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疫苗市场现状与发展分析-市场研究报告解读

国内外疫苗市场现状与发展分析-市场研究报告解读

國內外疫苗市場現狀與發展分析∙關鍵詞︰疫苗市場現狀發展∙信息整理︰慧典市場研究報告網/∙信息來源︰醫藥經濟報∙發表時間︰2006年09月11日8月下旬,科技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我國第一個艾滋病疫苗Ⅰ期臨床研究結果。

49位受試者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接種疫苗的受試者中產生了針對HIV的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

受試的這種艾滋病疫苗,是由兩種疫苗組成的混合型基因疫苗,其抗艾滋病毒的能力得到了加強。

Ⅰ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這支艾滋病疫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已經達到國際同類疫苗的免疫應答水平。

就在上述結果宣布之時,來自全球170多個國家的2.4萬名各界代表聚集在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多倫多,參加第16屆世界艾滋病大會。

會上,國際艾滋病協會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官員對中國政府在防治艾滋病方面所作的努力給予了肯定。

大會發布了名為《艾滋病疫苗藍圖》的雙年度報告,全面總結了世界艾滋病疫苗研發的最新動態。

國際艾滋病疫苗行動組織主席伯克力表示,疫苗是人類戰勝艾滋病的最大希望,目前全球有30多個疫苗項目正在研發中,已有多種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這些試驗將在2008年後產生結果。

這份報告還預測,有效的疫苗將到2030年使全球每年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數從現在的460萬下降到200萬以下。

而要做出任何準確預測,迄今仍然十分困難。

因為盡管艾滋病疫苗是世界各國科技競爭的熱點,但經過20多年的研究努力,至今尚未有一種研發成功,一切預測都缺乏現實基礎。

面對“艾滋病疫苗何時能夠研發成功”這個人們最關心的問題,由于種種障礙與風險,科學家僅能表示審慎的樂觀。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這個機會可能在中國,“如果中國政府給予重視,中國有可能率先研制出艾滋病疫苗”。

疫苗中國造2005年3月12日10時,經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我國首支艾滋病疫苗在廣西南寧揭開了人體試驗序幕。

試驗從80余名志願者中選取了49名受試者,均為18~50歲的健康成人,其中33名男性,16名女性,分8組進行試驗。

該疫苗是由DNA疫苗和非復制性重組痘病毒載體疫苗構成的復合型疫苗。

按照“致敏強化”的免疫策略,先用DNA疫苗進行初次免疫,然後用病毒載體疫苗進行增強免疫。

兩種疫苗分別注射,每種疫苗注射的次數不等,注射方式包括肌注、皮下注射等。

可以說,這只艾滋病疫苗是專為中國人設計的。

從1996年起,科研人員在國內艾滋病高發區進行了大量流行病學調查,並從患者血液中分離出HIV-1中國流行株,確定其為B/C混合亞型。

通過基因組全序列分析,科研人員確定了病毒的基因序列,據此構建了這種復合型艾滋病疫苗。

從臨床前的動物實驗來看,該疫苗在動物體內產生針對HIV-1的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比例為100%,誘導CD8+淋巴細胞產生陽性反應的比例為5%~11%。

這是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實驗結果,因為通常的實驗結果在1%~3%。

動物實驗的成功為疫苗進一步在人體實驗打下了實踐基礎。

而Ⅰ期臨床的研究主要是評價疫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安全性的擔心主要來自接種疫苗後的各種不良反應。

尤其是,由于DNA 疫苗是把含有編碼抗原蛋白基因的雙鏈DNA分子直接注射到體內,通過抗原蛋白在體內的表達來誘導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所以這種外源DNA或許會與人體細胞染色體整合從而影響某些癌基因或抑制基因的表達。

今年6月11日,最後一組15名接種疫苗的志願者,接受了全面體檢,整個Ⅰ期臨床研究按照預定方案如期完成任務。

結果表明,受試者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接種疫苗的受試者中產生了針對HIV-1的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

根據有關規定,疫苗用于人體試驗的階段總共分為3期,只有第Ⅲ期完成後顯示疫苗對人體具有保護性才大功告成,這個過程需要8年時間。

第Ⅰ期測試主要是安全性和耐受性,需要1年半時間;第Ⅱ期主要是免疫原性(對機體免疫系統有效的刺激作用),這是判斷疫苗能否繼續進行的關鍵,時間至少2~3年;第Ⅲ期主要測試疫苗的保護性,時間也需要4年左右。

據悉,我國首只艾滋病疫苗的Ⅱ期臨床研究何時開展還將取決于Ⅰ期臨床試驗的評價結果,具體日期目前還未確定。

VaxGen失敗的啟示相關統計數據也表明,就世界範圍而言,進入Ⅰ期臨床試驗的不超過110例艾滋病疫苗中,能順利進入Ⅱ期臨床試驗的僅為12例,比例尚不到十分之一。

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該研究領域的後起者,中國能夠躋身全球35支進行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的研發隊伍實屬破冰之舉。

中國醫學科學院艾滋病中心主任張林琦教授對該試驗給予了高度評價︰退一萬步說,此次試驗即使失敗,也可從中獲得很多重要的“實戰經驗”,推動我們下一步的研究。

但是艱難和風險可想而知。

國際艾滋病疫苗行動組織指出,自2000年以來,雖有更多國家和機構加入了艾滋病疫苗的開發,正在進行試驗的疫苗數量增加了一倍,發展中國家對疫苗開發的參與程度大大提高。

但是,可以大規模付諸實用的疫苗仍然沒有出現,疫苗開發面臨著許多重大挑戰。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在2003年和2004年,世界上最早的兩項艾滋病疫苗大規模Ⅲ期臨床試驗分別在北美和泰國失敗。

