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CAD》课程教学标准
(2020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属于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服装企业CAD制板操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开设的。
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电脑进行打板、放码、排料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服装电脑打板、放码、排料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训练学生的服装CAD操作能力和辅助设计能力,熟练掌握不同种类服装的打板、放码、排料、工艺设计等服装企业中服装CAD操作设计的岗位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前导课程有《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服装工业制版》,后续课程有《单品设计》、《毕业设计》。
二、课时
60课时。
三、学分
4学分。
四、课程目标
(一)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升学生个人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2
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二)能力目标
1、了解服装CAD的发展历史与服装CAD在服装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2、掌握服装CAD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理论;
3、能够熟练使用服装CAD软件系统中各种工具。
4、能够对服装进行规格设置和编排。
5、能够根据款式要求进行服装结构图的绘制。
6、能够根据给定尺寸进行服装样板的缩放。
7、能够正确对样板进行文字及符号标注。
8、能够根据要求合理排料。
(≡)素质目标
1、树立成本意识。
不同的排料方法将影响用布量,从而影响到成衣的成本控制。
2、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服装工业样板的制作是服装企业生产环节中很重要的环节,一旦出错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培养挑战意识。
设置项目完成障碍,培养学生经受挫折、应对挑战素质。
4、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自主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能借助辅助设计系统快速、准确地进行服装样版设计,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打基础。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6、养成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与人交往习惯,具备奉献精神。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输出与2、能设置并打印出已排好操作步骤1:1唆架打
打印的唆架印图
六、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
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来,提升学生的课程教学参与水平和服装结构设计能力。
运用〃循环递进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多次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实施按由浅入深、往复循环放缓坡度、降底梯度的螺旋式逐步上升将基础知识到提升核心素养能力的秩序逐步进行展开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变得更容易。
递进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客观顺序又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步一步地进行诱导环环相扣步步逼近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有步骤地学习。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采用以服装工业制版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所设计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服装企业工作岗位和生产流程作为课程主线,通过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掌握服装制板、制作等基本流程,然后将本课程分解为服装CAD制板、服装CAD放码、服装CAD排料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
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服装制板的流程。
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中对制板、放码和排料等都作了较详细要求,并在项目设计中安排了多种案例实践活动。
同时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倡导学生在“做〃中〃学〃。
通过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胜任服装CAD制板的职业能力,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导、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要以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各项任务为主线、结
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有实用性又有开放性,及在注重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应根据企业和
市场的变化,及时将最新版型设计理念引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
教材形式上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表述深入浅出,内容图文并茂。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综合能力,教材应
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
各项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应实用、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资源开发与利用
1、注重学材的开发
要加强各种形式的学材开发,以更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2、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生动服装结构作品(包括实物、图片、PPT.微课视频等),以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快理解、吸收课程知识,熟练掌握服装CAD软件的操作流程。
3、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教育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活动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使用服装CAD软件的实际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
为此,学校应与各服装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让学生在服装老师的带教下参与服装工作实践,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服装制版员创造条件。
七、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部分权重见下表。
考核内容主要有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情感态度评价、作品评价等;考核方式主要有笔试、实操、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等,由授课教师根据校情、学情自主制定。
.评价方式
要求: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
其中过程性考核60%,结果性考核40%。
(1)过程性考核(60%)
过程性考核是指任课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考核评价。
其中考勤(10%)、学习态度(5%)、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5%)、项目设计过程(40%)。
其中项目设计分四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具体分值见上表。
(2)结果性考核(40%)
结果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上机操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