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力与阿基米德定律教案

浮力与阿基米德定律教案

拉 10.1:浮 力(2课时)教学目标⒈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实质;⒉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⒊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⒈浮力的产生原因⒉阿基米德原理与密度知识的结合应用 ⒊明确公式排液排浮==gV G F 中各量的关系教学难点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用具演示弹簧秤、水槽、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铁块、木块、泡沫 溢水杯、烧杯、水、小桶、细线、牙膏管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二、问题引入: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到的F 合=0。

它除了受到重力G 之外,还要受到另外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由什么产生呢?在水中搬动石块,感觉与在空气中搬动石块有什么不同?用手拿住铁块、木块、泡沫放置于水中,松开手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三、新课教学 ㈠、浮力⒉施力物体:液体 受力物体:液体中的物体 ⒊方向:竖直向上 ⒋浮力的大小⑴物体浮在水面上时木块受到重力、浮力,木块处于静止, 说明这二力平衡,∴F 浮=G物体在水中下沉时⑵演示:铁块受到的重力,进行受力分析 当铁块挂在弹簧秤下时,处于静止,受到 F 拉和重力G ,且F 拉=G ;当铁块放置于水中时,也处于静止,受到F '拉 、F 浮和G ,且F '拉 +F 浮=G ; ∴F 浮=G -F '拉 =G -G 水中又∵F 拉>F '拉 ,说明了铁块受到水施加的浮力。

⒌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它都受到液体施加的浮力的作用,此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⒍练习:有一小球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小球时读数是40牛,把它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读数是25牛,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分析:小球挂在弹簧秤上放入水中,此时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向上的浮力F 浮和弹簧秤的拉力(F 拉),所以小球受到的浮力 F 浮=G -F 拉=40牛-25牛=15牛。

㈡、浮力产生的原因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里(用课本P142图12-4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立方体的六个表面都受 到水的压力,每个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方向总是垂 直与物体的表面。

⒉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存在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 浮=F 向上-F 向下,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让蜡块与水槽底部紧密结合,蜡块并不上 浮(如图5),轻轻拨动蜡块,让水进入蜡块底部。

蜡块就会上 浮。

加深对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理解②产生浮力的条件:物体的上下表面都要和液体相互接触,浮力的大小等于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方向是否竖直向上。

③学生练习两个正方体物体分别与容器底部和侧壁紧密接触,往容器中倒水,两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⒊物体在气体中也受浮力①演示:氢气球脱手后上升,就是因为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②思考:吹了空气的气球是否受浮力?为什么气球不上升呢?㈢、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⒈演示1:将一个瘪的空牙膏管放进一个盛水的容器里,则见它沉入水底。

提问:这个瘪的空牙膏壳为什么沉下去呢?⒉演示2:将瘪的牙膏管整成鼓状,再放进水里,鼓的牙膏管却浮于水面并未下沉。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牙膏管(其重力不变),瘪的就下沉,而鼓的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呢? 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牙膏管浮在水面时,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⒊演示3:在空牙膏管中加一些细砂粒,并引导学生观察牙膏管将随着加进去的重物的增多而逐渐下沉。

⒋结论:物体的重力逐渐增大,但是它还是处于漂浮状态,它受到的浮力也变大了,所以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的体积越大,它受到的浮力越大。

(四)、阿基米德原理⒈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⒉公式:排液排浮==gV G F⒊适用范围:适用于计算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也适用与计算气体的浮力。

⒋公式的物理含义:F 浮与V 排、ρ液成正比。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浸没后的深度无关。

(五)、例题解析:有一个重7.02N 的实心铁球,把它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时受到多大的浮力?如果是一个重7.02N 的铝球呢?如果是一个重7.02N 的木球呢?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铁球、铝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由于铁球、铝球在水中下沉,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它们的体积,而铁球、铝球的体积可以用V =m/ρ求得。

木球在水中是处于漂浮状态,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知道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此时就没有必要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求了。

(六)、推理法导出阿基米德原理除了用实验可以得到阿基米德原理,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也可以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如图所示,一正方体浸没某液体中,上下底面积都为S , 设正方体上底面距离液面深度为h 1,下表面距离液面深度为 h 2,正方体的高为h 2-h 1,则其体积为V =S (h 2-h 1),。

则液 体对上底面的压力p 1S ,液体对下底面的压力为p 2S 。

由浮力 产生的原因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由上下两底 面的压力差产生的。

即F 浮=F 向上-F 向下,而F 向上的方向竖直向上,F 向下的方向竖直向下,且F 向上>F 向下。

故浮力的方向与下底面所受压力的方向一致,竖直向上。

浮力大小为排浮排排液液液液浮即=G F G gV h h gS S gh S gh S p S p F F F ==-=-=-=-=ρρρρ)(12121212(七)、例题解析: 例1:有一个空心铝球,重4.5N ,体积是0.5dm 3。

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它是上浮还是下沉?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若铝球静止时漂浮,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解:由于铝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所以V 排=V 球=0.5dm 3= 0.5×10-3m 3。

F 浮=G 排=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 ×0.5×10-3m 3=5N ∵F 浮>G 球,所以铝球上浮铝球在水中上浮,一直到露出水面,当F 浮´=G 球=4.5N 时,铝球静止在水面上。

此时铝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铝球的重。

3534343433105105.4105105.4/10/100.15.4m m m V V V mkg N m kg N gF V ----⨯=⨯-⨯='-⨯=⨯⨯='='排露水浮排=ρ小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铝球是研究对象。

判断上浮还是下沉以及最后的状态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应用公式计算求解。

例2:一个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为10m 3,那么这个冰山的总体积是多大?分析:冰山是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受到的浮力等于冰山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排浮==gV G F ρ,可知G 与V 排有关系,同时G 又与V 有关,而V =V 排+V 露解:∵冰山处于漂浮状态,∴F 浮=G =G 排,333333332.79/109.0/1003.110/1003.1mm kg m kg m m kg V V VV V V V m m =⨯-⨯⨯⨯=-=⇒⇒冰海水露海水冰露海水冰排海水排)=-(==ρρρρρρρ 例3:一个体积为2m 3的氢气球,球皮重10N ,地面附近所受的空气浮力多大?它最多能吊起多重的物体?解:NN N G F G N m kg N m kg N gVN G G G Nm kg N m kg gV F 148.118.258.112/10/09.010108.252/10/29.13333=-=-='=⨯⨯+++==⨯⨯=浮氢气氢气球排空气浮===ρρ教师告诉学生: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与气体,用公式排排浮==gV G F ρ计算时,ρ表示被排开的气体的密度。

气球的载重量为浮力与本身重力的差,要注意气球的总重力包括了球皮和球内气体的重力。

六、板书设计:2.公式:排液排浮==gV G F ρ 3. 适用范围:适用于计算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也适用与计算气体的浮力。

4. 公式的物理含义:F 浮与V 排、ρ液成正比。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浸没后的深度无关 五、物体在气体中也受浮力 六、浮力的计算方法 1. F 浮=G -G 水中2. 物体漂浮时,F 浮=G3. F 浮=F 向上-F 向下⒋排液排浮==gV G F ρ浮 力 一、浮力的产生1.施力物体:液体 受力物体:浸入液体中的物体2.产生: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3.方向:竖直向上二、浮力的大小测量1. 物体浮在水面上时 F 浮=G2. 物体在水中下沉时 F 浮=G -G 水中二、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存在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 浮=F 向上-F 向下,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2.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四、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