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正基坑教程帮助

理正基坑教程帮助

系统操作说明1操作流程图1-1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流程图2流程说明开始通过两个途径可以进入【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的主界面:⑴在开始菜单中,打开【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⑵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系统主界面如如下图:图2.1-1 主界面路径设置有两种设置工程路径的方法:⑴在主界面设置路径:点主界面的【工作目录】按钮,弹出指定工作路径对话框,既可以从右侧上方选择路径处的树形目录中选择当前路径,也可以在工作路径文本输入框中直接输入当前的路径字符串。

然后点【确定】按钮。

⑵在单元计算界面设置路径:进入单元计算模块后,点【选工程】,弹出指定工作路径对话框,在树形目录或文本输入框中进展路径设置。

注意:1. 主界面设置的工作路径为单元计算、整体计算文件的默认路径。

同时单元计算文件还可以在单元计算模块设置的路径下保存;2. 单元计算界面与主界面设置的工作路径最好保持一致;3. 路径设置支持输入“空格〞;4. 单元计算控制菜单下的“打开工程〞功能同【选工程】。

单元计算和整体计算分别参见第一、二、三和四局部。

数据存盘与备份原始数据和结果数据均保存在设置的工作目录下:单元计算原始数据文件名:*.SPW;图形结果文件名:*.DXF;计算书文件名:*.RTF。

退出在单元计算界面下点击“退出〞按钮或菜单,退出单元计算模块;在主界面下点击“退出〞按钮或菜单,退出软件。

第一局部单元计算操作说明1操作流程图1-1 单元计算操作流程图进入单元计算点击“〞按钮,进入单元计算模块。

增加计算项目⑴第一次进入单元模块时,计算项目为空,如如下图。

图1.2-1 单元计算输出界面⑵必须点“增〞按钮,弹出图所示模板,并从中选取计算项目。

确认后进入设计数据录入界面。

图1.2-2 项目选用模板注意:1. 已经进展过单元计算的项目,进入单元计算后,既可以点“增〞按钮,从模板中增加新项目,也可从项目列表中选择已有项目〔如如下图〕,再点“算〞直接进入数据录入界面;图1.2-3 项目选用列表2. 点“删〞按钮,可删除列表中的计算项目,存放于工作路径中的该项目的工程数据将全部被删除,且无法恢复;3. “工程操作〞菜单〔如图〕功能同“增〞、“删〞和“算〞按钮。

图1.2-4 工程操作菜单数据录入数据录入界面数据录入界面如如下图,包括图形显示窗口和数据录入窗口。

图1.3-1 数据录入界面图形显示窗口:显示支护结构、土层、支锚与工况等信息。

数据录入窗口:分为根本信息、土层信息和支锚信息。

不同支护类型的录入数据有较大区别,具体参见第一局部的第、、与节。

注意:对新增的项目,需要录入设计数据;否如此既可读入旧数据也可修改数据。

菜单1. 辅助功能图1.3-2 辅助功能注意: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新旧版本的数据文件接口。

