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学校的建议书10篇

给学校的建议书10篇

给学校的建议书优秀10篇对学校的建议书篇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这又为中职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

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是国家今后一项长期的政策。

但目前中职学校存在着“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就业难、生存难”等问题,离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尚有很大距离。

而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很多中职学校仍然没有走出以前的招生、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做得很不够。

面对中职教育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进行冷静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与其说中职学校面临着存亡危机,不如说中职教育改变势在必行!中职教育如何以质量、特色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教育改变的大潮中,正确定位其培养目标,构建办学模式,优化专业设置,以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这是当前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改变的重要课题,亟待我们进行思考与探索。

如何办好中职教育,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构建的中职教育模式要科学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摒弃传统的中职学校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办学封闭、管理过死、专业面窄等弊端。

中职教育应把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尤其要综合考虑人才的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素质的培养;注意对他们进行责任心与使命感的教育,以及承受挫折能力、生存竞争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教育。

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创业潜能的新世纪人才。

具体的措施如下:1.活化办学机制,因材施教,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的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允许部分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实施同门进、多门出、多层次、上下分流的三级(普高类、中职类、高职类)的“双学籍、双文凭”培养模式。

应在统一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既可按普高模式培养,也可按中职模式培养。

按普高模式培养学生,在前两年的普高课程学习结束后,又可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再次分流。

不愿意参加高考或高考未被录取却又想读中专的,根据个性特长选定专业,再按中职模式培养。

继续中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考核合格后拿中专文凭;成绩优秀的,按高职模式培养;这种因材施教的三级培养模式,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2.中职培养模式的构建,应立足于“前一年打基础,后两年育专长”。

中职前一年按“必需”、“够用”原则,优化课程结构;使中职学生具备“宽专业、厚基础”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

尤其要加强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后两年根据市场经济人才需求预测提供的信息,确定专业方向;按需增设专门化的选修课程。

精选课程内容,强化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并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择业的可能性,进行专门化方向的岗位实习,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上岗能力。

提倡“一个文凭多个证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操训练,使中职学生具备专业大类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

(二)、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合理中职学校如何应对当前职业教育的严峻挑战,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变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1.专业改变应坚持“宽口径,多方向”原则,培养“复合型”人才。

“宽口径”专业的课程结构优点是:弹性强、有后劲、上手快、转岗换岗适应性强,即使学生毕业前与岗位技能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但配以“多方向”辅助,即在同一专业中,针对就业市场分解出若干个专业方向,供学生毕业前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牛牛范文○.(爱好,选择一个专业方向,以完成上岗前的技能准备;也能使学生毕业后有较广的择业途径和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2.专业增设应注意“创特色,扬优势”。

中职学校各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办学特色。

因此,增设专业应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发本校已有专业基础相近又有前途的专业;特别是目前其他中职学校没有而社会又急需的专业。

应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现有的场地、设备、师资,根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力创特色,形成局部优势和“名牌”效应。

3.专业建设应“长短结合,软硬兼施”。

长线专业建设要立足于“基础牢,信誉好”,即应拥有合理的师资结构基础,宽厚的课程体系和优化的课程结构基础,且在社会上要有“拳头”专业的良好信誉。

短线专业建设要立足于“灵活、适用”,即办学灵活,能依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能起到补充、辅助“长线”专业的作用。

在专业设置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舍得花钱,要开阔视野,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重视这些“隐性资产”的建设与管理。

这样才能发挥“一流硬件”作用,培养出“一流”人才。

(三)、中职教育的改变力度要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就业分配,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必须是以市场需要为中心。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需要是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新形势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增加学生的就业岗位,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教法改变——突出教法的适用性。

正确认识当前学生现状,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泼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层次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课程改变——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中职教育专业和课程必须根据地方及企业需要设置,只有当中职教育满足了地方和企业需要,才能得到支持;有了支持,中职教育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基础性是强调传授给中职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实用性是强调传授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既能为中职学生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为中职学生毕业后的谋生提供帮助。

当中职学校受到欢迎时,中职学校也就有了发展的原动力。

3、学校建设改变——突出校企合作订单式办学。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对师资、设备要求的特殊性,单靠职业学校本身是难以解决师资和设备需要不断更新的问题的。

