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关于《朝花夕拾》中的短篇,下列错误的是(A)A.《藤野先生》——写最使鲁迅讨厌的日本老师B. 《父亲的病》——揭露庸医误人的实质C. 《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批判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童年生活的乏味2.作者小时候到私塾里读书,行几次礼?其中第几次算是拜先生?(D)A.三次,第二次B.四次,第二次C.两次,第一次D.两次,第二次3.关于藤野先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A.高而廋,须发花白,戴着眼镜B.黑而廋,八字须,戴着眼镜C.矮而胖,须发花白,戴着老花镜D.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5.《琐记》中,说“我”偷家里的东西去变卖的流言是谁编的?(A)A.衍太太B.阿长C.范爱农D.沈四太太6.下列民间故事,在《二十四孝图》中未提及的是(A)A.闻鸡起舞B.卧冰求鲤C.老莱娱亲D.郭巨埋儿7..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D)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8.下列选项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朝花夕拾》寿镜吾先生B.他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

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朱赫来C.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

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水浒传》中鲁智深D.他的脑袋在肩膀的曲线构成的弧形上高傲地昂着,他的那双黑眼睛沉着冷静地注视着别人---《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9.《琐记》中,以下哪位人物没有提及?(D)A.我的母亲B.沈四太太C.衍太太D.祥林嫂10.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D)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11.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A.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B.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C.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D.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12.“五猖会”在绍兴哪里举办的?(A)A.绍兴城东关B.绍兴城西关C.绍兴城南关D.绍兴城北关13.下列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的一项是(A)A.《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作者笔下的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虚荣心。

B.《五猖会》叙述了迎神赛会时看扮演《水浒传》的场景,可惜妇孺们是不许看的,所以“我”感到很不开心。

C.《二十四孝图》中所描绘的“黄香扇枕”“卧冰求鲤”“老莱娱亲”等故事,都让年少的“我”深为感动,久久不忘。

D.《藤野先生》中,因为被无端指责考试前得到了老师漏泄的题目,“我”感到无比气愤,决定离开仙台,不学医学。

1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做过傻事、错事,陷入绝境时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最终成长为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

B.《格列佛游记》中“慧駟”们教育子女学习克制、勤勉以及整洁等课程,还训练子女沿着陡峭山坡上下奔跑,以提高它们的力量、速度和耐力。

C.《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15.按作者的观念,《二十四孝图》宣扬什么思想?(C)A.多子多福B.封建迷信C.封建孝道D.都不是16、《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

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C)A、《父亲的病》B、《琐记》C、《故乡》D、《无常》17.正准备乘船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要我背熟了《鉴略》才可以去,“我”的心情(C)A.没有受到影响B.从无奈到高兴C.从兴高采烈转为极度沮丧D.以上都不是1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作者便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B)A.《三国演义》和《红楼梦》B.《荡寇志》和《西游记》C.《三国演义》和《水浒传》D.《红楼梦》和《水浒传》二、综合阅读题(共64分)1.《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12分)(1)《朝花夕拾》中不乏“讲故事的人”,他们极大地调动了鲁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述关于“美女蛇”的故事。

请你再举出两个。

(4分,须有篇名、人物、故事)(2) 有人说《朝花夕拾》中有“小鲁迅温馨的回忆,大鲁迅理性的批判。

”请结合《朝花夕拾》相关篇目内容,简析这样评价的依据。

(8分)答:(1)示例:《狗·猫·鼠》中,祖母讲述“猫”的故事。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讲述关于“长毛”的故事。

(2)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2.名著阅读题。

(10分)五猖会(节选)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在鲁迅《朝花夕拾》中,除了本文的父亲,我们还认识了许多人。

有为人公正,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的,毫无民族偏见的;有身材高大,眼球白多黑少,追求自由而终归无法实现理想的同乡;有大字不识,却为鲁迅买来了《山海经》的。

(填人名)。

(6分)(2)赏析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答:答:(1)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范爱农阿长(长妈妈)(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急于要背完书的情形,表达了“我对”父亲逼“我”背书的无奈与不满。

3.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回答选文后的两道小题。

(8分)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上面这段选文出自《朝花夕拾》中哪一篇?作者是谁?(4分)(2)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体现了作者对父亲让自己背诵《简略》持什么态度?(4分)答:(1)五猖会鲁迅(2)比喻不满(或厌烦等,意近即可)4.走进名著(10分)早晨,住在一门里的她进来了。

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

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

快叫呀!”她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

还不快叫?!”“父亲!父亲”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什么呢?……不要嚷。

……不……。

”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1)选段中的“她”指的是。

(2分)(2)选段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4分)(3)在《朝花夕拾》整部作品中,鲁迅刻画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强烈的爱憎之情。

请写出书中一个能够表现鲁迅“爱”之情的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一处情节。

(4分)【答案】(1)行太太(2)在行太太的影响下,“我依从了旧观念和旧习俗,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呼喊,增加了父亲的痛苦,让他走得不安生。

我的自责,表达了对父亲强的爱以愧疚痛悔之情。

(意思对即可) (3)示例:①长妈妈喂我吃福给我买《山海经》藤野先生,为我批改讲义;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范爱农,写我和范爱农在东京同乡会的争执;故重逢酒楼5.运用课外名著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试题。

(6分)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其中父亲要求我“背诵《______________》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答案】《五猖会》《鉴略》6.名著阅读(14分)(1)【读文评点】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枪,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8分)(2)【举一反三】有人说,《朝花夕拾》蕴藏着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请根据示例,分别再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6分)【温馨的回忆】(3分)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理性的批判】(3分)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答案】(1)①对“我”关爱,为“我”操心②少年闰土(或闰土)③热情好客,纯朴善良④《父亲的病》(2)【温馨的回忆】【示例1】《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个“吹嘟嘟”,呲呲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