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第一章保护刑事案件现场的任务和方法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不同刑事案件现场的形成、分类。
明确保护现场的任务,掌握保护现场的方法,正确认识保护现场是现场勘查的前提条件,对顺利开展现场勘验、检查和侦查破案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刑事案件现场的分类一、根据现场有无破坏,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原始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作案后没有遭到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变动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发生了部分或全部变动的现场。
二、根据现场形成的先后顺序,分为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第三现场……。
第一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场所,也称主体现场。
第二现场、第三现场等,是指与第一现场前后关联的其它地点,也称关联现场。
三、根据现场所处空间,分为室内现场和露天现场。
室内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室内作案时形成的现场。
露天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室外作案时形成的现场。
四、根据现场与犯罪活动的联系,分为中心现场和外围现场。
中心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主要作案活动的场所,或遗留犯罪物证较集中的地点。
外围现场是指与中心现场相联系的周围有关地带和处所。
五、根据案件性质,分为盗窃案现场、杀人案现场、抢劫案现场、强奸案现场、爆炸案现场、投毒案现场、放火案现场等。
第二节保护刑事案件现场的任务一、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
在勘查人员到达之前,不许任何人进入现场,维持好秩序。
二、遇到气候变化等情况,可能使痕迹、物品遭到破坏时,应采取措施妥善保护。
三、发现犯罪分子尚未逃离现场时,应立即扭送公安机关。
发现重大犯罪嫌疑人时,要布置专人监视;对罪犯或嫌疑人要提高警惕,防止逃跑、行凶、自杀或毁灭罪证。
四、遇有生命危险的被害人或者犯罪分子时,应采取急救措施。
在急救治疗犯罪分子过程中,要严密监视,防止发生意外并注意从被救护者口中了解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五、看守犯罪分子,监视犯罪嫌疑人。
六、对爆炸、放火现场,应立即扑灭火险,排除险情。
在急救人命,扑灭火险,排除险情时,应尽量使现场不受破坏,并详细记明变动前的情况。
第三节保护刑事案件现场的方法一、露天现场的保护方法(一)空旷场地现场的保护方法空旷场地现场的保护,视现场范围的大小,在现场周围使用绳索、警用现场带或明显的标志圈定禁人区,并派人值勤。
(二)道路现场的保护方法道路现场的保护,要根据道路的情况,使用绳索、警用现场带、明显的标志或车辆圈定禁人区,并派人值勤。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中断交通,尽量留出一部分道路让车辆通行;确实需要中断交通时,要禁止车辆通行。
(三)铁路现场的保护方法铁路现场的保护,要在保证火车通行的情况下,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如果铁轨上有尸体或障碍物,可将其移到适当的位置,并将原位置及形态记录下来。
(四)院落现场的保护方法院落现场的保护,可派人在院落门口值勤或将院子大门关闭。
如果院落内有其他住户,可以划出进出的通道。
二、室内现场的保护方法(一)单独房屋的现场保护方法一般是在门口派人值勤,有的现场要注意在房屋周围圈定禁人区,禁人区的范围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可适当大一点,这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进出路线、进入现场前隐蔽藏身的地点进行勘查。
(二)某一楼层的现场保护方法一般是在楼层门口或过道口派人值勤,有的现场要注意楼梯、溜筒、窗台、外围屋檐的保护。