試驗結果顯示,VaxGen公司的候選疫苗AIDSVAXB/E和AIDSVAX B/B既不能有效阻止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也不能延緩艾滋病患者病情發展。

與此同時,美國、英國、意大利、德國等發達國家都有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據悉,中國未來還將有1~2個疫苗將開展臨床試驗。

但事實是,大部分處于人體實驗中的疫苗,很少顯示出(或根本就沒有)預防功效。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艾滋病疫苗區別于一般傳染病疫苗的特殊之處在于,傳統疫苗都是把病毒毒性減小後輸入人體,從而產生既不生病又能保護肌體的作用。

但這種做法對變異性頗高的艾滋病病毒卻很困難,到目前尚沒有找到一種有效辦法在減輕艾滋病病毒毒性的同時確保其安全性。

這成為艾滋病疫苗研發的最主要障礙。

另外,迄今,在全球範圍內還沒有對如何評估疫苗的效果達成一致,缺乏合適的動物模型使艾滋病疫苗的評價仍然依賴于臨床試驗。

不過,VaxGen公司疫苗臨床試驗的失敗,卻促使了世界艾滋病疫苗研發方向的集中。

像中國研發的疫苗一樣,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艾滋病疫苗都采用DNA疫苗和病毒載體疫苗聯合免疫的方法,誘導人體對艾滋病毒產生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

這已經成為艾滋病疫苗設計的趨勢。

但國際艾滋病疫苗行動組織副主席韋恩•科夫針對這種現象提醒︰“太多科學家在研究同一個主題,方向過于狹窄,應該注重根據其他原理開發新型疫苗。

”資金是最現實的問題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年度報告,2005年全球有將近500萬人新感染艾滋病,全球艾滋病感染者總數達到了4030萬,累積感染者人數已超過7030萬。

在全球與艾滋病病毒的斗爭中,科學家已經研制了一些能夠抑制艾滋病病毒的藥物,但即使目前公認療效最好的“雞尾酒療法”,也只能穩定或減緩艾滋病癥狀,而不能徹底消滅體內病毒。

因此,專家普遍認為,疫苗是解決艾滋病這一難題的最有效武器。

尤其對發展中國家而言,艾滋病疫苗是控制艾滋病並最終完全消滅艾滋病的最經濟的方法。

中國在這場研發競賽中的優勢很明顯。

哈佛大學艾滋病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呂亦晨曾表示,從大環境看,中國人現在的生活水平、教育程度,中國的疫苗產業、公共衛生防疫系統,制藥工業,在發展中國家中屈指可數。

從艾滋病本身狀況看,中國有高感染率的局部地區和人群,某些生物科研技術水平又跟美國比較接近,在設施和可訓練的人員方面又遠比非洲有優勢。

但是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都普遍面臨資金不足的現實。

盡管我國艾滋病疫苗項目曾經于2003年和2005年相繼得到“十五”、863計劃、“創新藥物與中藥現代化”重大專項等科技計劃的重點資助,也受到過其他各級科技部門的資助。

但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資金問題依然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據悉,科技部將在“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加大對艾滋病藥物與疫苗研究的支持力度。

此外,在本屆世界艾滋病大會上,比爾•蓋茨與妻子共同創建的“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已與中國達成協議,將對中國包括艾滋病疫苗研發在內的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進行資助。

另外,2004年以來,中國已與另一個致力于艾滋病防治的“克林頓基金會”成功開展了一系列合作項目。

可這些對于需要大量資金作為後盾的艾滋病疫苗研發來說仍顯不足。

本屆世界艾滋病大會指出,盡管過去幾年里對艾滋病疫苗的投入獲得了實質性的提高,2005年全球用于艾滋病疫苗研發的資金高達近7.59億美元,但其佔各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仍然很低。

此外,盡管國際制藥和生物技術公司在艾滋病疫苗的研發中起一定的作用,但它們的投入僅佔10%。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疫苗的研發投入來自公共部門,如政府財政及公共和私人基金。

然而,矛盾的是,艾滋病屬于公共衛生問題,艾滋病高發區多屬于貧困地區,即使有朝一日,艾滋病疫苗研發成功,高昂的費用可能令他們望而卻步。

因此,如何激勵私營公司增加公共衛生科研開發和投入,同時又使他們研發的產品能夠讓更多的人消費得起,是全世界今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鏈接︰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10多種艾滋病疫苗進入臨床試驗,3種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2002年,一種由美國生物技術公司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分別在南非和美國開始了人體試驗。

2003年年底,南非批準了第二種由肯尼亞和英國共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進行試驗,這種疫苗已在肯尼亞和英國完成了第一階段人體試驗,在加拿大的人體試驗也在進行當中。

2003年,VaxGen公司結束了疫苗在北美地區為期5年的人體臨床試驗,結果接受疫苗注射的志願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會僅減少了3.85%。

而該公司另一項在泰國的艾滋病疫苗試驗始于2000年,2546名靜脈注射吸毒者在曼谷地區17個醫療中心參與試驗,但試驗結果顯示,這種疫苗並未給人體帶來特別的保護,也不能延緩病毒感染者的發病進程。

2004年年初,意大利開始艾滋病疫苗第一階段人體試驗,有32名健康人和56名艾滋病患者參加試驗。

預計整個試驗過程將持續6年。

2004年,德國開始艾滋病疫苗第一階段人體試驗,該疫苗是特別針對在非洲和東南亞傳播較多的C型艾滋病病毒而研制的。

2005年年底,日本的一個研究團隊在艾滋病疫苗研究上取得進展,疫苗在猴子身上的實驗獲得成功,這種疫苗將于今年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另外,一個由美國軍方研制的疫苗業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結果4年後才能揭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