性和客观表现性。
智力成果的类型
包括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 设计、科学发现、商标,以及作为其他 科技成果权客体的其他科技成果,如合 理化建议。
——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 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 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 人的法律义务所保证的法律手段。据此, 权利主体有资格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 为,或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 为;

物是存在于人身之外,能满足权利 主体的利益需要、并能为权利主体所支 配和利用的物质实体。
物的种类
(1)根据物是否能够流通及能在何范围 内流通为标准,分为流通物、限制流通 物和禁止流通物。
(2)有体物和无体物。
(3)根据一定时期内是否有所有人而划 分,分为有主物与无主物。
(4)根据转让物是否有独立特征或是否被权利 人指定而特定化分为特定物与种类物。特定 物是具有独立特征或被权利人指定,不能以 它物替代的转让物;种类物是指以品种、质 量、规格或度量衡确定,不需具体指定的转 让物。
(1)法院为什么拒绝受理小魏提出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法院为什么受理小魏提出的民事 赔偿诉讼?
2.法律调整对象的特征
——法律调整的是社会关系,即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
——法律调整的是通过人的意识和意志 发生的关系;
——法律调整的是具体的社会关系;
——法只调整那些客观上要求法律调整 的关系;
(5)依两个独立存在的物在用途上客观存在的 主从关系,把物分为主物与从物。主物是指 独立存在,与同属一人所有的其他独立物结 合使用中有主要效用的物;在两个独立物结 合使用中处于附属地位、起辅助和配合作用 的是从物。
(8)根据物能否移动并且是否因移动而影响 其价值,以及物权变动法律要件的不同为标 准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不动产主要指土地、 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及其他定着物,建筑物 的固定附属设备;动产是能够移动并且不致 于影响其价值的物。
A.钱某承担,因钱某诉讼时已满十八周岁,且有经济 能力
B.钱某之父承担,因钱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末满十八 周岁,没有经济能力
C.主要由钱某之父承担,钱某适当赔偿 D.主要由钱某承担,钱某之父适当赔偿
A。
参考答案
——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 和义务所指向的目标或要达到的目的。 包括物、行为,还有货币与有价证券、 智力成果等;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 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的行为或不 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
权利和义务的相对性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所 规定的,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护,权利 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
世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 义务的权利。一方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 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 权利。
无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 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 义务的能力。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 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 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练习题
高中生钱某于1980年9月2日出生。1998年6月1日在 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2000元。钱某 毕业后进入一家炼钢厂工作。1999年2月,李某起诉 要求钱某赔偿医药费。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联系(举例)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
第33条 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
(一)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二)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第128条 债务人有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 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的行为,损害 债权人利益的,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讲 经济法概述
一、法律调整的对象及其定义
1.定义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已被法律调整的或 客观上要求法律调整的具体的意志社会关 系。
案例思考题
2005年12月19日,小魏在北京动物园京鼎服装 市场买鞋与摊主争执,其男友马超来讨说法时 被孙某等多名保安殴打,送医院后死亡。法院 认定孙某等人犯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刑。
D。
参考答案
案例思考题
案情简介
四川泸州一公民黄某,生前立有遗 嘱将自己的合法财产(140平米三居室) 遗赠给“同居情人”张某。黄死后,黄 妻蒋某拒绝按黄某生前的遗嘱分割财产 给张某,张某诉至法院。请问:应该怎 样判决?
(提示:按我国继承法规定,死者生前立有遗嘱 的,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法院若以继承法判决, 则应判决蒋某败诉;但这就等于让黄某生前包养的 “二奶”(情妇)胜诉,又有违社会公德。)
2.法律关系的特征 ——社会关系 ——意志(思想)关系 ——权利义务关系
3.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 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权利的享 受者和义务的承担者。主要包括国家机 关、法人、其他社会组织与自然人、内 部组织等;
练习题
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 A.具有我国国籍的中国公民 B.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C.国家和政党 D.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按照调整手段不同可分为:法律 规范、非法律规范(包括道德规范、 习惯、社会团体规范等)。
什么是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这是与非法律规范的区别点)
法律规范是一种比较定型、反复 适用的行为规则。
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不同 ——产生方式不同(制定或认可、具体) ——表现形式不同(规范性文件) ——保障方式不同(国家强制力) ——调整范围不同(一部分社会关系) ——生效时间不同(颁布时间或规定时间) ——反映生活速度不同(滞后) ——对人的要求不同(只看行为,不着重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
以各种组织为基本参与者参加的经济管理 关系和一定范围内的经营协调关系。
1.经济管理关系; 2.经营协调关系; 3.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4.涉外经济关系; 5.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关系和方面。
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是 指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社会组织 内部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和微观经 济管理关系。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1、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一个逻辑上周全的法律规范,是由“假定,
处理,制裁”三要素组成的。 ——假定:是把规范同生活状况联系起来
的部分,它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这一规则有 效;
——处理:是行为规则本身,即权利义务 的安排;
——制裁:是对违反这一规则将采取的国 家强制性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