(三)楼房的现场保护方法一般是在一楼大门口派人值勤,有的现场要注意在大楼周围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圈定禁人区。
三、尸体、痕迹和物品的保护方法为防止尸体、痕迹和其它物品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可在尸体上用席子、塑料布等物遮盖,在痕迹、物品周围做上明显标记或用盆子、簸箕、塑料布等物遮盖。
但在做上述工作时,不要使尸体、痕迹和物品受到损害,还要注意不能使用散发强烈气味的物品去遮盖,以免破坏嗅源。
第二章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学习目的和要求:正确理解现场勘验、检查的原则,明确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的步骤、顺序和工作要求,熟练掌握发现和提取各种犯罪痕迹的方法。
第一节刑事案件现场实地勘验、检查一、刑事案件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的步骤(一)巡视犯罪现场,划定勘验、检查范围;(二)根据现场情况和现场条件确定勘验、检查顺序(三)初步勘验、检查,固定现场;(四)详细勘验、检查,发现并提取痕迹、物品。
二、刑事案件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的顺序(一)从中心向外围勘验、检查;(二)从外围向中心勘验、检查;(三)从进口或出口勘验、检查;(四)沿线路或河流勘验、检查;(五)分部位分层次勘验、检查;(六)分片段分主次勘验、检查。
三、刑事案件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的工作要求(一)先静后动;(二)先下后上;(三)先重点后一般;(四)先拍照后提取;(五)先外表后内部。
第二节发现和提取各种犯罪痕迹一、手印的发现和提取利用自然光或现场勘查灯、多波段光源等人工光源,在各种可能遗留有手印的客体上观察,寻找、发现手印。
提取手印的方法主要有:(一)对非渗透性客体上遗留的汗液手印,采用铝(银)粉、青铜(金)粉、磁性粉、荧光粉等粉末显现法显现或采用碘熏、烟熏、“502胶”熏显现等熏显法显现。
(二)对渗透性客体上遗留的汗液手印,采用茚三酮、硝酸银、DFO 等化学显现法显现,照相提取。
(三)对血潜手印,采用四甲基联苯胺显现,照相提取。
(四)对灰尘手印和油质手印,一般都是照相提取。
二、足迹的发现和提取利用自然光或现场勘查灯、偏振光灯、多波段光源等人工光源,在各种可能遗留有足迹的客体上观察,寻找、发现足迹。
观察时要不断调整光照角度与观察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
提取足迹的方法主要有:(一)对汗液足迹,采用汗液指纹显现的方法显现,用指纹胶带纸或照相提取。
(二)对平面灰尘足迹,用静电吸附法提取或照相提取。
(三)对立体足迹,一般是照相后制作石膏模型提取。
三、工具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利用自然光或现场勘查灯等人工光源,在各种可能遗留有工具痕迹的客体上观察,寻找、发现工具痕迹。
提取工具痕迹的方法主要有:(一)对于小型、轻便、不太贵重的物体上遗留的工具痕迹,按有关规定可以原物提取。
(二)对于不便提取原物的物体上遗留的工具痕迹,拍照后采用橡皮泥、打样膏、硅橡胶等制模的方法提取。
四、枪弹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弹头一般在被击中的物体或周围去寻找、发现,也可根据弹道规律在可能遗留有弹头的部位通过探测筛滤搜寻;有时弹头可能在尸体内,可通过X 光透视或尸体检验寻找、发现。
弹壳一般在发射地点周围按各种枪的排壳规律去寻找、发现,也可在可能遗留有弹壳的部位通过探测筛滤搜寻;有时弹壳可能在嫌疑枪支里。
在涉枪案件现场要注意搜索可能遗留枪支的部位,寻找、发现射击枪支。
弹着点、弹孔痕迹一般是拍照提取,有的可提取原物;弹头、弹壳、射击枪支提取前应拍照固定原始状态,然后提取原物。
五、其他痕迹的发现和提取(一)车辆痕迹的发现和提取车辆痕迹一般在现场或现场周围的泥土、沙土、雪地、路面等地方寻找、发现。
1 .对立体车辆痕迹,拍照后制作石膏模型提取。
2 .对平面灰尘车辆痕迹,可用静电吸附法和照相提取。
(二)牲畜蹄迹的发现和提取牲畜蹄迹常见的有马、牛、驴、骡等蹄迹,一般在现场及其周围的泥土、沙土、雪地等地方寻找、发现。
牲畜蹄迹一般是石膏制模提取和照相提取。
