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

缘聚人和以文化心全力推动文化强企战略实施贵州华电大龙发电有限公司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集团公司给我们提供这次企业文化交流学习的机会。

贵州华电大龙发电有限公司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是贵州东部电网的电源支撑点,素有“黔东明珠”之称。

公司原有两台1.2万千瓦机组,于1978年规划建设,2003年关停。

2004年开工新建两台30万千瓦机组,2006年实现双投,公司现有职工420人,装机容量60万千瓦。

近年来,在《华电宪章》的统领下,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贯彻“价值思维”理念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总结提炼,逐步建设形成了具有大龙特色的“同缘、同心、同幸福”的“三同”文化体系,实现了企业从制度管人到文化育人管理途径的转变,为提升软实力、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面,我就大龙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同仁汇报如下:一、“三同”文化的提出背景大龙公司“三同”文化吸收了地域特色文化,总结提炼了大龙公司人文管理的实践精神,是大龙公司时代发展和管理创新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三同”文化的地域特色。

大龙公司位于“中国萧笛之乡”——玉屏侗族自治县舞阳河畔,东依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西贯乌江峡谷风光,南融玉屏北侗文化,北临湖南凤凰古城,梵天净土、桃园铜仁,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优美的自然风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贵州唯一的路口电厂。

大龙公司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着来自全国八个省区、不同民族的员工,大家有缘千里相聚,携缘同创华电事业,形成了同舟共济,同气相求的同事“情缘”。

大龙公司浓郁的地域文化,成为“三同”文化的构建基础。

(二)“三同”文化的管理构想。

伴随着大龙公司从两台1.2万小机组,到两台30万发电机组的跨越式发展,公司生产经营机制发生根本转变,新老人员技术业务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新旧观念发生较大冲撞,加之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困扰,使公司面临新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推进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2008年4月,公司党委审时度势,围绕建设和谐幸福“大电家园”的主题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12342”党建工作数字化目标(即:围绕公司生产经营一个中心;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和“文明单位”两个创建;着力夯实党支部、团支部、班组建设三个基础;大力推进党组织、党风廉政、企业文化、和谐企业四个建设;逐步解决员工住房困难和员工收入偏低两大难题),把加强大龙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并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了“三同”文化的设计构想,为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三)“三同”文化的精神来源。

大龙公司作为一个具有30多年历史的老厂,始终秉承电力系统传统的优良作风,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干部员工同甘共苦,同心协力,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特别是在项目建设、电煤抢卸、炉膛打焦、机组大修等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大家发扬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光荣传统,同缘共事、同心创业,逐渐培养和形成了“团结爱厂、自强发展”的企业精神。

这种光荣传统和作风,影响和激励着全体员工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抗冰保电、金融危机、黔电送湘等重大事件的考验。

不平凡的岁月,是对意志和文化的锤炼。

三十载的风雨兼程,大龙公司上下同心,通过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核心价值,这是大龙公司“三同”文化的核心理念来源。

二、以价值思维为导向,提炼形成“三同”文化体系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大龙公司坚持把价值思维导入到“三同”文化的理念体系中,使价值思维成为公司提升经济贡献度的内在动力,成为追求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实现和谐幸福家园建设目标的指导思想,公司上下全员参与,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一)重过程效用,增强参与认同。

大龙公司在提炼“三同”文化价值体系过程中,遵循企业文化建设规律,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成立企业文化管理办公室,研究企业文化建设对策,组织广大员工开展讨论和座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各种意见和建议。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针,邀请集团公司、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和作家来公司对企业文化建设把脉,举办了20余场次,1000余人次参加的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召开了二届政治工作研究会、企业文化研究会,开展“自由生命幸福金钱”廉洁文化大讨论,共编辑出版论文137篇。

同时派出专人先后10余次,到省内外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取经,交流学习胜利电厂、三河发电公司等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提炼出符合公司发展并得到员工广泛认同的17个价值理念。

并邀请贵州社科院和省企业文化研究会专家来公司举行隆重的“三同”文化命名发布会。

提高了全体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二)抓融合吸收,实现发展创新。

为了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大龙公司从发展历史、队伍结构、地域文化等方面,结合《华电宪章》的深刻内涵,根据公司所处的湘黔两省交界、多民族共生的人文环境,从儒家文化追求“大同”的思想出发,汲取“尚同”文化的精髓,挖掘梵净山佛教文化珍惜今世缘分,共创梵天净土;道家文化崇尚天人和谐,尊重生命;以及沉淀在北侗文化中不畏困难勇于抗争的文化因素。

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充分认识“同缘、同心、同幸福”是人与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的结果,形成“三同”文化的深厚人文底蕴。

(三)善总结提炼,形成理念成果。

“三同”文化中,“同缘”是基础,“同心”是信念,“同幸福”是目标。

七字之中,中心在“心”;核心在“心”。

我们在提炼中认为,抓住了广大员工的心,也就抓住了企业的根本,就是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经过一个时期的总结提炼,反复修改,形成了大龙公司以17个价值理念为体系的“三同”文化。

