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探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术护理配合的要点,难点。

方法对25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手术,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做好术中的护理配合。

结果25例患者手足麻木明显减轻,肢体运动无障碍,疗效满意。

结论科学严谨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标签:颈椎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内固定;护理配合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单一节段的颈椎病一般采用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但是多节段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者,单纯前路手术无法解除临床症状,往往需要行后路椎板减压内固定术[1]。

现将我院自2013年1月~12月所实施的椎管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6例。

年龄45~67岁。

1.2 方法:患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取俯卧位持续牵引,后正中切口。

分离组织暴露C3~7椎体行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颈椎后路单开门支撑板内固定术。

彻底止血冲洗,逐层缝合伤口。

包扎伤口,待患者清醒拔管后送回病房。

2. 结果
手术成功结束,术后随访患者手足麻木减轻,3例消失。

患者对疗效满意无并发症。

3. 手术配合
术前准备:术前一日访视患者,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术中体位,麻醉方式。

告知患者禁食禁饮的时间和配合方法。

手术开始前2h开启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湿度50%~60%温度22~24℃。

将术中所需的电刀,气动磨钻,C臂机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保证其功能良好。

器械准备有一般手术器械,颈椎后路手术器械,颈椎后路单开门支撑板内固定装置。

护理人员配合麻醉医师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术中配合:①器械护士护理配合:建立无菌台,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了解手术医生的习惯,熟悉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手术流程。

该手术取后正中切口,切开后逐层分离组织。

准备好带有钡线的条形纱布填塞棘突两侧,可充分暴露C3~7节椎体,还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与巡回护士一起安装气动磨钻,调整合适的钻速备用。

C3~7椎体做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时器械护士准备好薄而锋利的椎板咬骨钳,精细的刮匙,收集骨质较好的碎骨以便植骨時使用。

椎管扩大减压时风险较大,出血量多,护士备好双极、棉片、止血纱及明胶海绵
等。

减压完成后将C3~7棘突及椎板轻轻向右后侧掀起,使脊髓向后飘移。

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支撑板固定,植入准备好的骨屑帮助其融合,减轻压迫症状。

彻底止血,冲洗放置引流管。

使用2-0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最后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缝合皮肤包扎伤口。

巡回护士护理配合: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建立静脉通路。

协助麻醉医生实施麻醉插管及中心静脉置管和挠动脉穿刺。

麻醉成功后协助手术医生摆放手术体位。

本院颈椎后路手术通常采取俯卧位,头部安放于头架的马蹄形头托上用宽胶布加以固定或使用头架直接用头钉固定。

胸廓及髂前上棘两侧放置水袋使胸腹部悬空,避免术中压疮保持呼吸通畅。

脚踝处放置圆柱形软枕,腘窝处使用约束带固定。

与洗手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纱布、棉片、缝针等。

密切关注手术进程,及时供应所需物品。

手术结束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协助麻醉医师拔出气管插管。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送患者回病房。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帮助手术医生将患者置于平卧位。

待患者清醒肌力恢复后,嘱其抬腿勾脚顺利完成后可拔出气管插管。

观察0.5h无异常后送回病房。

4. 小结
颈椎后路手术对手术体位要求较高,摆放后注意保护易受压部位。

女性患者注意保护乳房,男性患者保护阴茎和阴囊还要注意前额眼睛及骨骼隆凸处。

翻动患者时3人以上共同协作,保持脊柱轴线稳定。

术后应立即给患者带上颈托加以保护。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环境清洁,减少人员走动。

术中所用器械须经高压蒸汽灭菌。

参考文献
[1]任素珍,刘秀兰,张杰敏,等.颈椎后路单开门加侧块钉棒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864-8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