只有通过联合办学的方法,才能解决;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办学已是大势所趋。

校企合作期间,企业可以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为合作学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并接受中职教师和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

这样既解决了职教实训条件差的困难,又为帮助学生实现由实习到上岗的“零过渡”奠定了基础。

中职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创出“名牌产品”。

要根据本校的优势,依据专业设置的近期和远期规划;按照“紧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办出特色”的原则,确定作为学校的拳头专业和特色专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办学质量上不去,人家也不会找上门来;中职学校也只有靠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品牌才能吸引和留住学生。

希望在我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艺术幼儿师范学校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20xx-x-x对学校的建议书篇二亲爱的同学们:方寸绿地,滋润人心。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在窗明桌净的教室中读书时,一定会更加全神贯注;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一定会倍感心情舒畅。

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更舒心,生活更惬意,校园更和谐,我们特向全体在校生发出如下倡议:一、要爱护校园环境,不乱丢果皮、纸屑及废弃物。

二、要爱护花草树木,不折枝,不摘花,不践踏草坪。

三、要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教室门窗、桌椅及教学设备。

四、要维护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制造噪音。

五、要维护教室清洁,不在桌椅、墙体上乱涂乱画。

六、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不在课堂上吃、喝东西,不随意出入教室。

七、要树立大学生良好风貌,不吸烟,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

八、要养成节约习惯,不浪费水、电,不浪费粮食。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环保校园的先行者!使卫生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我们内化的自律;使环保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我们自觉的言行!让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因我们而更美好!建议人:时间:关于写给学校的建议书篇三因为河南省实验文博分校今年是第一年招生,所以很多地方还不完善。

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更好地教育和生活,家长们向学校提出来一些建议和意见。

家长们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学校的不完善之处,提出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一、师资这是实验文博学校吸引广大择校学生家长最大的卖点也是优势。

毋庸置疑,师资都是总校本部的老师,值得肯定,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对班内的各科老师还是缺乏了解,心里没底,只能根据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来判断老师的背景资料。

所以希望在家长会上能把各班每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基本情况给家长进行介绍,一来这是尊重家长知情权,二来便于互相沟,三可以避免家长们在下面乱猜。

二、班级人数报名之初,当时领导给出承诺是每班最多不超过55人,一共十二个班,结果开学成了变成十四个班,到今天为止,每班应该都有六十个人(今天班里又进新人了。

)其实很多家长都能理解到校方的压力,但是家长的心里也都有个底线,就是六十个人已经到了最高警戒线了。

如果再进新人,建议校方重新开班,专门吸收后来的学生。

从人数上控制,从学生成绩上把关,也是为了明年文博再招新生做的一个典范。

文博作为民办性质,已经也应该区别于过去总校在划片生条子生问题上带来的不好影响,学校学习成绩最终是校领导在公众在上级面前最好的力证,相信校领导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三、住宿住宿是外地和路远的家长迫不得已而为止,很多同学也考上了其他学校,最终选择了省实验,放弃别的学校更好的住宿条件,本来对实验文博在住宿方面不会有太多苛求,况且文博学校初次招生也已经尽到了无利润的提供,一学期200的住宿费是有目共睹的低廉。

但是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爱子心切,也希望学校在住宿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更好的解决。

如果因为住宿,让更多的家长纠结,选择在外租住房子势必会影响明年外地优秀生源对实验的择校考虑。

住宿家长意见总和:1:如果可行,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考虑安装固话。

2:熄灯后,严格例行检查,规范孩子的作息习惯。

3:如果切实可行,建议征集家长意见,配备专门老师打扫卫生,费用可以考虑分担。

4:住宿生一定要晨练和观看新闻联播。

5:启动学生兴趣团建设,组织学生自我管理,实行轮值。

“住宿的学生在早上打扫完各自寝室后,不要全部都留下等待宿舍管理员的检查,太耗时(因为在等待检查期间被要求均要站在房间门口,哪都不许去),有时还会耽误孩子吃早饭(因为毕竟每楼层才两个管理员)。

建议:寝室打扫完后,学生去晨练、吃早饭,由管理员自行检查,检查结果公布在各楼层,可以实施奖惩,真是没必要非让学生等在那。

”四、饮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强健的体魄也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希望学校在饭菜花样和营养方面能尽可能的达到一定的配备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