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销理论与案例分析

传销理论与案例分析

传销理论与案例分析
传销是指通过组织人力资源、以组织为核心、向组织内外个人销售一
定商品或服务,不仅通过销售获得利润,还通过组织成员的继续销售获得
利润的商业模式。

传销的广泛运作不仅存在于实体经济中,还广泛涉及互
联网平台。

本文将对传销的理论和案例进行分析。

传销的理论基础
传销在理论上主要有两个基础:戴立信级差理论和威廉森交易成本理论。

戴立信级差理论认为,劳动者之间的技能和条件差距是人们碰巧出生、随时间变化的,这种差距与个体的职业机会利益相关。

个体在市场上的功
能并不完全一样,当一个市场的供求关系不稳定时,就会有个体之间的等
级差距,即具有不同技能的个体之间的社会差距。

传销利用个体之间的等
级差距构建层级制度,通过上级获取下级的销售利润,进而获利。

威廉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交易并不是无成本的,市场中涉及到
了信息获取、契约谈判、契约执行、监管等成本。

传销组织通过建立不完
全契约,即上级和下级之间通过口头协议而不是完全明确的契约来减少交
易成本。

上级会以诱人的利益支付方式来吸引下级参与,一旦下级投入,
上级就会限制他们的销售行为,获取更多的利益。

传销的案例分析
1.电视购物传销案例:公司发展代理商,每个代理商都需要购买一定
数量的商品,并向自己的亲友推销。

代理商不仅可以通过亲友的购买获得
佣金,还可以通过发展下级代理商获取更多利润。

此案例中,代理商通过
购买商品,使公司获得利润,进而通过自己的销售和下级代理商的销售获取佣金。

2.网络传销案例: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销活动。

公司主要销售保健品,通过网络推销并鼓励代理商发展下级代理商。

代理商需要购买公司产品,并通过互联网将产品推销给更多的人。

代理商通过自己的销售和下级代理商的销售获取佣金。

此案例中,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扩大了销售范围,并通过代理商的销售获取更多利润。

3.生物农作物传销案例:公司销售一种声称具有独特疗效的生物农作物。

代理商需要购买该生物农作物的种子,并通过个人销售获取佣金。

代理商还需要发展下级代理商,通过下级代理商的销售获取更多利润。

此案例中,代理商通过购买种子使公司获得利润,并通过销售和下级代理商的销售获取佣金。

总结
传销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在理论上可以分别依靠戴立信级差理论和威廉森交易成本理论进行解释。

传销的实践案例包括电视购物传销案例、网络传销案例和生物农作物传销案例等。

在传销中,通过建立层级制度和不完全契约,组织可以通过上级获取下级的销售利润来获利。

然而,传销往往存在欺诈成分,容易对参与者造成经济损失和心理困扰,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