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 《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A.杭州B.密州C.黄州D.湖州2. 对于《离骚》一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抒情诗B.具有爱国主义思想C.具有浪漫主义风格D.悼亡诗3.“赋”作为一种文体,形成于A.战国时代B.秦代C.汉代D.三国时代4.唐代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民间生活疾苦的诗人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杜牧5. 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历史人物依次是()(1)留得一双清白眼,笑他无限往来人。
(2)东山还着谢公屐,百世行藏安得同。
(3)十里扬州落魄时,春风豆蔻写相思。
(4)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写天真情。
A.孔融、谢眺、杜牧、孟浩然B.阮籍、谢灵运、杜牧、陶渊明C.陆游、杜甫、秦观、王维D.嵇康、谢灵运、柳永、陶渊明6. 《行路难》中下面哪句诗运用于历史典故A.金樽清酒斗十千B.将登太行雪满山C.忽复乘舟梦日边D.多歧路,今安在7.《张中丞传后叙》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补记许远的事迹()A.A.叙述B.议论C.夹叙夹议D.描写8.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9. 《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10. 冰心的《往事》(——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对比反衬B.欲扬先抑C.侧面烘托D.铺垫渲染11.首先提出“因材施教”思想的是A.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12. 《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A.姚纳伫立如“幽灵”,马伫立如“蜜糖饼”B.姚纳挨受“脖儿拐”,马挨受鞭子抽打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初生马崽儿D.无人听姚纳诉说,小马却认真地倾听13.“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方法是A.夸张、用典、比喻B.夸张、对偶、比喻C.对偶、比喻、拟人D.用典、夸张、对偶14. 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苟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二、填空题(10题)16. 小说《苦恼》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17.岑参《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
18.《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_________”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19.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__________,无韵之__________。
”20. 在《箱子岩》一文中,作者写道:“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__________已经融合,很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__________,与其他__________一样,惟有在__________中放射,分解”。
21. 在《论快乐》一文中,钱钟书认为"快乐"是由_________ 决定的。
22. 《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3.《八声甘州》作者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________派词人。
24.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25. 西我往矣,__。
今我来思,__。
三、判断题(5题)26.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27.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 )28.《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 )29.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30.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
(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 文中用来类比“人与万物”之关系的语句是()A.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B.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C.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D.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32.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诗句,回答下列各小题: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词。
(4分)颇:谢:宁可:33.举例说明这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五、现代文阅读(3题)34.这段文字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5.(二)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3~35题。
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
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
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
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
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
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
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
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
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36. 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片段,回答下列各小题:……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
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
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
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六、作文(1题)37. 以“温暖”为话题,联系现实,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参考答案1.C2.D3.C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三部分文体知识“诗、词、曲、赋”中的“赋”的知识掌握情况:赋是汉代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
4.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作家常识。
【应试指导】白居易是中唐诗坛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他的讽喻诗借鉴乐府形式,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5.B6.C解析:伊尹见商汤之前,曾梦见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
这里用来表示人生遭遇,变幻莫测。
因此应选择C项“忽复乘舟梦日边”。
7.C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写作手法的掌握。
记叙文一般应是以描写叙述为主,兼有议论。
本文虽是记叙文,但写法却与众不同,是叙述与议论并重。
作者这样写是因为在叙写中要为许远辩诬,自然形成了这一特点。
8.A9.C10.B11.A12.D13.B14.A15.D16. 姚纳17.千树万树梨花开18.关雎19.绝唱;《离骚》20. “自然”,性命之理,无生命物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21.精神22.文选文选23.婉约24.隔江犹唱后庭花25.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杨柳依依雨雪霏霏26.Y27.N28.Y29.Y30.Y31. 标准答案:B32.颇:很。
一说,略微。
谢:问。
宁可-可不可以。
3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
曲士、河伯之间是对比。
34.名实不符(或主权旁移)。
名实不符(或主权旁移)。
35.希望湘西人民精神觉醒,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舟的精神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36. 要写好文章,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
文章字句的选择贵在准确到位,不能臃肿、重复;文章的布局谋篇也要严密,有条不紊,安排得体,不能杂乱无章。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