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3课时)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3课时)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能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总结:二.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何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是什么?3.美国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意义是什么?1、课本52页活动问题。

2、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成为美国最大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①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②中部的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交通运输便利④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生产地区分布类型是()A.乳畜带B.小麦带C.玉米带D.棉花带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4.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1、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异同比较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美国中部平原都是玉米的集中产区,两者比较如下:(1)相同点。

我国的“玉米带”和美国的“玉米带”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的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较高。

(2)不同点。

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门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这主要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关。

2、美国中央平原与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发展优势区位条件对比相同①气候温暖湿润;②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③均有大面积黑土,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⑤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市场广阔不同美国中央平原科学技术先进;中国东北平原劳动力充足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2、了解美国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和发展条件。

课时:第 2 课时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①乳畜带;②小麦带;③玉米带;④棉花带;⑤水果和灌溉农业带;⑥畜牧和灌溉农业带;⑦混合农业带;⑧亚热带作物带。

(4)目的: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灵犀一点] 图解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导读归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农业带名称分布范围形成的条件乳畜带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纬度高,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小麦带中部和北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玉米带乳畜带以南,中部40°N~45°N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棉花带东南部35°N以南热量充足,光照丰富水果和灌溉农业带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地广人稀,草场广阔混合农业带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气候湿热,雨热同期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对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进行比较,两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都是所在国著名的工业基地,试比较两者发展条件的相同点。

(5)与我国相比,美国的小麦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价格优势,为什么?1.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D.水陆运输便利,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2.加利福尼亚州的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的放牧业→大田作物→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

影响这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经济效益B.交通运输条件C.国家的政策与法规D.优越的自然条件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A.⑥B.⑦C.⑧D.⑨4.①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温暖湿润B.无霜期短C.土地贫瘠D.市场广阔5.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能力提升】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6~7题。

6.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7.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⑤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

据表回答8~9题。

年平均气[来源学。

科。

网]温(℃) 年降水量(mm)1月平均气温(℃)夏季平均气温(℃)生产成本(元/千克)中国某产区8~12[来源学科网ZXXK]490~660 -8~-1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8~12 560~750 >-14 19~23 1.20 8.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A.30°N~40°N西海岸B.30°N~4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9.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读图“东北区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回答问题。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2)B 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是什么?1、了解并掌握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明确可持续发展应用于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

课时:第 3 课时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引发“黑风暴”。

破坏植被2.有益尝试(1)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

有机农业(2)制定了一系列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农业新技术,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

保护耕地[指点迷津]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或政策法规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为各农业生产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是不一样的。

如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实行限制、休耕政策就有一定难度。

[考点一线串] 1.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政策核心内容限耕政策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休耕政策对生产严重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实行休耕补贴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通过扩大农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大对耕地保护、水利设施等方面投资,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2.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措施水资源缺乏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水土流失植树造林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土壤肥力下降休耕与轮作土壤侵蚀免耕粮食短缺基因工程【探究材料】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受世界小麦价格上扬的利益驱使,大幅度开垦西部地区土地,种植小麦。

1930年前后连续干旱,引发了一场著名的“黑风暴”。

1.引发“黑风暴”的地区是图中________处。

2.图中两个B处,作物一样,但B1处种植________,B2处种植________。

3.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_______处,因为该处具备发展乳畜业的两个主要区位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特点是()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B.农业一体化C.农业高度机械化D.农业集约化5.美国农业生产特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的村庄覆压过来。

据此完成10~11题。

10.“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①大风②过度垦荒③破坏植被④气候干旱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A.塔里木盆地B.河西走廊C.河套平原D.青藏高原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