17个价值理念为体系又分为核心价值观、生产经营价值观、管理价值观、形象理念四个部分。

在核心价值观中,公司将“履行社会责任、确保资产增值、造就员工成才”作为企业使命,以“谋求发展,不断超越”为愿景,坚持“以人为本,争创一流”的宗旨,倡导“和谐、认真、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把“立足电力,综合发展”作为发展战略。

在生产经营上,提出了“对社会负责、对集团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自己负责”的环保理念,形成了“敢于扬弃,勇于开拓”的创新观,坚持“安全是责任、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的大安全理念。

在管理提升上,确立了“科学严谨,务求精细”的管理理念,主张“员工都是人才,企业搭建平台”的人才理念,培育并形成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坚持“凝心聚力,文化强企”的文化理念,以“自由、生命、幸福、¥”为廉洁观,将“雷厉风行,务实拼搏”作为公司作风。

在形象理念上,以“树企业品牌,建幸福家园”为公司形象,将领导形象定格为“率先垂范,和谐创新”,引导员工树立“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良好形象。

17个理念形成完整的“三同”文化价值体系,成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行动指南。

实践证明,“三同”文化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彰显了价值思维的本质追求,在“自强求变、厚德求进”的华电精神引领下,结合公司实际,加快“三同”文化建设的步伐,培育员工共同履行产业报国的职责意识,实现效益最大化,是企业与员工携手实现“同幸福”的最佳途径。

三、重视文化引领,“三同”文化建设的实践收获“三同”文化来自于员工、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历史的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同缘,是交往的缘分,共同传承了华电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同心”是精神纽带,共同抒写了华电人创业的激情;“同幸福”就是崇尚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价值思维的最终体现。

在文化建设落地的工作实践中,“三同”文化对落实价值思维,推动地方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推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发展。

为了实现“三同”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公司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和部署,着力抓好《华电宪章》、乌江文化和公司核心价值理念的宣贯工作,运用侗族文化的建筑风格,建设文化长廊,开辟足迹文化、管理文化走道,征集道路名,制作公司企业形象宣传片,完成“同缘招待所”、“同心会堂”、“幸福餐厅”及家属区旧房的改造,修建公寓楼,美化、绿化、亮化生产生活环境,建成励志厅、净水站、健身场、职工书屋等设施,以厂歌为员工手机彩铃,让“三同”文化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激发员工奋发有为,涌现出燃管化验班、发电运行四值等一批巾帼建功、工人先锋号各类先进集体,初步达到文化宣贯的预期效果。

2、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在“三同”文化的引领下,大龙公司同心同德,创新发展,以燃料管理为突破口,狠抓燃料管理的瓶颈,企业生产管理、设备治理、节能减排、燃料市场驾驭等方面的执企能力显著提升,一举扭转了生产经营的被动局面。

三年来,公司节约经营成本5000多万元,降低财务费用达4000万元,2009年实现利润4639万元,取得历史性突破。

今年1-8月份,完成供电煤耗324克/千瓦时,节能降耗水平在国内同类机组中处于领先,实现赢利3500多万元。

截止2010年8月底,实现安全生产1470天。

公司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企业盈利能力和对集团公司的贡献度逐年递增,树立了崭新的企业形象,展示出广大员工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大龙风采,顺利实现了“一年扭亏损,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的工作目标,为2010年创建集团公司五星级发电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公司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积极加强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人力资源、党风廉政的管理等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三同”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年来,紧紧围绕“抓安全、抢电量、降煤耗、建示范、控风险、促廉政、带队伍、提绩效、保稳定、树形象”等十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管理创新。

以“大安全”观构建安全文化,出台《安全生产六条禁令》,围绕深化工作作风建设,引入管理违章概念,推行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编制《安全文化手册》,在员工上岗证上印制自己选择的安全座右铭;以燃料管理为核心,运用燃料管理理念,成功破解电煤难题,摸索出“煤量争电量、电量降成本、成本保煤价、煤价促供应、供应稳煤量”和“以市定价、以价保量、以量提质、以质降价”两个良性循环机制,创建燃料管理监督办法,并在华电贵州公司区域火电厂推广,在贵州省率先实现“大煤保大电”的经营格局;为践行环保理念,公司率先在省内电力行业中成立环保设备部和标杆机组管理办公室,不断提升节能减排能力,获得广泛好评;扎实开展技术创新控成本,先后实施各类技术改造200余项,使锅炉效率和汽机效率达到或接近设计值,供电煤耗累计下降34克/千瓦时,彻底扭转生产经营的被动局面;为加强队伍梯次培养,公司绘就了“11158”五年发展蓝图(即:员工收入年增长10%;向系统内输送一批人才;建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大电家园;争创五星级发电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成为干部员工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开展廉洁观大讨论,出版论文集,树立廉洁从业典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