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2×600MW机组工程斗轮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公司神头项目部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组织机构 (4)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4)第五章人、材、机计划 (4)第六章技术准备 (5)第七章现场准备 (6)第八章施工内容描述 (7)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13)第十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措施 (16)第十二章危险辨识与危险源评价表 (16)第十三章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计划 (1)附表一:斗轮机基础施工进度计划附表二: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附表三: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计划1.编制依据《斗轮机基础施工图》F014IVS-T053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篇》(DL/T 5210.1-200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807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GB50204-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2005)《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3-2003)2. 工程概况2.1 山西神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2×600MW 工程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本工程建设2×600MW 工程。
输煤系统斗轮机基础为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基础底标高-2.20米、-2.0米两个标高,±0.00米相当于1371.40米。
混凝土:垫层C10 基础C30。
2.2持力层为○51○53层页岩、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3. 组织机构神神头头项项目目部部组组织织机机构构图图4. 进度计划(见附图)5. 人材机计划5.1人力计划5.2机械配备计划6.技术准备6.1.1认真学习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规范与规程,并在施工前取得共识。
6.1.2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图纸自审,参加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把施工图上的问题解决在施工前。
6.1.3依据业主提供的点位座标,高程资料及设计图纸所示平面尺寸,会同业主、监理进行资料、现场检验核定、复测,对场地进行中间交接,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根据控制网对新开工程进行放线。
6.1.4对现场地貌进行测量,向业主及监理提供断面测量成果。
6.1.5向业主索取现场地下的隐蔽资料。
6.1.6请业主确定弃土场位置,并办理出土手续。
6.1.7请业主提供现场水、电接驳点及排水井点。
6.1.8根据现场情况,做好现场的平面布置,并报业主、监理审批。
6.1.9作好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认真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施工预算,做好分部工程的工料分析。
6.1.10编制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其审批后,指导各分部分项的施工方案或作业设计的编制。
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按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机械使用计划。
合理配套有关作业用料、周转工具和设备等。
6.1.11组织技术交底,使各级人员熟悉工程情况,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规范及技术标准要求和施工方法。
在施工中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完成任务。
技术交底对象:主要是项目部管理员,专业施工队管理人员及作业层班组长和操作工人。
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内容、施工图要点、质量标准、操作规程、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工种配合和安全施工技术等。
对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机具以及特殊要求应进行专门的技术交底。
6.1.12及时统计材料、构配件,提出加工定货数量、规格及日期计划。
6.1.13按照组织的货源和进场的材料,及时进行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检验。
6.1.14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和砂浆的试配和试验。
6.1.15强化经济意识,加强技术与经济的结合,采用先进和适用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推行标准施工工艺,落实降低材料消耗。
7.现场准备7.1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根据给定永久性座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
7.2做好“四通一平”,认真设置消火栓确保施工现场水通、电通、道路畅通、通信通和场地平整,按照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火栓。
7.3建造临时设施按照施工平面图的临时设需要量计划,建造各项临时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用房。
7.4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各项工作。
7.5组织建筑材料进场根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制品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堆放。
7.6拟定有关试验项目计划建筑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各项材料的试验、检验,对于新技术项目,应制定相应试制和试验计划,并均应在开工前准备。
7.7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落实冬、夜间和高温季节施工项目的临时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8.施工内容描述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基坑桩或扰对基底原状土。
8.1基础施工顺序基础放线→清理场地障碍物→土方开挖→清理基槽→地基验槽→放线→C10混凝土垫层→放线→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养护→模板拆除→土方回填。
8.2主要施工方法:8.2.1土方工程:1)测量放线a、施测前,应充分做好测量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对测量所用仪器、仪表、计算器具,应送到计量检测部门校验合格后,按照ISO9002标准实行严格控制、管理、专人使用,专人保管,每次测量均要有原始记录,对测绘示意图要妥善保管,以备查验。
b、施测测量所采用的仪器为瑞得RTS-822A型全站仪、DZS3-1自动安平水准仪,已经国家认可的机构检测并报验。
根据施工要求算出基础的上口开挖边线,本工程放坡系数按1:0.5,自然标高为:1371.70m 。
2)土方开挖a.在基槽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的方式进行开挖。
土方开挖前应对照施工总平面图和施工图纸进行放线,放出土方的开挖边线,放边线时按土的放坡系数(高度H为1,宽度B为0.5)1:0.5,基坑上口3m范围内不得有堆放物和弃土,,基坑(槽)挖完后及时组织打砼垫层。
施工道路距基坑口不得小于5m。
基础放完线以后应及时将开挖区域内的障碍物清除干净并和甲方及时沟通弄清开挖区域内有无电缆,沟道和其它构筑物通过,确认无误后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时,在机械挖不到的地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不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当土方开挖到距基底200mm厚,用人力开挖并清底修坡,严禁超挖和拢动地基土,并做好修帮清底工作. b.基槽开挖: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作好标高的控制工作,其标高的控制方法为: 当土方开挖到距基低设计标高200㎜的坑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作为修帮清底的依据,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基坑宽度标准,以此修整坑边,最后清除基底土方.c. 土方在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要设明显标志,以防危险事故发生,土方开挖前应对挖掘机作好技术交底工作,要随时注意土方边坡的稳定情况,必要时可适当地放缓坡度或加设支撑,施工时应对边坡的稳定性加强检查。
d.在距基坑上口边线1m处设围栏防护,高度1.2m。
为保证安全可靠,竖向钢管埋地深度为0.5m。
护栏刷红白相间油漆(间距0.3m),夜间照不到的地方应设红色标志灯。
3)土方回填a.在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进行,回填土施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回填过程中应注意土质中垃圾的清理,如果选用原有开挖土回填应清理回填土中颗粒较大土块。
土方回填前,填方基底和基础隐蔽工程检查和中间验收应结束,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
回填土的工艺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修整找平验收。
b.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回填前应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密实度要求和机具的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50mm左右,人工打夯不大于25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此项工作在施工前就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土方回填每层应做密实度实验,夯打遍数以满足设计要求为准,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1:6的斜坡形,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 1.0m。
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在机械不能操作的地方采用人工夯实,两人一组,采用自制的铁夯。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实压系数不得低于0.96。
d.总之,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应符合规范要求,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现行规范规定。
回填土在夜间进行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回填土时,质量检查人员必须全天跟踪检查,防止施工人员偷工、省时。
回填到设计高度以后,由人工进行修整并找平,会同业主、监理进行验收。
8.2.2钢筋工程1)钢筋进场时必须有原材料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并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在符合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后方可使用。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钢筋加工前清除表面的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
2)圆钢和直径小的螺纹钢采用焊接,钢筋焊接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直径大于20mm 的螺纹钢则采用机械连接。
钢筋切断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以减少损耗。
作业时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档板,以方便作业。
同时检查机械和断口刀片的完好性,保证钢筋断口的质量,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0mm。
3)钢筋弯曲成型按照规范的要求,根据不同的钢筋直径选择不同直径的弯心桩,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弯曲前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