通过“读入深基坑版数据〞可打开版以前建立的*.dyd工程文件。

2. 选项图1.3-3 选项菜单“图形显示选项〞:系统默认显示如图。

不选择“显示土层填充〞可以提高图形显示速度。

图1.3-4 显示选项“安全系数配置〞:参见第一局部的节。

“土压力调整〞:参见第一局部的节。

“关闭〔打开〕计算信息窗口〞:当系统不能自动关闭窗口时,选择此菜单。

便于界面操作。

打开窗口,随时查询计算信息。

计算不同支护类型的设计内容差异较大,设计界面也有所不同。

点数据录入界面的“计算〞按钮,弹出如如下图的支护结构设计界面。

包括系数配置、参数录入与计算项目。

图1.4-1 支护结构设计界面注意:排桩、连续墙、水泥土墙和双排桩的设计界面如如下图,土钉的设计内容差异较大,参见第一局部节图。

系数配置1.计算过程系统提供两种计算过程:自动设计和详细设计。

自动设计:点“开始〞按钮,系统将计算内容一算到底。

期间无法中断计算、无法交互截面计算与锚杆计算参数,系统默认上一次界面与锚杆界面数据作为自动计算数据。

详细设计:点“开始〞按钮,系统依次计算所选内容。

期间可随时中断计算,可交互界面计算参数。

注意:1. 放坡没有“自动设计〞和“详细设计〞选项;2. 土钉的“详细设计〞无法中断;3. “自动设计〞时,系统做承压水验算,此选项灰掉;如果需要验算承压水,必须进展“详细设计〞。

2. 系数配置“安全系数配置〞:包括隆起、倾覆、渗流、管涌等参数配置,各规X的配置系数不同。

“土压力调整〞:左侧为土压力查询窗口,右侧为土压力模型选择与系数调整窗口。

如如下图:图1.4-2 土压力调整界面土压力查询:显示基坑开挖完毕时刻的弹性法、经典法土压力值,对应于选择的土压力模型;可通过点鼠标右键菜单〔如图〕对图形详细查询。

图1.4-3 土压力图形查询鼠标右键菜单土压力模型:满足不同地区土压力模型要求。

调整系数:通过系数调整满足各个地区的特殊土质的土压力计算要求。

参数录入⑴此界面主要提供了整体稳定验算的相关参数,计算参见第二局部第节。

⑵选择《某某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 08-61-97〕时,界面增加了水压力模型选择按钮,如如下图:图1.4-4 某某规X水压力模型注意:1. 《某某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 08-61-97〕有三种水压力模型,其他规X只考虑无渗流水压力,计算参见第二局部第1节中关于水作用的处理;2. 水土合算与分算:《某某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 08-61-97〕按“全部合算〞、“全局部算〞和“按层交互〞三种方法考虑。

“全部合算〞表示所有土层按水土合算处理,计算参见第二局部第节;“全局部算〞表示所有土层按水土分算处理,计算参见第二局部第节;“按层交互〞表示按土层信息表中交互的合算或分算信息,分别计算各土层的土压力,计算参见第二局部第、节。

其他规X只考虑“按层交互〞一种情况。

计算项目详细说明参见第一局部的、、与节。

结果查询查询界面包括界面菜单、图形结果和文字结果3局部内容,如如下图:图1.5-1 计算结果查询界面菜单包括控制、工程操作、图形查询、文字编辑、显示控制和帮助6局部。

图形查询、文字编辑和工程操作分别参见第一局部的、与节,常规操作方法不做介绍。

注意:“显示表格输入提示信息〞位于“显示控制〞菜单中,如如下图。

控制界面参数的黄条提示是否显示,用户根据需要设置。

图1.5-2 计算结果查询界面图形结果查询1. 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查询内容〔如如下图〕,没有计算的项目无图形结果。

图1.5-3 计算结果查询界面2. 利用功能按钮〔如如下图〕或鼠标右键菜单〔如图〕,对图形进展操作,便于详细查询图形结果。

图1.5-4 输出界面鼠标右键菜单3. “显示图形拷贝到剪贴板上〞图1.5-5 图形查询下拉菜单注意:位于“图形查询〞菜单中,如如下图。

通过此命令可以把图形结果插入计算书中。

文字结果查询1. 生成图文并茂的计算书包括原始数据和详细计算结果〔包括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图形结果和数值结果〕。