(三)牙齿痕迹的发现和提取牙印一般从犯罪嫌疑人咬过的物品上寻找、发现,有时在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身上会留下牙印。
牙齿痕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照相提取、制作牙痕模型、提取留有牙痕的实物。
(四)整体分离痕迹的发现和提取整体分离痕迹一般可在被侵害物及其周围去寻找、发现,有时物体可能分离成若干部分,要仔细地尽可能全部找到。
整体分离痕迹的提取一般是拍照固定后,全面提取被分离的破碎物,按类分别包装,提取包装时注意保护分离线、分离面痕迹。
六、文书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勘验现场时要用各种方法寻找、发现与案件有关的文书物证。
提取文书物证的方法主要有:(一)对普通文书,一般是拍照固定后原物提取。
(二)对撕碎文书,应将收集到的文件碎片放在玻璃板上,用镊子夹取进行复原拼合,然后用胶带纸将两块玻璃边缘粘贴在一起提取。
(三)对烧毁文书,如果是盛放在容器内烧毁的,应连容器一起原物提取;地面烧毁的文书,一只手拿薄板,另一只手持可用于扇风的物体,轻轻扇动,使空气流动,掀起烧毁残迹,薄板轻轻移人,撮人容器内提取;炉中、灶坑内的烧毁文书,可用铲子撮出放入容器内提取。
(四)对受潮文书,可将纸层分开,晾干、展平后提取。
七、血迹的发现和提取对遗留有血迹的现场,在勘验时要在尸体周围和现场有关部位,用观察法、试剂检查法、紫外线照射法寻找、发现血迹。
提取血迹的方法主要有:(一)对沾有血迹且便于携带的物品,拍照后原物提取;(二)对血泊,用滴管或注射器收集,也可用洁净的棉、纱蘸取,在空气中晾干,洁净包装;用棉签或棉线沾吸,后阴干,然后洁净包装;(三)对少量湿血,用棉签或棉线沾吸,后阴干,然后洁净包装;(四)对不浸透客体表面的干血迹,用小刀刮入将干洁净的容器内包装;(五)对浸透客体表面的干血迹,用棉签沾蒸馏水浸湿后沾吸血痕,然后洁净包装;(六)对雪地上的血迹,可把带有血迹的一部分雪放到叠成几层的干净纱布上,然后放在干净器皿上,使其阴干,血液就自然转移到纱布上;(七)对血水可将沾吸到纱布上,然后晾干,或将血水装入干净容器内提取。
八、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勘验现场时要用各种方法寻找、发现与案件有关的微量物证。
对发现的微量物证要详细记录,拍照固定后采取适当的方法提取,并按检验要求包装。
常见微量物证的提取方法是:(一)用镊子夹取;(二)用刀、针、竹片挑、拨和刮取;(三)用胶纸粘取;(四)用AC纸采取;(五)用火棉胶采取;(六)用软毛刷收取;(七)用磁铁吸取;(八)用拌动或拍打法采取;(九)用脱脂棉采取;(十)连同承受客体一起提取。
第三章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记录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现场勘验、检查记录的组成和作用,能熟练制作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和绘制现场图。
第一节现场勘验、检查笔录一、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现场勘验、检查笔录是侦查人员运用文字对犯罪现场上的物体变化、空间关系所作的真实描述和对勘验过程所作的客观记录。
二、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的内容(一)前言1.发案、发现、报案的时间,发案地点,报案人、发现人、被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或单位,有关案件发生或发现经过简要记;2.现场指挥人员和勘验、检查人员的姓名、职务、职称以及见证人姓名、年龄、职业、住址;3.现场勘验、检查的起止时间,现场的气候和光线条件。
(二)正文1.现场具体地点、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环境,与犯罪有关场所的详细情况,犯罪嫌疑人的进出路线,现场物品摆放情况;2.现场变动情况;痕迹和遗留物品的名称、数量、大小、分布情况及特点;尸体的位置、姿势、血迹分布、形状和数量,以及尸表情况。
(三)结尾1.提取的痕迹和扣押的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特征及物品上的标记;2.拍照和录像的方法、内容、数量,以及绘制现场图的种类、数量;3.现场痕迹、物品和尸体的处理情况;4.现场指挥人员、勘验人员、检查人员、见证人、笔录人逐一签名或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