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规章制度

电梯规章制度

电梯规章制度【篇一:电梯管理制度】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1、电梯管理机构(人员)职责(1)本单位电梯管理由工程部(动力设备科或相关人员)具体负责。

电梯管理人员参加本单位电梯的订购、设备进厂、安装验收和试车工作;监督检查本单位电梯的运行、维护、检修工作;组织编制电梯维修、检验计划,并负责贯彻实施,填写有关记录。

(2)电梯管理机构(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组织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3)电梯管理机构(人员)负责收取控制电梯厅外自动开、关门锁的钥匙、操纵箱上电梯工作状态转移开关的钥匙(一般的载货电梯和医用病床电梯可能没有装设)、机房门锁的钥匙等。

(4)电梯司机和维护人员应符合条件,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

电梯管理机构并应会同教育、安全部门,做好电梯检验人员、维护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

(5)收集和整理电梯的有关技术资料,包括井道及机房的土建资料,安装平面布置图,产品合格证,电器控制说明书,电器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易损件图册,安装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梯安装及验收规范,装箱单及备品备件明细表,安装验收试验和测试记录以及安装验收时移交的资料和材料,国家有关电梯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的技术条件、规范和标准等。

(6)清理、核对、收集并妥善保管电梯备件、备品、附件和专用工具。

编制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7)建立电梯管理、使用、维护保养和修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8)熟悉电梯技术资料和性能,在安装、检修保养后组织电梯的试运转。

(9)组织或参加电梯事故的抢险救护、事故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2、电梯操作人员职责(1)电梯驾驶员必须特上岗证,无证人员禁止操作,当班期间注意仪容仪表,按规定佩戴胸牌,以便按受领导的监督和检查。

(2)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分配,完成本职工作。

(3)熟悉和掌握电梯性能,建立电梯运行、维修记录、建立电梯服务规范、安全生产制度、规范操作规程。

(4)每天运行前,应做一次简单的检查、在确定无故障的情况下、方可正常运行,做好每天运行记录。

(5)做好厢内清洁工作、定期对电梯门进行保养、保持门面光亮整洁、文明服务、礼貌待人。

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乘人员的安全负责,当班时间不擅离工作岗位。

(6)不得在当班时间会客,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7)电梯运行时如出现故障,应立即排除并解救被困人员,立即报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8)保持电梯轿厢内外环境卫生,制止损坏电梯行为。

(9)禁止电梯超载,禁止超重,禁止携带易然、易爆品。

(10)严格交接班制度,主动向下班人员汇报当班情况,不准迟到,早退。

(11)对岗上发生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要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及时上报。

3、电梯使用规则使用时间:早上:8:00—中午:12:00 下午:13:30分—18:00分操作人员:持上岗证专业人员使用过程注意事项;(1)严禁超载;按电梯额定载重(1600kg)进行使用。

(2)严禁任何危险品进入电梯轿厢(易然。

易爆物品)运输。

(3)严禁任何灰沙物品不要裸装进入电梯轿厢运输(每天派专业人员检查)。

(4)严禁装运水及有可能泄漏物体在未经特别保护的情况下进入轿厢运输。

(5)严禁小推车进入电梯轿厢运输。

(6)严禁装物造成电梯轿厢内及外门槽的污染。

(7)严禁装运可能危及到电梯轿厢、门套及门厅等产品安全的锋利物体进入电梯。

(8)严禁装运任何会对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产品安全带来隐患的物品。

(9)严禁破坏或危及电梯产品安全。

员工乘梯守则;(1)按秩序乘梯,不得争枪,遵守先出后进原则。

(2)接受电梯驾驶员安排乘梯和文明管理,并对不服从管理人员所产生的后果负全责,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

(3)确保电梯运行效率,在厅外呼梯,按自己所去楼层选择按钮,不得同时按两个方向。

(4)在等候电梯时不得敲击电梯产品,并对此造成的损失将负全责。

(5)不得在电梯轿厢内吸烟、戏耍、弹跳及斗殴,不得随意敲击电梯任何部件。

(6)保证所运货物不对电梯产品及电梯驾驶员的安全造成损害。

4、使用的电梯基本安全检查要求(1)电梯机房门必须紧锁;通往机房的通道必须畅通。

机房不得堆放其它杂物、居住人员,机房应保持清洁卫生干燥。

(2)电梯机房内保持空气流通,提供足够照明,配备消防器材。

(3)电梯机房防止墙面和房顶渗水,门窗玻璃齐全。

台风或暴雨时,机房门窗应关妥,防止机电设备淋雨损坏。

(4)保持电梯轿厢内外及槛槽的清洁。

电梯轿厢顶部应定期清扫,除电梯固定设备外,轿顶不得放置其它杂物。

(5)电梯绝不准带病运行,发现电梯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梯,及时通知维修保养人员检修。

