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仪的简述及应用
zV1m2v
(1)
2
精品课件
5、加速离子进入一个强度为H的磁场,发生偏转 ,半径为:
rmv
(2)
zH
将(1)(2)合并:
mH2r2
(3)
z 2V
当r为仪器设置不变时,改变加速电压或磁场强度,则不 同m/z的离子依次通过狭缝到达检测器,形成质量谱, 简称质谱。
精品课件
4.2.2 有机质谱中的各种离子
M akeup G as
Sw eep Gas Out
图4-5 雾化进样系统
精品课件
对于蒸汽压低的样品进行衍生化后进样
例如:葡萄糖变成三甲基硅醚的衍生物
HO HO
CH2OH O OH
Me3SiCl
CH2OSiMe3
OH
O
OSiMe3
Me3SiO
Me3SiO
精品课件
OSiMe3
2、 离子源(ion source)
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电喷雾电离源,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LC-MS联用仪,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富立叶变换质谱仪等
目前质谱分析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环 境、地质、能源、药物、刑侦、生命科学、运动医学等 各个领域。
精品课件
4.1.2 质谱分析法是按照离子的质核比(m/z)大
小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测定从而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的一种方法。
指由简单断裂产生的离子。 4)重排离子(rearrangement ion) 经重排反应产生的离子,其结构不是原分子结构单元。
精品课件
5)母离子(parent ion)与子离子(daughter ion) 任何一离子进一步产生某离子,前者称为母离子,后者 称为子离子。
6)亚稳离子(metastable ion) 是从离子源出口到检测器之间产生的离子。
1)分子离子(molecular ion)
样品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电离所产生的离子,记为 M 。
2)准分子离子(quasi-molecular ion) 准分子离子常由软电离产生,一般为 M+H +、M-H +。 3)碎片离子(fragment ion) 泛指由分子离子破裂而产生的一切离子。狭义的碎片离子
图4-6电子电离源原理图
精品课件
EI是质谱中最常用的离子源,电子能量一般为70eV,大 多数有机化合物的电离电位7~15eV,多数分子离子进一 步裂解产生碎片离子。
样品分子形成离子的四种途径: • 样品分子被打掉一个电子形成分子离子(同位素离子)。 • 分子离子进一步发生化学键断裂形成碎片离子。 • 分子离子发生结构重排形成重排离子。 • 通过分子离子反应生成加合离子。 特点: ❖ 碎片离子多,结构信息丰富,有标准化合物质谱库; ❖ 主要用于挥发性样品的电离,不能汽化的样品不能分析; ❖ 稳定性不高的样品得不到分子离子;
大气压化学电离(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LDI)
精品课件
(1) 电子电离源(electron ionization EI)
动画
精品课件
图4-4 雾化进样
精品课件
HEN N eb u lizer
H eater H eated G as
N e b u lize r G a s
Sw eep G a s In
W a te r Va p o r
D ry A erosol W ater Vapo r
S a m p le F lo w In
精品课件
(2)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 CI)
结构与EI同,离子化室充反应气体(甲烷、异丁烷、氨
等),电子首先将CH4离解,通过离子-分子反应来完 成电离。其电离过程如下:
CH4 + e CH4+ + CH4
CH4+ + 2e ( CH3 + , …) CH5+ + CH3
离子源的作用是将欲分析样品电离,得到带有样品 信息的离子。
电子电离源(electron ionization
EI)
化学电离源(chemical ionization CI)
快原子轰击(fast atom bombardment FAB)
电喷雾源(electronspray ionization ESI)
7)奇电子与偶电子离子(odd- and even-electron ion) 具有未配对电子的离子称为奇电子离子,不具有未配对 电子的离子称为偶电子离子。
8)多电荷离子(multiply-charged ion) 失掉两个以上电子的离子称为多电荷离子。
9)同位素离子(isotopic ion) 当元素具有非单一的同位素组成时,产生同位素离子。
第四章 质谱分析法 Mass Spectrometry,MS 第一节 概述
分子
精品课件
4.1.1 质谱仪的发展史
1911年: 世界第一台质谱装置(J.J. Tபைடு நூலகம்omson) 40年代: 用于同位素测定和无机元素分析 50年代: 开始有机物分析(分析石油) 60年代: 研究GC-MS联用技术 70年代: 计算机引入 80年代: 新的质谱技术出现:快原子轰击电离子源,基
精品课件
4.2.3 质谱仪的组成
进样系统(inlet system) 离子源(ion source) 质量分析器(mass analyzer) 检测器(detecter) 真空系统(Vacuum system)
精品课件
1、样品引入系统
气体——直接导入或用气相色谱进样 液体——加热汽化或雾化进样 固体——用直接进样探头
1、进样
化合物通过汽化引入离子化室;
2、离子化
在离子化室,组分分子被一束加速电子碰撞(能量约 70eV),撞击使分子电离形成正离子;
M —— M+ + e 或与电子结合,形成负离子
M + e —— M-
精品课件
3、离子也可因撞击强烈而形成碎片离子:
4、荷电离子被加速电压加速,产生一定的速度v, 与质量、电荷及加速电压有关:
质谱法的主要作用是: (1)准确测定物质的分子量 (2)根据碎片特征进行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分析时,首先将分子离子化,然后利用离子在电场或 磁场中运动的性质,把离子按质核比大小排列成谱, 此即为质谱。
精品课件
第二节 质谱分析的原理与仪器 4.2.1 质谱分析的过程与原理
图4-1 MS分析过程示意图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