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现代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现代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作者:芦志红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8期
一、现代管理会计简述
现代管理会计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以现代的管理科学为基础,在改善和丰富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许多诸如运筹学、
行为科学等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新的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从而使现代管理会计成为一种全面性的,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的决策性管理
会计。

它经历了由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向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的过渡,通过科学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各个环节,促使企业努力争取经济效果好,其所生产的产品也符合社会需要,实
现了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

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专业性
现代管理会计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其工作是由专业人员进行。

正是由于这些人员具有专业
的知识,他们可以从纷纷杂杂的信息库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从而为企业管理中的决策提供建议。

在现实企业中,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的高低,其所能提炼的信息的质量和效果,对于
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从而为决策者选择出最优的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二,辅助性
现代管理会计的辅助性主要表现在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决策的辅助
作用。

即管理会计通过对经营决策方案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对经营活动进程和效果的分析评价,得出相关信息,经加工、整理后,根据决策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职能去帮助、影响决策者,为决策者进行最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科学性
现代管理会计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的一个组成内容。

我们
建立现代管理会计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它能够帮助决策,能够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使
决策更加科学化,具体的来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现代管理会计方法的科学性:目前我国的现代管理会计保留了传统管理会计中诸
多好的方面,改进了不足,总结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方
法而发展起来的。

主要的方法有: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成本——效益分析、作业成
本管理等,都是比较科学的辅助决策的方法。

另一个方面,现代管理会计手段科学化是说,现代管理会计通过运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为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
科学化的保障。

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及职能
(一)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
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现金流,它反映了现代会计界最新的发展水平。

它与传
统的财务会计相比,在方法上有些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是运用了传统的描述性的方法,对有关
内容进行简单的描述,而现代管理会计运用一定的分析的方法,动态的分析企业的现金流。


为企业的企业的现金流是不断地流动的,是动态的,所以运用动态的分析方法更能深入。

它不
仅涉及到常数,而且还涉及到变数,也即“差量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贯穿始终,它
在不同情况下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成本性态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边际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折现的现金流量法等。

(二)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
现代的管理会计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有解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职能。

管理会计有
时也称为“成本会计”,主要是因为它所做的一切分析主要是以成本为核心的,经过财务成本
的预测、计算、控制、考核,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最准确、最真实的数据,从而促使企业采取
有效措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的来讲,现代管理会计从成本的概念入手,按照经济用途、性态、可控性、可追踪性、可盘存性、经营决策等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对于半变动成本采用散布图法、高低点法和回
归直线法等方法进行分析。

另外,由于不同产品的成本的构成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产生了变动
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两种不同的计算成本的方法,现代管理会计对于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
对比评价,并以此分析了成本、产量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

三、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管理会计信息取得的多样化及全面化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的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内外部的
环境是不断变化,现代管理会计为了使企业更好的适应这些变化,就需要从过去的主要关注企
业内部的信息转变为既要关注内部的信息的变化也要关注外部的信息的变化。

与此同时,现代
管理会计通过考虑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及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方法,取得
各种与企业决策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有财务的而且还应该有非财务的,不仅仅有
数量的而且还应该有质量的,不仅仅有经济的而且还应该有非经济的,总而言之,只要是与企
业的决策有关的信息,现代管理会计都会而且应该提供。

(二)作业成本法将成为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
在传统的管理会计中,成本的计算是采用单一的标准来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的,虽然这种
方法相对简单,但是从准确性上来看,这种方法并不能准确的反应不同产品中技术因素对费用
的影响。

与此同时,由于在信息社会中服务业和知识经济行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传统成本
核算也不适合对这类行业的成本进行核算。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
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以成本的前因后果为核心分析产品的成本,通
过分析各个作业活动中成本的发生情况,这样更能准确的反应产品的成本,从而能够更好的发
挥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决策的辅助作用。

目前,由于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相对复杂,国外有很少的企业运用,在国内更是还没有企业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成本的核算,但是由于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不同的作业的动因来分配不同作业
中心的制造费用,相对于传统的分配方法,更加准确真实,更有利于企业决策管理,所以随着
作业成本法本身理论发展的不断成熟,其将成为管理会计的发展的趋势。

(三)更加关注价值链的分析
目前,关于会计学的研究中比较前沿的一个研究方面就是价值链会计的研究,对比现在的会计核算有诸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价值链会计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相关理论和应用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现在还没有应用。

然而,由于所有的企业只是产品价值链上的一环,企业只有与价值链上的诸多企业联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所以,更加注重价值链的分析是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一个趋势。

(作者单位:新疆伊犁公路总段巩乃斯公路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