(6)除特别设计的载货电梯外,轿厢内不要用机动叉车装卸货物。

(7)电梯井道底坑必须能够防止积水,井道底坑应定期清扫。

(8)电梯照明电源和动力电源应分开供电;电梯电气设备的一切金属外壳必须采取保护性接地或接零措施。

(9)电梯停用超过一周后重新使用时,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和试运行后方可交付继续使用。

(10)井道内应有永久照明灯,轿顶和底坑应有照明灯,灯具安全可靠,照明电压不应超过36v。

(11)轿厢内应设有应急灯,当断电后保证轿厢内有一定的亮度。

(12)具有消防功能装置,轿厢内必须装有与外界联系的电话或对讲机等通信装置。

(13)勿让幼儿单独搭乘电梯,勿用硬物敲打电梯按钮,以免发生意外。

5、电梯运行前的检查(1)进入轿厢打开照明,检查轿厢是否清洁,层门轿门地坎槽内有无杂物垃圾,轿内照明灯、电风扇、装饰吊顶、操纵箱等器件是否完好,所有开关是否在正常位置上。

(2)打开电源开头,层站召唤按钮、指示灯、检查讯响器以及层门及轿内层楼指示灯工作是否正常,(3)进机房检查,曳引机、限速器、极限开关、控制屏、选层器等是否正常,机械结构有无明显松动现象和漏油状况,电器设备电线接头有无脱落松动,接地是否可靠。

(4)进行试运行。

试运行中要作单站停车,直接和紧急停车试验,并检查其操纵箱上各开关按钮动作是否正常,召唤按钮、信号指示、消号、层楼指示等功能是否正常。

电梯与外部联系的通信,如电话、警铃也应正常。

(5)运行中要注意电梯上下运行导轨润滑,有无撞击声或异常声响和气味。

(6)检查层门电气联锁开关工作是否正常,门未闭合电梯不能起动,层门关闭后应不能从外面开启,层门开启关闭灵活可靠无颠动响声。

(7)运行中要检查电梯制动器工作是否正常,电梯运行速度正常,电梯停站后轿厢无滑移情况,轿厢平层准确,平层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6、电梯的维修、维护保养(1)单位的电梯维修、维护保养必须是电梯制造企业或其通过合同委托、同意的并取得电梯维修、维护保养许可证、并与本单位签订维保协议的单位进行。

(2)电梯出现故障,签订维保协议的维保修理单位接通知后应在45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故障的排查处理。

(3)电梯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应按规定编制电梯维护保养计划,督促维保单位定期开展电梯维护保养工作。

遇有故障,应立即通知维修、维保单位检修,作好记录。

(4)电梯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应及时检查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核对维保项目、维保内容,并做好维保记录,(5)参加电梯维修、维保后的验收、试运行,并检查其维修、维保质量。

7、电梯运行交接班制度(1)电梯司机交班前对当日电梯的运行情况、异常现场、故障及处理结果要作好有关记录,必要时应及时填写报修单。

(2)接班司机应认真听取上一班情况介绍,翻阅运行记录或留言内容。

(3)检修人员对日常维修保养要做好记录。

每次故障修理后要对修理部位、更换的零配件、故障原因和处理结果等做好记录8、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5)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学习。

必要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

每次培训做好相应记录。

(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响应费用。

(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9、电梯定期报检制度(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2)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应进行设备大修,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放可投入使用。

(3)申请定期检验前,电梯维保单位应对电梯的机械各部件和电气设备以及各辅【篇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使用单位名称日期说明本范本的编制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河北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有关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使用规定、要求为基础,旨在促进电梯使用单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电梯安全使用管理水平,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范本编写的各项制度不能完全覆盖企业的管理要求,仅供电梯使用单位参考,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予以修改、完善,力求符合实际,有效运行。

根据《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第七条的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相关人员的职责;(二)安全操作规程;(三)日常检查制度;(四)维保制度;(五)定期报检制度;(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七)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八)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九)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落实电梯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小型中型大型一、特种设备使用责任制度使用单位基本情况★◆▲ 电梯安全管理承诺书关于成立电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决定安全管理机构人员情况关于电梯安全管理责任人员任命的通知电梯安全管理机构网络图电梯安全管理岗位责任书电梯岗位职责二、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三、安全生产文件与会议活动收发文登记会议记录四、电梯台帐电梯卡片电梯台帐电梯档案管理汇总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材料清单电梯作业人员花名册注:红字部分为企业按实际需要选择◆◆◆◆◆◆◆◆◆◆ ▲ ▲ ▲ ▲ ▲ ▲ ▲ ▲ ▲ ▲ ▲▲ ★★★★★特种设备名词术语1.1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相关主题