2. 利用“文字编辑〞菜单或鼠标右键菜单进展文字编辑。

可读入RTF文件、保存RTF和文本文件。

3. 利用“控制菜单〞中打印功能,完成计算书打印。

2各支护类型操作说明系统提供的支护类型有排桩、连续墙〔包括钢筋混凝土墙和钢板桩〕、水泥土墙、土钉、放坡支护和双排桩,如如下图。

下面对不同支护类型的操作分别说明。

单排桩、连续墙操作流程图2.1-1 排桩、连续墙操作流程图流程说明数据录入1. 根本信息如如下图,包括支护结构参数、放坡参数、超载参数与附加水平力参数。

图2.1-2 根本信息界面“内力计算方法〞:包括“全量法〞和“增量法〞。

“全量法〞是以前版本提供的计算方法;“增量法〞是版新增方法。

“规X与规程〞:包含了十个标准,如如下图。

图2.1-3 规X与规程桩截面类型:版新增了方桩截面类型,单排桩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桩截面类型可供选择。

“嵌固深度〞:点击“嵌固深度〞后的按钮【>】,弹出“嵌固深度计算参数〞对话框。

如如如下图所示:图2.1-4 嵌固深度计算参数嵌固深度计算参数的取值与规X或规程、支锚条件〔悬臂、单支锚或多支锚〕关联。

不同规X默认值不同〔详见参数提示信息条〕,对支撑作用也可以选择考虑或不考虑,系统允许用户修改。

图中的参数确定后,界面参数栏自动显示嵌固深度计算结果,并允许用户修改。

计算参见第二局部的第2节。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 50010-2002〕。

“有无冠梁〞:提供冠梁刚度估算工具,数据交互参见图,点击“〞按钮,计算公式参见附节。

“超载类型〞:系统最多允许10个超载同时作用,不同规X超载类型不同。

“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只出现在单排桩和连续墙的根本参数界面中,点击“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后的按钮【>】,弹出“结构附加水平力〞对话框。

如如如下图所示:图2.1-5 结构附加水平力界面参数结构附加水平力界面中可设置水平力的个数、作用类型、水平力值、作用深度、是否参与倾覆稳定验算和是否参与整体稳定验算。

水平集中力值以水平向左为正,对于单排桩已经考虑了纵向间距的影响,对于连续墙为单位米上的荷载。

水平附加力最多可加2个。

注意:1. 《某某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 08-61-97〕考虑了防水帷幕,界面增加防水帷幕参数;2. 连续墙:版增加了钢板桩连续墙类型,钢板桩截面参数取值参见《某某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X》〔SJG 05-96〕表。

2. 土层信息包括土层根本参数、土层物理指标参数与加固土物理指标参数,如如下图。

图2.1-6 土层信息界面注意:版土层物理参数增加了浮重度和水下物理参数指标;2. “坑内加固土〞为版新增内容,计算与须知事项参见第二局部的节、节与附节;3. “弹性法计算方法〞:版新增了按土层来规定弹性计算方法的功能,在“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确定〞处打“√〞,如此可在“计算方法〞一栏中分别设置各层的弹性计算方法,在“m,C,K值〞一栏中分别输入相应数值,如如如下图;假设统一设置,如此可在“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确定〞处打“×〞,在“弹性法计算方法〞里统一选取。

图2.1-7 土层信息界面如如下图,弹性计算方法的m法增加了土层选择功能。

选择“当前土层〞只计算当前土层的m值;选择“所有土层〞对各土层的m值批量计算;并允许用户修改。

可以按水上或水下计算参数估算基坑底面位移量,计算参见附节。

K值、C值方法:由用户直接录入,系统不提供计算功能。

图2.1-8 m值计算界面3. 支锚信息典型界面如如下图,但不同的支护类型支锚界面差异较大。

图2.1-9 单排桩、连续墙支锚信息界面注意:1. 支锚类型:锚杆、锚索和内支撑;2. 支锚计算考虑了抗拉力;3. 工况生成:内力计算方法选择“全量法〞时,系统自动生成工况;选择“增量法〞时,点“自动生成工况〞按钮,由系统自动生成工况,或用户在工况表中直接交互工况信息。

自动生成工况详见第一局部的节。

计算计算内容包括:结构计算、截面计算、锚杆计算、稳定验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